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雍正帝的兄弟下場

雍正帝的兄弟下場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04:02:57

雍正帝的兄弟下場?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統治者原本是蝸居東北依附明朝的一支小力量,但是在1644年清軍入關,問鼎中原,在明末衆多勢力中笑到了最後,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雍正帝的兄弟下場?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雍正帝的兄弟下場(雍正帝其他的兒子都是弘字輩)1

雍正帝的兄弟下場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統治者原本是蝸居東北依附明朝的一支小力量,但是在1644年清軍入關,問鼎中原,在明末衆多勢力中笑到了最後。

清朝能夠入關,離不開其第二位皇帝皇太極打下的堅實基礎。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反明,他的軍事能力、政治能力都很強,但是在處理滿漢矛盾上并不突出。而皇太極不一樣,他看出了漢人的重要性,便籠絡漢人的上層階級、保護當地漢人,保證他們的農耕,采取滿漢一體的政策,并且學習漢文化。

皇太極從蒙古人手中取得傳國玉玺,改元稱帝,建立大清。大清當時的很多政策都是仿效漢制,包括他們的姓氏。皇太極取消了努爾哈赤制定的遠支大宗之分,仿效漢制将其愛新覺羅改成一個姓氏。之前的愛新覺羅并不是一個姓,他們是以遠支宗室劃分,以覺羅為姓,将地名或身份冠在姓氏之前,因此之前有很多覺羅,比如伊爾根覺羅、阿顔覺羅、舒舒覺羅、葛籣覺羅等。

清軍入關後,清廷統治階級漢化程度越來越高。康熙年間,康熙帝又仿效漢制,将愛新覺羅家族按照輩分命名,康熙的兒子是“胤”字輩,孫子是“弘”字輩,曾孫是“永”字輩。雍正帝沒有沒有定輩分,乾隆帝在自己寫的詩中選了三個字 “綿”、“奕”、“載”以此給後人當輩分,道光帝則定了“溥”、“毓”、“恒”、“啟”四字,鹹豐帝也定了“焘”、“闿”、“增”、“旗”四字。溥儀在1938年修訂愛新覺羅族譜時定了12個字,分别是“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

這些輩分都是皇室的近支,皇室成員都會按照定下的字取名,後人當皇帝後避諱,但清朝并不嚴格,雍正帝曾将兄弟改名為“允”字輩,但是乾隆帝并不要求兄弟改名,後面的皇帝也不要求宗室改名字輩,反而有時是皇帝改字。

按理說,康熙帝定下自己孫子用“弘”字,雍正的兒子都應該是以“弘”為字輩,而且乾隆帝也沒改自己兄弟的,可為什麼雍正帝有三個兒子卻“福”字輩,而且這三個兒子全是年妃所生。

這三個兒子分别是在康熙五十九年,出生的福宜。康熙六十年,出生的福惠。雍正元年五月,出生的福沛。

有人說這與年妃的身份有關,年妃是漢人,雍正元年才被擡入鑲黃旗的,還有就是他的哥哥年羹堯惹怒了雍正帝,導緻她受到牽連,她的兒子也受到牽連。

其實不是這個原因,年妃很受雍正帝寵愛的,她在雍正元年便被封為貴妃 ,地位卻僅次于皇後烏拉那拉氏。她父親年遐齡去世,雍正帝下诏依一等公禮下葬并緻祭,這可是清朝非宗室功臣之最高封爵,他另外的兄弟也受到雍正帝的提拔,他們年家除了年羹堯被處死外,其餘都深受皇恩,而且還沒有受到年羹堯牽連。年妃死後還随葬雍正帝的泰陵。

這三個兒子的名字都是雍正帝給他們取的小名,但富宜、富沛兩人沒到一歲便去世了,所以沒有被取名。而福慧長到了8歲,期間深受雍正帝的喜愛,雍正帝還打破慣例,讓其生母撫養,年妃死後,雍正帝将其帶在身邊,為救福慧,雍正帝求邊國内外名醫,福慧死後雍正帝非常傷心,下令照親王例殡葬,後來乾隆帝還追封其為親王,乾隆帝曾羨慕的說:“朕弟八阿哥,素為皇考所鐘愛。”

福慧這麼受雍正帝喜愛,雍正帝理應給他取個好大名,實際上雍正帝也給他取名的,給他取的是弘晟,但是後來取消了。因為這是三阿哥胤祉給世子取的名,雍正将其劃掉。三阿哥被革職囚禁至死,雍正帝覺得這個名字會給自己的兒子帶來不幸,将把名字改了回去,“弘晟”還給了弘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