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香是福建邵武黃氏的後代

黃香是福建邵武黃氏的後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4-27 19:18:57

——兼談宋朝三位與邵武峭山公黃氏有關的黃震

作者簡介:黃銘光,祖籍福建,生于1964年11月,1986年基礎數學碩士研究生,私企公司董事長,福州大學經管學院兼職教授。

黃香是福建邵武黃氏的後代(邵武峭山公黃氏在南宋的三部族譜序分析)1

一、邵武峭山公黃氏在南宋的三部族譜序及分析

邵武峭山公黃氏在南宋有三部族譜序,分别是:

1、黃洽于南宋淳熙甲辰十一年即1184年所作的《黃氏族譜原序叙》。

2、黃震于南宋鹹淳元年即1265年所作的《黃氏族譜序》。

3、太康知縣周士樞于南宋鹹淳七年辛未即1271年所作的《禾坪黃氏重修大成宗譜源流序》。

黃香是福建邵武黃氏的後代(邵武峭山公黃氏在南宋的三部族譜序分析)2

黃洽與黃震兩序,時隔82年,都把江西信州(今上饒)的黃志當做是邵武峭山公黃氏的入閩始祖(筆者注:黃志是東晉人;黃震序未明确寫明從黃志開始入閩),而三國時期的黃權,是黃志的祖先,即這支黃氏不是從江夏遷到河南固始再入閩的,而是從江夏遷到四川的巴西(今阆中)再遷到江西信州再入閩的。黃權是東漢末年跟王允一起計殺董卓的三公之一黃琬的兒子,而黃琬為黃香的曾孫。

黃洽與黃震兩序,都認為峭山公為北宋人,祥符元年即1008年登進士,峭山公的官秩也基本相同,即:江夏太守、平章閣大學士、追贈少保、谥文烈。兩序不同之處,一是從黃琬到黃志,及從黃志到峭山公之間的世系略有不同,從黃琬到峭山公,黃洽序寫24代人,而黃震序寫26代人;二是黃洽序二十一子隻點其數,而黃震序将二十一子的名字及遷徙地點一一列出。

但目前挖掘發現的衆多史籍資料說明,黃洽與黃震兩序說法是錯誤的,峭山公不是北宋人,他應生活在唐末與五代十國期間,主要有以下依據:

第一:黃洽、黃震兩序,均稱東晉時期從信州(今上饒)入閩的黃志,是峭山公這支黃氏的入閩始祖,但兩序對從三國時期的黃權到黃志之間的世系描述,與信州黃氏的族譜記載完全不符;

第二:兩序稱峭山公在宋祥符戊申元年(1008年)登三甲第九名進士,這與《宋登科記考》等官方史籍記載的峭山公曾孫黃迪在景德二年(1005年)登進士甲科,時年十八歲的說法相矛盾(即:峭山公不可能比自己的曾孫黃迪還晚三年登進士),也沒有任何北宋之後的官方史籍有記載,峭山公在北宋登進士過;

第三:兩序描述峭山公身居高位,黃震序甚至說,峭山公功高可與魏徵、裴度媲美,那為什麼有如此高曆史地位之人,其姓名未見任何史傳?

第四:與黃震同朝為官的南宋太康知縣周士樞,對黃洽、黃震兩序觀點持完全不同見解。在黃震發表序後的第六年,即南宋鹹淳七年(1271年),周知縣發表《禾坪黃氏重修大成宗譜源流序》,明确提出峭山公是生活在唐末與五代十國時期的人,不是黃志後裔,否定了黃洽、黃震之說。

第五:《峭公行錄》已被證實是真實可信的(筆者将另文分析)。《峭公行錄》記載了峭山公生于唐末唐懿宗鹹通十二年(871年),卒于後周太祖廣順三年(953年),享壽82歲。

第六:與峭山公同時代的邵武禾坪上官氏家族,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十分顯赫,官方史籍如《嘉靖邵武府志》、《福建通志》卷四十八、《資治通鑒》卷二百五十三等,對當時禾坪上官氏家族有衆多記載。

