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校發展的思考

高校發展的思考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2 17:18:36

澎湃新聞記者 森甯

2022年5月20日,同濟大學聯合全球信息分析機構愛思唯爾,發布了《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科研創新報告——全球視角下高校對可持續發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的科研貢獻》報告。報告顯示,中國高校正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标的關鍵力量。

高校發展的思考(同濟大學最新報告)1

5月20日也是同濟大學建校115周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同濟大學共建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IESD)成立二十周年。前述報告回顧了同濟大學二十年來與聯合國環境署合作取得的成就,系統總結了同濟大學在可持續發展教育、科研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作出的貢獻,報告中同時提出了115項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重要前沿研究課題,呼籲全社會共同努力,深入探索相關議題,加速推動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IESD)院長伍江教授對這份SDG報告進行了全面解讀。SDG于2015年9月25日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上正式提出。193個成員國在峰會上正式通過17個可持續發展目标,旨在從2015年到2030年間以綜合方式徹底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的發展問題,轉向可持續發展道路。

這份報告聚焦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标,基于過去二十年内科研文獻計量數據和分析,從學術成果、學術影響力、研究活躍度、國際合作、産學合作等多個維度,全方位展示了同濟大學在可持續發展目标方面的科研成就,并将其與世界、亞太地區和中國的數據進行橫向對比,展示了以同濟大學為代表的中國高校在人類、地球和繁榮發展三個主題下的科研全景。

高校發展的思考(同濟大學最新報告)2

據伍江介紹,在學術成果方面,過去二十年内,全球高校的可持續發展目标相關科研産出總量從2002年的257000項增長到了2021年的126萬項,總量翻了兩番,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9%。而同濟大學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學術成果數量和占比快速增長,研究産出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4%,可持續發展目标相關研究論文占全校論文産出比重從2002年的13%升至2021年的38%。

在學術影響力方面,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目标相關論文的歸一化引文影響力指數全面提升,且高被引論文發表比例明顯高于全球水平,體現了同濟大學在可持續發展目标領域的學術優勢和影響力。

此外,國際研究合作對于加速知識創新和轉化至關重要,合作也是促進學術影響力的重要驅動因素。2002—2021年,從全球水平來看,1/4的SDG相關的學術研究由國際合作完成。同濟大學SDG研究的國際合作産出占比從2002-2011年的15%升至2012-2021年的27%,表明其國際合作水平也在穩步增強。

報告還表明,同濟大學在SDG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和SDG6(清潔水和衛生)上的科研産出相對活躍指數明顯高于全球水平。基于其較高的研究活躍度,同濟大學在這兩個可持續發展目标上是全球研究的主要貢獻者之一,相關研究産出分别位列全球第三(SDG11)和第九(SDG6)。

作為将可持續發展目标納入自身發展戰略的先行者,同濟大學不僅在可持續發展目标方面的研究成果備受矚目,其研究活動和合作項目也為研究成果落地應用帶來重要的實踐價值。

200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同濟大學共同建立了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學院成立二十年來,在培養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亟需的大批專業人才的同時,緻力于可持續發展領域相關議題的研究和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并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出版了《綠色校園手冊》《首都機場綠色評估報告》《綠色微行動手冊》(中文版)《全球環境展望6》(亞太青年版)《上海崇明生态島國際評估報告》等30多本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報告和教材,在北非和東非地區建設了多個飲用水示範工程,受益人口超過2000萬人。

2022年4月28日,同濟大學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續簽了新一輪合作備忘錄,同濟大學将繼續緻力于南南合作,深入推進氣候變化、生态系統管理、環境治理、化學品和廢物、資源效率等領域高水平合作與交流,為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标前行。

在彙總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本次報告還發布了可持續發展領域的115項重要前沿研究課題,旨在呼籲全社會共同探索相關議題,加速推動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據了解,該115項前沿研究課題是基于科研發表分析和全球專家意見總結而成,課題廣泛覆蓋聯合國的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标,展現了全球學術界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研究前沿。其中,SDG3(健康與福祉)、SDG7(經濟适用的清潔能源)和SDG9(産業、創新和基礎設施)三項可持續發展目标受到全球學術界的關注度最高。

這些重要的前沿研究課題,既包括了癌症和流行性病毒的機理和診療方法、平衡能耗和供應的綜合能源系統、新材料及新工藝的開發等熱點科學研究議題,也涵蓋了全新的跨學科研究方法、學術創業等實踐探索課題。報告呼籲全球高校和學術機構聚焦可持續發展前沿課題,攜手積極行動,共同發力未來,以高質量科研創新不斷推動人類向可持續發展目标邁進。

在這次發布會上,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呂培明教授稱:“同濟大學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始終堅持發揮高等院校在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的獨特作用,通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IESD)這一國際化合作平台,彙聚校内外、國内外學術資源,聚焦可持續發展長期開展專題研究,不斷産出高水平科研和高端智庫成果。”

據了解,2021年4月23日,由同濟大學提議,東南大學、複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華東八校”共同發起組建的“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簡稱“大學聯盟”)成立。聯盟将緻力于發揮長三角高校優質資源的優勢,服務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康逸梅

校對:劉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