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由于喬治六世的離世,身為長女的伊麗莎白繼承了王位,沒想到就在她繼承王位不久,她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卻鬧着要給查爾斯王子和安妮公主改姓“蒙巴頓”。這是怎麼回事呢?
(伊麗莎白與菲利普)
原來,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時,與伊麗莎白熱戀的菲利普,曾向她求婚。不過,菲利普雖然是享有繼承權的希臘王子,但喬治六世卻并不看好他。所以早在他們戀愛之初就對他們的戀情不贊同,甚至還多次在城堡開舞會,為的是讓伊麗莎白能結識更多優秀的王子。但伊麗莎白卻堅持要和菲利普在一起,在她的反複争取下,喬治六世才改變了态度。
不過,喬治六世也提出,如果想和伊麗莎白結婚,那麼菲利普不僅要放棄希臘王子的顯貴身份,還要改姓英國姓氏,并改信英國聖公會。
對于菲利普來說,他雖然貴為王子,但由于希臘王室已經沒落,再加上他也不是順位第一繼承人,所以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繼承權,改姓母親愛麗絲公主(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女)的姓氏“蒙巴頓”。并将其信奉了多年的東正教,改信為英國國教。
在菲利普的犧牲和退讓下,喬治六世為他和伊麗莎白公主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并授予他“愛丁堡公爵”的爵位。
婚後,菲利普依然在海軍地中海艦隊服役,而伊麗莎白則作為随軍家屬陪伴菲利普在駐地馬爾他生活了2年。
可以說,那段時光對于這對年輕人來說,是他們此生最甜蜜的一段時光。他們像普通夫妻一樣,過着柴米油鹽的生活,也會沿着長長的海岸線散步……甚至就連查爾斯王子出生後,伊麗莎白為了繼續過幸福的二人世界,還把那可愛的小嬰兒送回了倫敦。
不過,因為孩子的姓氏問題,讓這對小夫妻有了第一次分歧。
原來,在查爾斯王子出生後,按英國王室的規定,他必須姓母親的姓氏“溫莎”。
要知道,在全世界的大多數國家,孩子出生後的姓氏,一般都是冠以父姓,在英國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看着查爾斯王子居然要随母姓,菲利普感受到了赤裸裸的羞辱。可惜當時說話算數的,是他的嶽父喬治六世。所以他隻能把不滿生生地憋住,做出一番風輕雲淡的模樣。
(伊麗莎白與菲利普在加冕典禮上)
當喬治六世病逝後,已經有了2個孩子的菲利普,趁機向才成為女王的伊麗莎白建議,要将查爾斯王子與安妮公主的姓氏改随父姓“蒙巴頓”。
其實,菲利普在提出這個建議之前,他還遇到了一件讓他郁悶不已的事情。那就是自從妻子成為女王後,他不僅沒有王位繼承權,此後的稱呼也隻能被稱為“王夫”。此外,他還不得染指政治。這就意味着,他原本幹得風生水起的海軍事業,也隻能提前退役。
盡管為了安撫熱愛海軍事業的菲利普,英國政府和女王授予了他海軍元帥、空軍元帥和陸軍元帥的職位,不過這些原本應該指揮千軍萬馬的職務,對于即将退役的他來說,都不過是騙人的把戲罷了。
所以,菲利普瞅準了伊麗莎白因為他的犧牲而心存内疚的機會,适時地向女王提出了要兒女們改為父姓“蒙巴頓”的提議。
本來,菲利普以為妻子已經成為了女王,那麼對于他的建議,應該會考慮的。然而他沒想到,當消息傳到伊麗莎白王太後和瑪麗太王太後那裡後,事情卻一下子鬧大了。特别是瑪麗太王太後,竟然氣得暴跳如雷,還找到了首相丘吉爾,要求他以國會的名義,将王室子嗣必須姓“溫莎”的條款寫到憲法中去。那麼,瑪麗太王太後為何會這麼生氣呢?
