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寶大寶什麼都不好怎麼辦?我們不需要在其間用強硬的手段去幹涉孩子們的和解過程,隻要我們給他們營造關愛、平等的氛圍,孩子們也自然而然學會愛和被愛,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家有二寶大寶什麼都不好怎麼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不需要在其間用強硬的手段去幹涉孩子們的和解過程,隻要我們給他們營造關愛、平等的氛圍,孩子們也自然而然學會愛和被愛。
作者:雪兒(爸媽精讀主筆)
01
不喜歡我為什麼又要把我生下來
姐姐對于弟弟的到來就像對待外星人入侵似的,弟弟出生當天,她就火急火燎跑回家把自己的壓歲錢藏好,說怕被弟弟搶了。
弟弟剛學會走路,姐姐就天天嚷着要把他送走幼兒園,甚至說不然也可以送給張叔叔家,反正不應該再放在家裡了。
弟弟像個受氣包一樣長到了現在,8歲了,便開始反攻,而且很能在我們的面前争寵。
姐姐天生有種好鬥心理,特别樂衷跟我玩對抗遊戲,視我的氣急敗壞為樂趣。
每次我控制不住情緒責罵姐姐不聽話,曆數她種種劣迹時,弟弟總會很适時地像個小尾巴似地粘着我,眨巴着眼,一臉溫順。
我這個前一秒還暴躁如雷的老母親立刻滿臉柔情:還是小乖乖聽話,媽媽的小心肝。
久而久之,弟弟學會了拿着雞毛當令箭,天氣熱的時候經常藏起姐姐房間的遙控器,學着媽媽的腔勢:你再惹我,就不給你開空調。
然後跑過來說:姐姐不乖,不給她開空調。
每每他做了件什麼事,如洗了自己的碗、收拾好了玩具等,也要過來邀個功,順便“貶”一下姐姐:媽媽,你說,誰乖?姐姐都不收拾。
1天, 弟弟趁姐姐午睡時把她的小熊藏起來了,死活不承認,姐姐大呼小叫地追着弟弟滿屋子跑,見我回來,弟弟馬上跑來告狀。
正如弟弟所料,我一如既往地護着他:“你怎麼回事啊?這麼大了還不懂得讓着點弟弟?”
姐姐愣了一下,滿眼淚水,突然對我發出了靈魂深處的拷問:就知道向着他,不喜歡我為什麼又要把我生下來?
我瞬間石化,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女兒眼裡就像個後媽一樣的嘴臉,她的世界或許早就因為我的無意傷害一點點崩塌了。
02
被寵或被忽略的都深受其害
孩子很容易被父母一些看似無心的言行傷害,在我們認為自己的出發點是為孩子們好的時候,如果處理不當,就會被孩子看成是嫌棄又或是偏心的行為。
黃聖依家裡曾發生過這樣一幕:
黃聖依讓大兒子安迪跟陪小兒子安麟玩,夫妻兩個在樓下做飯。
忽然聽到小兒子的哭聲,黃聖依聞聲跑上樓,半開玩笑地對大兒子安迪說:“你幹啥了,安迪?”
她的這一句話明顯把兒子安迪震住了,隐隐感覺媽媽對自己有誤會。
安迪一直想跟爸爸媽媽澄清這件事,但他們似乎都忙着照顧弟弟,并沒有給他機會。
甚至當弟弟又哭鬧時,黃聖依第一反應是指責大兒子:“他還小,你讓讓他,你是大孩子了,怎麼還和小孩子一樣鬧脾氣?”