據《閩樵和平上官氏宗譜》、江西的《上官氏族譜》同時記載,峭山公之女嫁給了上官氏家族中的上官仁郁。上官仁郁的父親是上官舍;祖父是上官蘭。

對比同時期上官氏與峭山公家族世系如下:

上官蘭(844年生)—上官舍(875年生)—上官仁郁

黃錫(845年生)—峭山公(871年生)—峭山公女兒

把上官舍生于875年作為參照,峭山公生于871年,是合理的。

第七:官方史籍記載峭山公曾孫、進士黃迪生于988年,說明峭山公絕對不可能出生于北宋,因為他的曾孫黃迪是北宋初人。

第八:漳州黃玉磐宗親發表在2002年10月《黃氏研究》的文章《峭山公曆史功績和開拓精神》一文,詳細分析了宋英宗、宋神宗分别給峭山公的二道封贈诏書不符合古代皇帝诏書的基本格式,及清朝乾隆時期石印版古譜《循州譜》對黃洽譜的篡改之處,從而否定了峭山公是北宋人之說,細節不在這裡贅述。

第九:對照峭山公(或者與峭山公同輩份的親兄弟與堂兄弟)有官方史籍記載的後裔的輩份與出生日期,可以倒推算出峭山公必須出生于唐末,才合理。

官方史籍記載的峭山公(或者與峭山公同輩份的親兄弟與堂兄弟)後裔有:

1、嘉靖年間編撰的《邵武府志》卷八記載的峭山公(或者與峭山公同輩份的親兄弟與堂兄弟)後裔登進士者有:

皇祐五年(1053年)鄭獬榜:黃僅;嘉祐元年(1056年)上舍釋褐:黃伸;嘉祐六年(1061年)王俊民榜:黃侑、黃伸;元豐二年(1079年)時彥榜:黃德裕;元祐三年(1088年)李常甯榜:黃邦彥;紹聖元年(1094年)畢漸榜:黃中美;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張孝祥榜:黃永存;隆興元年(1163 年)木待問榜:黃遹;紹熙元年(1190年)餘複榜:黃靜夫;紹熙四年(1193年)陳亮榜:黃大全;寶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榜:黃公立;鹹淳元年(1265 年)阮登炳榜:黃公紹。

2、另有其他官方史籍或墓志銘等資料記載:峭山公(或者與峭山公同輩份的親兄弟與堂兄弟)後裔黃龜朋、黃大全、黃公立、黃靜夫、黃清老等為進士。這裡不再列出出處,因為文字太長。

以上列出的這些登進士者,均能在官方史籍、墓志銘或族譜中,找到他們的輩份與生卒記載,從而可以倒推算出峭山公必須生于唐末而不能在北宋,才是合理的。這裡不再展開細述。

注:以上僅列出了邵武籍宋、元兩朝的邵武峭山公(或者與峭山公同輩份的親兄弟與堂兄弟)後裔登進士者。

以上所列九條,均可以排除峭山公是北宋人的說法。因此黃洽、黃震兩序對邵武峭山公信息的描述,及以兩序為基礎在清鹹豐年間所編的《邵武縣志》稱峭山公是北宋人的記載,均是錯誤的。

太康知縣周士樞序與黃震序隻間隔了6年,完全推翻了黃洽、黃震兩序的觀點。

一是峭山公的上祖全變,從原屬黃香長子黃瓊、黃琬世系,變為屬黃香四子黃瓒、孚禮之後;二是入閩始祖從東晉時期江西信州的黃志,變為唐朝時期河南固始的黃膺;三是開始出現黃膺,字惟淡,号五經先生這個邵武峭山公黃氏史上的關鍵人物;四是峭山公兄弟從一人增至五人;五是峭山公名字從黃峭改為黃峭山,名嶽,字仁靜,号青岡;六是峭山公從“宋乾符元年進士”改為“後唐莊宗時,官征為工部侍郎”;七是長夫人的姓從官氏改為上官氏;八是二十一子的名字、排列次序、遷徙地都有改動。

