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報志願的時候,考生和家長考慮的因素都有哪些?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就業情況,或者是否是自己喜歡的?其實,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有一個條件也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專業的學費情況。
被一年學費15萬的大學錄取,考生甯願放棄複讀
作為2022年的考生,小劉在7月底的時候收到了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不過當她打開查看裡面的内容之後,整個人都愣住了,因為這所大學的學費一年要15萬。
什麼樣的學校一年的學費就要15萬?估計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小劉報考的是一類小規模、高水平的大學,這類學校采取的是“小班教學”,課程上也是專業和實踐相結合,英語專業更是直接由外教來上,甚至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開設課程,這些不同于常規大學的學習模式,自然在學費上要高水平。
一年15萬,讀4年就是60萬,這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實在是過于高昂,不要說自己,就連父母也無法接受,最後小劉還是做了“複讀”的決定。
不同的大學和專業,彼此之間學費差距在哪?一般來說,學校的經濟來源主要有學費、國家撥款和社會捐贈等方面,對于重點大學來說,靠着後面兩個因素就能非常充足,不過對于那些普通院校來說,大多就是依賴學費了。
根據學校的性質不同,學費的标準也大不一樣,按照性質來分,整體上可以分為3類:
第一類是公辦大學:公辦大學的學費相對較低,一般專業都會在5000元左右,不過像藝術類和醫學類專業的費用就會較高,會在8000-10000元左右;
第二類是民辦大學:國内很多的三本大學都屬于民辦大學,這類大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學費貴,一年的學費差不多要10000-15000左右,如果是藝術類專業的話會更貴;
第三類是中外合作辦學:還有一種是由國内和國外合作進行的辦學學校,因為在師資力量和管理上更小衆化,所以學費更高,能達到1年10萬以上的價格,像上文中小劉報考的大學,就屬于這類學校。
大學學費“漲聲一片”,教育成本又貴了
國内有很多所大學,每所大學因為背景和辦學宗旨不同,都會有其獨特的特點,自然不同的大學之間就會有相應的區别。在衆多大學中,民辦和公辦是最明顯的區别。
而二者之間,考生們都傾向于公辦大學,畢竟這樣的大學在學費上不會過高,一般家庭都能承受;反觀那些民辦大學,在學費上就會超過公辦大學的2倍,大學四年下來,這樣高消費确實讓很多家庭望而卻步。
不同于小學初中和高中的九年義務教育,大學階段的教育費用需要學生自行承擔,尤其是在物價上漲的線下階段,國内很多大學出現了“入不敷出”的情況,隻能提高學費來增加收入。
從國内多個省份公布的新學費标準和過去學費對比,差不多增長的幅度在20%-35%之間,計算下來差不多會比之前增加1000元左右。
随着物價水平的上漲,教育的成本自然也會有所增加,之前的收費标準早已經不能保證學校的運行,所以說,學費上漲是必然的趨勢。
學費上漲,學校才能有更多的資金來建設,無論是校園環境還是師資力量,都是為了讓大學生更好地發展。
也正是因為學費的增長,大學生們更是應該在學校裡努力學習,這樣才能保證學費不白交,也是對父母辛苦賺錢的一種回報。
學費上漲,也會增加相應的政策補貼對于學費的增加,其實大部分考生和家長對于增長的幅度還是可以接受的,不過對于一些經濟條件相對差的家庭來說,學費上漲無形中又增加了家庭負擔。
尤其是對于這類家庭的孩子來說,學費價格的上調也會讓考生更加自責,其實對于學費的問題,考生和家長也不必過于焦慮。即使是全國性的高校學費上漲,仍然會有一些收費比較低的專業。
像農林類,最低的收費标準在2500元。所以如果在學費上有問題,考生也不妨選擇這類專業就讀。另外,在大學裡各類補助和助學金、獎學金也會随着學費的上漲而增加,各類補貼政策也會有很多,能最大程度上減緩因為學費增加給家長和學生帶來的經濟壓力。
今日話題:你還記得自己當初的大學專業一年學費是多少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