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訾曉
近年來,歐美國家出現了這樣一個趨勢,在統計孩子們最喜歡的職業時,除了科學家,網紅或遊戲主播已經成為了第4熱門職業。盡管中國沒有對孩子職業夢想的調查,一份2020年11-12月進行的居民調查顯示,78%的中國家長仍然會很高興自己的孩子成為科學家。
向科學家,或者說向科學緻敬,無疑是當今社會的一個共識。然而社交媒體對于人們科學知識和科學思維的塑造作用也不容忽視。
如何種下科學的種子,培養創新思維的人才,既是新時代科普工作的重點,也是“科技自立自強”至關重要的一環。
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安濤研究員領銜的中外天文學家團隊,成功捕捉到宇宙中最遙遠的耀變體的信号,并繪制出高分辨率圖像(如圖)。新華社發
當人們身處一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登月球、探火星、潛深海、建高鐵、通5G、搭超算,源源不斷的大國重器和科技專利見證着中國實力的騰飛,人們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思維又處在哪一個發展階段呢?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布的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個百分點,這一數據也意味着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跨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數據可能比較抽象,但隻要稍作回想,你近期和科學的一次親密接觸可能就是,“祝融号”火星車剛駛上火星表面,清晰的影像資料和詳細的科學解密就已經刷屏了。在視頻、直播等多樣傳播形式加持的社交媒體平台上,人們擁有太多的渠道和信息可以走進科學。
顯然,在這個時代,有效的科學傳播已經不單單是科學共同體說了算的,甚至也不完全是科學本身說了算。它不再唯科學共同體為中心,而是更多地以“人”的好奇心為驅動、以媒體平台的傳播形态為助推。
近日,由知乎發起的“吾輩問答”活動上線了“科技自立”專題,聯合生命健康、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等行業權威機構和專家學者向網友發起提問,就可以視為對科學傳播中心轉移的一種嘗試——讓科學共同體對大衆提問,也讓好奇心成為科學傳播的引擎。
在這場好奇心盛筵裡,多位國内知名院士專家、科學屆學者和知乎科學領域答主現場分享了他們在物理學、生物學、材料科學、天文學等方面的知識、經驗和見解。
專業人士的發聲和良好的讨論氛圍是科學從神壇走向大衆的關鍵。不僅是熱點事件,還有更多的問題,人們正在知乎上“向科學要答案”。看看這些獲得高贊的問題:
為什麼不能用蒸餾的方法制備工業酒精?空投1 噸或更多鈉到太平洋裡,會發生什麼?如何防止海底沉管隧道漏水?有沒有躲過地球五次大滅絕的生物?一朵雲的重量将近50萬公斤,那為什麼它不掉下來?——無一不是腦洞大開,包含了天文、地理、物理、心理、化學、生物、醫學、材料衆多專業領域的硬核内容。
這期間,有近82萬網友在科學相關問題下貢獻了約175萬條回答,這些回答共收到1776萬多條贊同,浏覽超過24億次,進一步強化了“科學”作為知乎的基石領域,也表明科學作為增加網友“獲得感”的優質内容,十分稀缺且珍貴。
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船載的“發現”号遙控無人潛水器在海底拍攝到的海兔(5月27日攝)。新華社發
十年來,知乎湧現出了近千位科學領域的優秀答主,其中不乏大量的科技工作者,他們一邊做科研,一邊做科普,成為科學傳播中名副其實的“斜杠青年”。
“科學家有義務為人類提供一個完整的世界圖景。因為在整個人類的社會分工當中,科學家群體就是被人類委托去探求自然、尋求答案的任務。”科研和學術或許單調枯燥,但生動有趣的科普成為他們發光發熱的另一片天地。
他們拿出做科研的認真勁,反複确認文獻來源,用嚴謹直白的語言寫下科普回答,幫助普通大衆在充滿謠言、僞科學的噪音中,獲得科學和準确的信息。
人們讨論的科學問題可能無關流量、風口和熱門,但讓學術和科研“出圈”,惠及更多普通人,不僅是讓年輕的科研人與充滿好奇心的大衆共同成長,也是促使我們在“科技自立”的道路上能走得更快更遠。
文字:訾曉
圖片:新華網、航天五院、知乎
欄目主持人:張永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