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朋友圈裡讀到一篇文章《對不起 我們公司不招女員工》,覺得好憋屈。記得我剛上班那會兒,我們館長一看我是個女孩子,馬上就皺了眉頭。我當時還覺得莫名其妙,後來才知道,為什麼多數單位裡都不願意接受女職工。用領導的話來說,就是女孩子事多,剛把工作做熟了,就要結婚,結婚後就要生孩子,生個孩子傻三年。說白了,女人就是單位裡的麻煩。
正如大家了解的那樣,每個女人在為人母以後都是特别忙碌的,每天帶孩子,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幾乎所有的女孩子當了媽後就得了精神分裂症,一會兒溫柔似水,一會兒又捶胸頓足;一會兒是溫順的貓,一會兒又是兇猛的老虎。孩子沒出生的時候,就要開始操心奶粉錢,尿布錢;出生後,要擔心孩子會不會得亂七八糟的病,幾年内不能睡個囫囵覺;再大一點要留心教育問題,天天陪着孩子上下學,跑各種培訓機構……每天過着細碎庸常、日複一日的生活,圍着孩子圍着丈夫圍在竈台轉來轉去,所有的話題離不開柴米油鹽,像鴨子似的聒噪個沒完……這種狀态下,女人确實沒有心情做好工作。
可是,有責任心的媽媽都想給自己的孩子做個榜樣,有了這個動力,媽媽們其實會很好地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态,更認真的對待生活和工作。有孩子在背後看着,媽媽不得不強大,不得不奮進。身為母親,母性的光輝讓她愛意愈濃,保護欲愈強,她不會做讓孩子涉險的事情,更不會做讓孩子蒙羞的事情。她要時時保持向上的信念,努力生活,護孩子周全,這時候的女人就是無所不能的女金剛。
誠然,女孩子在做了母親後确實會耽誤一些工作時間,會遲到會早退,但這些不會影響她的工作效率,相反,她會在上班時間内把工作做得更好。女人的能力,會在當媽以後全部被激發出來,或者說是鍛煉出來。
《我們仨》裡面有一段情節。
楊绛和錢鐘書夫妻倆一起處理蝦,剛開始楊绛還假裝勇猛地說:“不就是蝦嗎?我懂的,要剪掉須須和腳。”結果她剛剪了一刀,蝦子就抽動起來,她吓得扔下剪子,扔下蝦,逃出廚房。
後來,錢鐘書先生走的時候,這個連蝦都不敢剪的女人,附到愛人耳邊對他說:“你放心,有我呐!”
楊绛先生說:“媒體說我内心沉穩和強大。其實,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裡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
女人本弱,為妻、為母則剛。
并不是她不再恐懼了,不再害怕了,而是她不得不把這些恐懼隐藏,因為她有了“應盡的責任”。楊绛先生在夫女去世後,出版了哲理散文集《走在人生邊上》,出版了250萬字的《楊绛文集》八卷。她留給我們的不隻是名篇巨著,還有一個女人的執着和勇敢。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了一個從内到外都散發着魅力的優雅女人。
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出得廳堂,進得廚房,把工作幹得風生水起的女人。我認識一位媽媽,她曾在政府部門工作。剛結婚就遇上了機構改革,作為一個年輕又沒工作經驗的女職員,她首當其沖成了改革對象。但她毫不氣餒,很快就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從自己一個人打拼發展到一個四百多人的團隊,整天忙得團團轉。她在家裡,對長輩非常孝順,做得一手好飯菜,對女兒更是呵護有加,輔導作業非常有耐心。每逢節假日,就帶家人出門旅遊。在她女兒的眼裡,她是個無所不能的媽媽,她的女兒不僅學習好,而且懂禮貌,尊老愛幼,樂于助人。認識她家女兒的,沒人不誇。女兒這樣對她說:“媽媽,我一定要非常努力,讓自己優秀才行,不然,哪配得上做你的女兒呢?”
我曾問過這位媽媽:“為什麼要這麼拼呢?”她回答我:“我不能讓我女兒以後跟别人說,我媽媽是下崗的家庭婦女。”
聽到了嗎?
對于一個母親來說,孩子不是她的軟肋,不是她的負累,而是她的盔甲,是她前進的動力。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母親就是他的榜樣。
網上曾經流傳一個非常意思的策劃,說是美國一家公司招聘“運營總監”,這份工作十分辛苦勞累、沒休假、沒薪水、甚至沒辦法睡覺,具體的JD(職位描述)還包括:需要不斷地站起來、彎下腰,不斷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需要有醫療、金融、烹饪等學位、節假日也需要工作,甚至工作量更大。這則廣告發到報紙上以後,據說有成千上萬人閱讀,卻隻有24人應征,聽到這些條件後,沒有一個人願意幹這份工作。實際上,已經有上億的人在做這份工作,這份工作就叫“當媽媽”。
仔細想想,這世上又有那份工作比“當媽媽”這份工作更辛苦呢?
一個女人,若能幹好“當媽媽”這項工作,我相信其它的、在她能力範圍之内的所有工作她都能勝任。她在任何一個單位都會幹好自己的工作,獲得同事的認可和尊重。
有些“直腸男”老闆公然打出不招收女職員的牌子,這不是女人的損失。想象一下,一個單位若沒有女職員,那會是什麼樣子呢?隻能是如一潭死水般靜寂。紅袖添香,女人才是一個單位裡真正的活力源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