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兩個人的關系?中國古人創造漢字,一定會首先關注到“人”從甲骨文到小篆再到楷書,“人”的字形基本沒有發生變化,都是一個人彎腰行禮的樣子但兩人之間的關系,卻演化出許多不同的漢字,高中文言文學習中最常見的兩人關系就有:從、比、北、并、及等,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不确定兩個人的關系?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國古人創造漢字,一定會首先關注到“人”。從甲骨文到小篆再到楷書,“人”的字形基本沒有發生變化,都是一個人彎腰行禮的樣子。但兩人之間的關系,卻演化出許多不同的漢字,高中文言文學習中最常見的兩人關系就有:從、比、北、并、及等。
“從”的甲骨文寫作一個人跟在另一個人後面,所以“從”就是跟随、跟從的意思,比如《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有美人名虞,常幸從”。跟在後面的人往往處于次要地位,于是引申出“聽從、順從”的意思,比如《論語》中的“擇其善者而從之”。跟着的人不占主動,隻是參與活動,所以又轉化為動詞義項“參與”,比如《琵琶行》中的“弟走從軍阿姨死”。
“比”的甲骨文也是一個人跟着另一個人,不過還有手掌向上的樣子,到了金文則是把兩個人的方向轉換了一下。兩個人挨在一起,就有“挨着靠着”的意思,比如《核舟記》中的“其兩膝相比者”;兩個人手都擡起來,可能是在模仿對方,所以有“譬喻、摹拟”的意思,像“比方”“比興”等都是如此;也有可能是在較量,所以又有“較量”的意思,像“比較”“評比”等。
“并”的甲骨文是兩個人連在一起,小篆有些訛變,到了楷書最後定型。“并”的字義一直沒有明顯改變,是“拼合、并排”的意思,比如“兼并”“并攏”“并駕齊驅”等,由此又引申出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的虛詞“并且”。
從、比、并都是在說兩個人關系好,那關系不好呢?“北”字就出現了。
“北”的甲骨文寫作兩個人背靠背的形狀,此後字形沒有明顯變化,表示兩個人關系不好,脊背對脊背或者向相反的方向行走,比如“反北”就表示“背叛和逃離”。
“及”字比較複雜,它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是後面一隻手抓住了前面的人,意思是從後面跟上了前面的人,所以就有“趕得上”的意思,比如“追及”“及早”“及格”等,由此也引申出“達到”的意思,比如《伶官傳序》中的“及其衰也”。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系,遠不是這幾個字可以概括的,但是我們從中仍然可以看到古人的造字智慧以及漢字的一些演化規律。(柴海軍)
《中國教師報》2022年05月18日第16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