雖然周知縣序對邵武峭山公黃氏的世系描述,有些還需要進一步考證,但邵武峭山公的曆代後裔通過查行錄、族譜、墓志銘、有關碑碣等史籍資料,證實周知縣序中所說的:

1、峭山公入閩始祖叫黃惟淡(有朱熹替黃中美、何澹替黃永存與黃遹、蘇天爵替黃清老寫的墓志銘;及黃龜朋的墓志銘等為證);

2、峭山公為生活在唐末與五代十國期間的人(有本支黃氏族譜與峭山公女婿上官氏族譜相互印證等為證);

3、後唐莊宗時,官征為工部侍郎(有族譜等為證);

4、長夫人姓“上官”而非“官”(有長夫人墓地的墓碑為證);

5、二十一子名字、排列次序、遷徙地(有族譜等為證)。

均與實際相符。因此,南宋之後,邵武峭山公後裔每次修譜,多以周知縣所作序,做為本支黃氏世系的基礎,雖然有些世系描述需要再考證。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有關峭山公上祖世系的族史,除了以上所說的南宋三部族譜序外,還有存在于二十一子不同朝代族譜裡的其他版本,主要有七種說法,有些說法如同黃洽、黃震兩序一樣已經被證明是錯的,而另有些說法還有待考證,筆者将另文分析,這裡不再贅述。

黃香是福建邵武黃氏的後代(邵武峭山公黃氏在南宋的三部族譜序分析)3

二、宋朝的三位黃震(筆者注:北宋滅亡于1127年。)

1、北宋時期的浦城黃氏黃震,字伯起,建州浦城人,生卒年不詳。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即989年登進士(《福建通志》卷三三)。

累遷著作佐郎,通判遂州,擢江淮發運使。後知饒州,又徙廣東轉運使。(《宋史》卷三O三有傳。)

據2014年版《江夏黃氏峭山公宗史》第80頁記載,這位黃震攜同朝為官的黃朝,于大宋瑞拱元年歲次戊子暮春月 谷旦,一起向宋太宗趙光義呈交了《三修黃氏宗譜進呈表》。同年四月初三日,宋太宗禦批着翰林院學士楊億代為黃震、黃朝進呈的族譜撰序。

但2014年版《江夏黃氏峭山公宗史》未注明此信息轉載自何處。

這位浦城黃氏黃震攜黃朝向宋太宗呈交的《三修黃氏宗譜進呈表》,落款時間是:大宋瑞拱元年歲次戊子暮春月 谷旦;落款職務是:廣東轉運使臣。而這些信息,與黃震的履曆時間嚴重不符。

據《福建通志》卷三三記載,浦城黃氏黃震,于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即989年登進士,另據《宋史》卷三O三記載,黃震先後擔任過著作佐郎、遂州通判、江淮發運使、饒州知州,最後任職廣東轉運使。

根據以上史籍記載,黃震是在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即989年,才登進士,并且肯定是在989年的至少十幾年之後,才有可能擔任廣東轉運使一職,而他攜黃朝一起向宋太宗呈交的《三修黃氏宗譜進呈表》,落款時間卻是“大宋瑞拱元年歲次戊子暮春月 谷旦”,也就是比黃震登進士還要早一年,即黃震還沒有登進士之前,就向皇帝呈交《三修黃氏宗譜進呈表》了,這怎麼可能呢?