這就得說到瑪麗太王太後的丈夫喬治五世了。
喬治五世是愛德華七世的次子。那時候,他的哥哥阿爾伯特王子是愛德華七世重點培養的王儲。因此在軍隊裡經過鍛煉後,被送往劍橋大學繼續深造,以為繼承王位做好準備。而喬治則在父親的安排下,繼續在海軍戰艦上接受航海教育。
對于不喜歡科學文化的喬治來說,航海實在令他着迷。數年下來,他果然在航海上很有成就感,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海軍軍官。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的一生将會在戰艦上度過。
(喬治與阿爾伯特)
有意思的是,盡管阿爾伯特與喬治各有各的責任,但兩人卻同時喜歡上了遠房的表妹瑪麗。
盡管瑪麗的母親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堂妹,但論親疏遠近,他們一家人隻能算是王室最邊緣的親戚關系,所以他們家在王室中并不受待見。不過,美貌向來不懂得趨炎附勢,瑪麗盡管經常受到親戚們的冷落,但她卻生了一張姣好的容貌和窈窕的身姿。她常常成為舞會上衆多王子們邀請的對象,這其中就有阿爾伯特和喬治兩兄弟。
由于兄弟二人都愛上了瑪麗,最後在愛德華七世的幹預下,瑪麗與阿爾伯特訂下了婚事。這讓喬治十分不滿,後來還是在維多利亞女王的開導下,喬治才意識到,比起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其他的事情根本算不了什麼。于是,他這才接受了瑪麗成為王嫂的現實,同時他也與阿爾伯特冰釋前嫌。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阿爾伯特在訂婚半年後就死于肺病。于是,喬治就成了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而喬治和瑪麗也舊情複燃。盡管他們的戀情受到王室的反對,但兩人卻還是力排衆議,走到了一起。
那時候,還是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時候。
1901年,82歲的維多利亞女王因病去世,已經60歲的愛德華七世,得以繼承王位。到1910年,愛德華七世由于感染了傷寒,不久便病逝了。這樣一來,喬治得以繼承王位,是為喬治五世。
喬治五世剛繼位,就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時,愛爾蘭和英國也一直沖突不斷。這些内憂外患,對一位初登王位的國王來說,顯然十分棘手。
不過,喬治五世在政治上有着很強的能力,他建議愛爾蘭和英國政府分别派出代表到白金漢宮來商談。在他的努力下,本來一觸即發的内戰,最後握手言歡。
(喬治五世與瑪麗王後)
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向法蘭西與俄國發起進攻後,喬治五世公開宣稱,堅決與俄國和法蘭西站到了一起。說起來,當時德國的威廉皇帝,還是喬治五世的表兄弟,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亦是喬治五世的表兄弟,其實互相都是親戚。
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維多利亞在世時,她為了化解歐洲各國王室之間的矛盾,曾利用聯姻的方式,将女兒和孫女們,都嫁到了歐洲各國王室。這樣一來,各國之間都有着盤根錯節的親戚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說白了,就是一群表兄弟們在掐架。
在英國陷入戰争後,喬治五世積極視察工廠、醫院、學校和軍隊,同時他多次在公衆場合發表鼓舞士氣的演講。為了厲行節約,喬治五世不僅主動降低了每年國家應撥給王室的費用,還将王室的積蓄捐出大半,用來抗擊德國軍隊的進攻。
由于戰争期間,物資匮乏,他還戒了酒。并且,他在鼓勵年輕人上戰場的同時,還把他僅有的兩個王子都送上了戰場。
最讓民衆感動的是,原本有着德國姓氏“薩克斯·科堡”的喬治五世,為了安撫民心,還特意去掉了他的德國姓氏,并将王室改為了“溫莎”。
喬治五世的做法,不僅受到了民衆的愛戴,而且英國王室也在他的努力下,重新樹立了威信和尊榮。
丈夫的這一切努力,也全都落在了瑪麗王後的眼中。她深知“溫莎”這個姓,在民衆心目中有多麼崇高的地位,對于王室也多麼重要。所以,當菲利普想要把王子和公主的姓氏改為“蒙巴頓”時,一心維護王室威嚴的她,才會勃然大怒。并打破王室不得參政的規定,逼着丘吉爾首相在王室的規定中,加上了一條“王室子女必須姓王室貴族的官方姓氏‘溫莎’”才罷休。
(女王一家人)
如此一來,菲利普也隻好再次沉默了,那麼菲利普真的會就此死心了嗎?
不,并沒有。
1960年,安德魯王子出生後,菲利普再次表示希望能給王子冠上自己的姓氏。
此時,瑪麗太王太後已經去世,伊麗莎白女王也意識到她不僅是民衆的女王,同時她還是一名妻子和母親,所以她為了照顧菲利普的感受,和新任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進行了商議,最終決定新增加了“蒙巴頓·溫莎”姓氏,不過隻有不享受“殿下”頭銜的後代才能使用這個姓氏。
盡管這看上去好像是菲利普取得了小小的勝利,但從後面的情況來看,他和伊麗莎白女王的子孫們似乎都不能理解菲利普的苦心,他們在需要用到姓氏的時候,幾乎沒有人選擇“蒙巴頓·溫莎”作為姓氏,也許在他們看來,比起英國王室貴族的官方姓氏“溫莎”,“蒙巴頓·溫莎”隻是王室的“山寨姓氏”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