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問
1、定義:為了強調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出來。設問是自問自答。
例:(1)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踏出來的,從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2)誰是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覺得他們是最可愛的人。(3)啊,是誰,這麼早就把那親愛的令人心醉的鄉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誰,這麼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悅耳動聽的音樂喚來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個青年人。
2、注意事項:
(1)設問是自問自答。要求問句和答句要貼切,不能答非所問(2)設問句應用在描寫、議論、抒情的前面,以提醒讀者,引起下文。
3、設問作用:吸引注意,引發讀者思考。加深讀者印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瀾,有變化。例:中學生應樹立怎樣的金錢觀?首先……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啟發讀者對中學生應樹立怎樣的金錢觀的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4、答題格式。運用設問,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啟發讀者對 對象 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反問
1、定義: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确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隻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例句“難道我會不知道?”—說話者是在強調自己是知道的。你們怎能破壞環境呢?——強調要保護環境。
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2、作用:反問可以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例:這能全怪我嗎?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加強語氣,意思是說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責任,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父母的責備之情.
3 答題格式:運用反問,加強語氣,意思是說(改成陳述句),強烈地表達了(什麼)之情。
4設問和反問的不同點:
形式上:設問是先問再回答;反問是隻問不答,但問題的答案卻在句子之中。
作用上:設問主要是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激發讀者的興趣:反問主要是為加強語氣,明确表達某種觀點和思想感情。
句意上:設問不表示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隻是一問一答的形式;反問則明确表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語氣通常更為強烈。
練習: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
A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對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的時候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裡。”(誇張)
C.你這樣一個人玩耍,不也有點寂寞嗎?(設問)
D.春月是一隻青春鳥,馱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比喻)
反問和設問練習
一、請判斷下列句子是疑問句,、反問句還是設問句,并把答案寫在括号裡。
1、你認為明天會下雨嗎?( )
2、難道我不能高聲贊揚白楊樹嗎?( )
3、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
4、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 )
5、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體驗?
6、火車怎樣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 )
7、喂,淘氣的雲雀,叽叽喳喳地在談些什麼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
8、是我打擾你了嗎,小夥子?( )
9、不知道同學們到齊了沒有?應該都到齊了。 ( )
10、浪費食物難道不是可恥的行為嗎?( )
11、誰又吹響了那歡快、柔美的麥哨?是田間玩要的孩子們。( )
12、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
13、像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怎麼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呢?有人破壞草坪,我們怎能不管呢?( )
14、聽了這感人的故事後,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 )
15、父母的錢,難道我們就可以随便亂花,随意浪費嗎? ( )
16、什麼花兒秋天陣陣香?什麼鳥兒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陣陣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17、生我養我的故鄉,我怎麼能忘懷呢?( )
18、是什麼?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志氣。( )
二、請按要求改寫句子。
1、好一個惹人喜愛的小天使!(改為反問句)
2、青少年不能沒有理想。(改為設問句)
3、祖國是非常美麗、富饒的!(改為反問句)
4、孩子的嘴裡飛出婉轉的夜莺般的歌聲。(改為疑問句)
5、這是他的書嗎?(改為反問句)
6、難道有一個人不關心這件事嗎?(改為疑問句)
7、白茫茫的大雪籠罩着山川、田野和村莊。
改為反問句:
改為設問句:
改為疑問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