這些話其實是我們經常挂在嘴邊的,總會不經意就說出了口,往往這時,我們給孩子們傳遞的信息就是:弟弟/妹妹比你更加重要。
被偏護的那個立馬有持無恐,受責的便很自然地認為我們偏心,在受傷之餘也随之把心門慢慢關上。
《都挺好》裡的蘇明成從小被媽媽大張旗鼓地偏袒着,所以他總會肆無忌憚地欺負妹妹,甚至長大成年後還會張口閉口:難怪媽媽說你是沒良心的。
以至于,這對本該相親相愛的兄妹像仇人一樣争執了幾十年,老母親死了也難以瞑目。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偏心的本質就是對孩子的抛棄,是父母傷害孩子最令人痛心的方式。
不管是我們有心還是無意,給孩子帶來偏心的感覺,都是我們的錯,不管是被寵和還是被忽略的那一個,都會深受其害。
03
做好這幾點才稱得上是合格的二寶父母
每個父母都是孩子們的天,我們一些細微的言行都會對他們造成巨大的影響,對大寶和二寶的成長都不利。
為了不讓二寶有持寵而驕的資本,同時也不給大寶帶來被抛棄的傷害,在對大寶和二寶的教育中,我們應該做到這幾點:
1、接納大娃的情緒
我的閨蜜總是跟我說:大娃是她上輩子的冤家,今生來讨債的。
原因是大娃好頂嘴,不太懂事,媽媽總感覺他是個“養不熟的娃”,每次對着他都很頭疼,二娃這個女兒很乖巧,比較會看媽媽臉色,不會跟媽媽擰着來,很能讨巧。
我叫她讓自己心平氣和地和大寶相處,慢慢發現他的可愛之處,也要了解清楚孩子愛頂撞的原因。
過了一段時間,她和大寶的關系緩和了很多,她發現大寶其實特别細心,渴望得到媽媽的肯定和鼓勵,而她偏偏總是不耐煩,所以孩子心裡有情緒,才會頂撞媽媽,希望引起她的注意。
一切孩子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地找到背後的原因,而不應抵觸或放任自流。
接納孩子的情緒,做到及時疏導,調正好自己的言行才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裡,孩子自然也會變得平和而溫順。
2、不要在二娃面前打罵大娃
我以往總喜歡在弟弟面前教育姐姐,有時甚至會打她屁股,氣急的時候口不擇言:“你出去,我不要你了。”
不管她當時再怎麼反抗,這句話就像咒語一樣,立馬讓她愣住了,低着頭默默地走開。
此時的弟弟在一旁朝着她的背影作鬼臉。
開始時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反倒覺得這樣的教育可以“一箭雙雕”,既教育了姐姐又給弟弟來了個“殺雞給猴看”。
可是後來我發現,弟弟常學着我的語氣教育姐姐,而姐姐有時看見弟弟頑皮搗蛋,她也無法制止,弟弟成了山寨大王,隻有在我這個“獅子”面前,他才恢複貼耳稱臣的猴子“模樣”。
後來我改變了“戰略”,不再在弟弟面前批評姐姐,倒是常常表揚姐姐做得好的地方,弟弟也照模作樣地學了起來。
姐姐慢慢變得聽話懂事了,一點點向着我希望的方向努力。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皮格馬利翁效應”,即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
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贊美,想要讓孩子往哪個方向改變就照着我們的期望給予肯定。這樣既讓大娃改正缺點,同時也向二娃傳遞了信息,讓他跟着大寶做得更好,也有利于促進兩個孩子的感情
3、就事論事不偏袒
還記得在今年播出的《少年說》中,一個六年級女孩忍不住地問爸爸:“你能不能試着相信我一次?”
原來是女孩每次和妹妹鬧矛盾,爸爸都會偏向妹妹。
爸爸沉默了幾秒回答女孩說:“爸爸以前在這一方面可能不太注意,但是你妹妹的這個事情,你上學也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古人都知道“以大讓小”,你又比她大6歲,這個道理還用爸爸說嗎?”
爸爸的做法非常不可取,大寶也還是個孩子,讓她毫無原則地遷讓,會令她感覺自己不配愛,從而造成愛缺失,産生諸多心理問題。
而對二寶而言,一味地遷就會讓他感覺全世界都應該寵着自己,而不會懂得分享和感恩。
一味偏袒二寶,讓大寶遷就并不能做到讓兩娃和睦相處,反而容易産生許多成長隐患。
父母應該就事論事,誰的錯誰承擔後果,不要因為二寶比較小就把責任全推給大寶,要讓孩子們都養成有擔當的習慣,也要讓大寶感覺我們的愛都是均衡的。
04
最公平的教育是什麼都不要幹涉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有一組研究結果:
在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頭胎、二胎之間的利益争奪關系。
對于先出生的孩子來說,新生命的降生是一種壓力,是兒童期一種重大的創傷經曆,他們會體驗到強烈的嫉妒。即使在多子常态化的美國,父母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對“手足之争”。
二寶間的争寵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父母不必視為洪水猛獸,随着兩娃的成長,他們會慢慢達成和解,很多小時候打得頭破血流的兄弟姐倆,長大後不分你我地相親相愛一輩子。
我們不需要在其間用強硬的手段去幹涉孩子們的和解過程,隻要我們給他們營造關愛、平等的氛圍,孩子們也自然而然學會愛和被愛。
最公平的教育是什麼都不要幹涉,好好地做父母的本分,該引導的引導,該糾正的糾正,在基于聽從孩子内心的基礎上,讓他們在打鬧中建立良好的“革命友情”。
作者簡介:雪兒,富書專欄作者,80後老女孩,向往遠方的詩意也沉溺眼前的苟且,喜歡寫有溫度的文字,願在溫情的歲月裡,你我共勉。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号簽約作者,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