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國破家亡的苦難

國破家亡的苦難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23:19:28


國破家亡的苦難(毀家纾難天佑中華)1

毀家纾難,天佑中華

史飛翔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民衆志成城、共克時艱,中華大地上每天都上演着無數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迹。疫情是折射世道人心的一面鏡子,從中我們看到了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高尚與卑下、偉岸與龌龊……疫情見證着世情,疫情也考驗着人性。大概是因為出身的緣故吧,我在關注疫情時,更多時候是将目光投向那些和我一樣的普通民衆。當我浏覽新聞時,我時常會被那些平凡世界裡的人和事感動得熱淚長流。

山東日照有一個環衛工人名叫袁兆文,今年68歲。兒子七年前不幸意外去世,留下兩個嗷嗷待哺的女兒(一個5歲,一個2歲半),需袁兆文撫養。為了支撐這個家,袁兆文除了種植自家的一畝多地以外,還在村裡做保潔員,養護一公裡的街道,每天打掃一遍,報酬是每月600塊錢。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節衣縮食的老人,卻在疫情發生後的2020年1月31日上午,來到日照東港區西湖鎮派出所,放下一個裝有1.2萬元人民币的紙包,扭頭就走。紙包的後面寫着這樣一行字:急轉武漢,為白衣天使加一點油。要不是後來民警調取監控,這位老人很有可能就真的成了“無名英雄”。1.2萬元對于有些人可能算不上什麼大數目,但對于這個收入微薄的環衛工人來說,那可是20個月的全部工資,是一大家子人的生計所在。這件事經媒體報道後,感動了很多人。面對記者,老人憨憨地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人家能豁出生命,我們不能做出一點貢獻嗎?我為什麼不留名,不值上嘴一提,我就是在這個世界上終止了以後,可以在我的生命上,畫上一個圓滿的句号。”

遼甯省本溪市有一位75歲的老人名叫陳淑蘭,她一生中的大部分光陰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崩爆米花。就是這樣一位靠着崩爆米花含辛茹苦地拉扯四個子女成家立業的普通婦女慷慨地拿出了一毛一毛積攢起來的2.5萬元積蓄,吩咐兒子想辦法購買酒精、防護服、護目鏡、醫用手套等物品,捐贈給本溪市中心醫院。事後有人問她,2.5萬元那得崩多少爆米花?你把這麼多錢一下子都捐出來舍得嗎?陳淑蘭淡淡地說:“舍得舍得,我從農村過來的,以前特别窮,現在生活好了,孩子也都挺好,孩子在醫院上班,回來說醫院缺這缺那,很緊張,運不過來。我平時撿破爛,崩爆米花,攢了幾個錢,我都捐出來吧,這些錢在我手裡也沒有多大用,能做點事,我也覺得挺光榮。國家出這種事情,咱們心裡很難受,我自己都75了,自己怎麼都行,喝點面糊塗,吃點鹹菜,都是一頓,要讓大夥吃飽,這是一個愛心。我自己吃飽了,大夥沒吃飽,這沒有愛心。” 陳淑蘭老人用最質樸的行動、最樸素的語言向我們诠釋了什麼是愛心。

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有一位68歲的賣菜大爺名叫餘邦能,他在得知武漢疫情後心急如焚,恨不得馬上沖到湖北去。“哪怕是去打雜做飯,都要盡自己的一片心意,但是為了避免疫情擴散,我還是在漢源盡一份力。”這天,老人起了個大早,在自家地裡挖了50多斤新鮮青菜,步行1個小時,到鄉上賣完菜後,顧不上吃午飯,趕緊來到鄉政府捐款點把賣菜得來的100元捐了。老人戴着口罩,從口袋裡将一堆零錢一一掏出。數錢時,他一邊念叨着湖北人民,一邊哭了起來。“我昨天沒帶錢,今天賣菜湊夠了100元……他們(湖北人民)一定很痛苦……”

我的家鄉陝西省乾縣,素有“幹縣”之稱,幹旱曆來是制約農業生産的主要因素。因為莊稼收成不好,很多農民就改種果樹。乾縣陽洪鎮上旦西村有一個年過六旬的農民名叫李俊才。這個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裡刨食的憨厚農民卻将自己辛苦勞作一年種植的萬餘斤酥梨捐給了武漢疫區。2020年1月28日下午,寒風凜冽。上旦西村的村民們紛紛湧到李俊才家,男女老幼齊上陣,裝箱的裝箱、封箱的封箱,大夥幹得熱火朝天。為了将最好的水果送給疫區人民,李俊才嚴格把關,精挑細選,保證不讓一個凍着、傷着的酥梨裝箱。經過三個多小時的緊張勞作,三百七十餘箱金燦燦的優質酥梨全部裝箱完畢。之後,有村民自發開來自家的貨運車,将裝箱的酥梨運到了縣城,集中送往武漢疫區。李俊才身患風濕病,平時,生活清貧,節衣縮食,家裡的3畝梨園是他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當别人問他這麼做的動機時,他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作為一名農民,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不能為國為民出力,捐贈自己種植的梨果也表達一下我的寸心。”

……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中國人失掉自信了嗎》魯迅先生所謂的“地底下”不正是這些身處社會底層的普通老百姓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受、所曆所為嘛。中國的老百姓是全世界最好的老百姓。他們深明大義,他們慷慨為國,他們萬衆一心,他們衆志成城,他們堅守崗位,他們克己奉公,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他們甘于奉獻,他們肯于犧牲。有個成語叫“毀家纾難”,意思是說捐獻所有家産,幫助國家減輕困難。中國的老百姓真正做到了毀家纾難。無論是“位卑未敢忘憂國”,還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國的老百姓都做到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家國從來都是一體的。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日久而彌新的傳家寶、民族魂。中華民族曆經千載而不衰,屢經殺戮而不亡,靠的就是這種精氣神。天佑中華,萬世流芳!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