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炒菜時,起鍋倒油都是一道菜的開始。但很多人對這第一步就一知半解!
以前小編去超市買油的時候為了圖方便,總是随手拿上一桶貨架上最大的,帶回家慢慢用。很少會仔細查看包裝上的成分表。
但其實很多關于油的知識點都藏在上面!比如,食用油的成分,熱量,保質期,甚至還有等級…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各種油類“熱”知識!以及一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發生的“用油誤區”。
學會了以後保準淘米粉們在之後的選購過程中,不踩雷區,買到适合自己的油,做出美味的菜!
趕緊點擊收藏,下滑文章内容,學習起來吧!
可能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食用油的配料表上會标注油的質量等級。
食用油從一至四共分為四個等級。
一、二級油的精煉程度較高,具有無味色淺、煙點高、炒菜油煙少等特點。雜質少,但營養成分也較少。比較适合高溫烹調。
而三、四級油的精煉程度較低,色澤深、煙點低、油煙較大。但保留的營養成分也較多,做出來的菜更香。适合燒湯、炖菜或者調餡。
如果更注重營養方面,建議選擇三、四級的食用油哦~
超市裡買來的油,标注的保質期基本都是18-24個月。
其實這個保質期,是指未開封狀态下的油。植物油中含有大量脂肪,非常容易氧化變質。開封過的油如果長時間沒有吃完,就會産生對健康有害的過氧化物。
所以開封後的油最好要在三個月内吃完!如果家裡人比較少,建議買小瓶的分裝油,以保證新鮮的口感。
時常會聽到家裡的長輩說這樣一句話:“家裡油吃完了,記得換一種新的買。”
不同的植物油,脂肪酸構成和營養特點都不同。所以經常更換油的品種,可以滿足人體對營養更全面的需要。
就脂肪酸的構成而言,橄榄油和菜籽油較為相似;玉米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較為相似。
而我們可以每2個月左右替換一次,盡量選擇脂肪酸構成差異較大的油類。
熱鍋冷油:鍋中燒熱後,倒入食用油,并立刻放食材煸炒。适合炒制蛋白質含量較豐富的肉類食材。
冷油可以很好的控制食材的溫度,使其受熱均勻,更加軟嫩多汁。
熱鍋熱油:鍋燒熱後倒入油,待油燒熱後再放入食材。
家中常做的爆炒,或煎一些軟嫩易碎的食材,都需要熱鍋熱油。
“熱鍋熱油”時,該如何判斷油溫?
三四成油溫:90°C~130°C,油面平靜,插入筷子有少量氣泡産生。适合做滑炒類的菜肴。
五六成油溫:140℃~180℃,油面微微冒青煙,插入筷子有密集氣泡産生。适合煎、炒等烹饪方法,可以使食材不易碎。
七八成油溫:190℃~240℃,油表面有大量青煙,并伴随着噼裡啪啦的響聲。适合油炸,能讓食材快速定型,外焦裡嫩。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每日用油攝入25-30克(2調羹左右)為佳。
平時烹饪家常菜時可以盡量使用噴油壺,控制好用量。
2. 炒菜時要注意控制油溫。當油面冒大量青煙時,就說明油溫已經非常高,容易破壞食材中的營養物質。
3. 如果發現食用油顔色變深,或者有很重的哈喇味,就表明油氧化嚴重,不宜再食用。
4.不要重複利用! 每次炸完食物,都會剩下不少油,直接倒掉可能會覺得太可惜。
但油經過高溫之後會産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氧化物,如果進行二次加熱,會使得緻癌物質急劇增加,對身體有害。
上面的這些知識點,淘米粉們都記住了嗎?
先别急着劃走!
如果還想了解油的分類和用途,
以及保存方法,就趕緊繼續往下看吧!
食用油按來源可以分為兩大類:動物油和植物油。
動物油:比如常吃的豬油、牛油、動物黃油等。炒出來的菜會特别香,但相對而言熱量也會更高。适合用來煎制以及烘焙甜品。
植物油:品類非常豐富,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油,基本都是植物油!小編今天就整理出了最富有代表性的幾種!
植物油中還有較為特殊的一份子:調和油。
即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精煉植物油按照一定比例調配的食用油。營養比較均衡,并且基本适合各種烹饪方法。
選購調和油時,注意看配料表。每種油的含量百分比都會标注,淘米粉們可以按需選購。
到手的食用油,到底該如何保存呢?牢記以下三點即可!!
1. 避光密封儲存、遠離火源。
2.避免新油舊油混放,定期清洗分裝用的油瓶。
3. 如果買了大桶食用油,可以用深色塑料袋包裹起來,延緩油的變質。
這些關于食用油的“熱”知識,各位淘米粉們都了解了嗎?
希望掌握了這些,可以幫助大家做出更加色香味俱全的美味料理!
文末互動:
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食用油的知識?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給小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