同時,落款職務是“廣東轉運使臣”,就更加不可能了,因為這一年黃震都還沒有登進士,何來官職?何況“廣東轉運使”還是他晚年的官職。

因此,浦城黃氏黃震攜黃朝一起向宋太宗呈交的《三修黃氏宗譜進呈表》,與官方史籍記載的黃震履曆時間嚴重不符。是浦城黃氏黃震根本就沒有攜黃朝一起向宋太宗呈交《三修黃氏宗譜進呈表》,還是确實有呈交但後人轉載多次後,落款時間搞錯了,現已不得而知。

2、峭山公在江西的後裔黃震

峭山公黃氏中,著名的海龍公是由江西瑞金入粵,于1112年生(北宋),1201年卒(南宋)。

黃震是海龍公的曾祖父。世系傳遞是:震公—文公—景升公—海龍公、海虎公……

峭山公這位在江西的後裔黃震,字中瑾,生于宋仁宗寶元二年即1039年,是宋嘉祐丁醜科即1061年進士(但在官方史籍中未查到記載,待考),翰林苑編修,在元豐元年即1078年,錄族譜進呈宋神宗,但所錄族譜内容不詳。

峭山公這位在江西的後裔黃震,生卒年均在北宋。

3、金華黃氏,浙江慈溪人黃震,生于南宋嘉定六年即1213年,卒于1281年,字東發。是著名思想家,東發學派的創始人。

南宋寶祐四年即1256年登進士,授迪功郎、吳縣尉。

鹹淳三年即1267年擢國史館檢閱,參與修纂甯宗、理宗兩朝《國史》《實錄》等。

後被下放到廣德郡(位于安徽與浙江交界處)任通判。

鹹淳七年即1271年,任江西撫州知州,正碰上撫州饑荒,黃震憑借超強的意志與能力穩定了局面。

德祐元年即1275年,黃震從江西提點刑獄調任浙東提舉。

元朝至元十八年即1281年正月,69歲的黃震在故裡去世,門人私谥文潔先生。

黃震的《東發日鈔》(又作《黃氏日鈔》),是一部滿含睿智與哲理的讀書筆記,為“東發學派”的代表作。另著有《古今紀要》《古今紀要逸編》《戊辰修史傳》《讀書一得》《禮記集解》《春秋集解》等。

黃香是福建邵武黃氏的後代(邵武峭山公黃氏在南宋的三部族譜序分析)4

三、邵武峭山公黃氏在南宋的第二個族譜序作者黃震,應該是宋朝三位黃震中的哪一位?

根據《邵武禾坪黃氏大成宗譜》記載,邵武峭山公黃氏在南宋的第二個族譜序 —《黃氏族譜序》,是黃震于南宋鹹淳元年即1265年所作的。那麼此序的作者黃震,應該是宋朝三位黃震中的哪一位呢?

生于北宋的浦城黃氏黃震,于989年登進士。

同樣生于北宋的峭山公在江西的後裔黃震,出生于宋仁宗寶元二年即1039年。

生于南宋的慈溪人黃震,1256年登進士,除了在1271-1275年之間的四年時間在江西任職外,其他時間均在浙江任職(廣德郡曾屬浙江),卒于元朝。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邵武峭山公黃氏在南宋的第二個族譜序作者黃震,隻能是南宋慈溪人黃震。當然黃震所作的譜序,與黃洽所作的譜序,所述内容都被證明是錯的。

備注:

1、 邵武峭山公黃氏在南宋的第一個族譜序作者黃洽,生于北宋的1122年,卒于南宋的1209年,字德潤,号東裡,侯官縣(今福州閩侯縣)人。隆興元年(1163年)登榜眼,後官至宰相。閩清六葉黃氏及莆田黃氏,均聲稱黃洽屬于他們這支黃氏,待考。

2、 邵武黃氏峭山公後裔聯誼會并未保存有黃洽、黃震序的原版,但保存有周士樞序原版。

黃洽、黃震序,散落在民間,根據目前查核,發現有不同版本,有些文字差異上千字,比如廣東龍川循陽黃氏譜記載的黃洽序,就比另一些黃洽序版本多出一千多字。

這些不同版本雖然文字多寡不同,但記載的峭山公本人及其祖上的信息大同小異,但均被後世如文章所分析證明記載不實。

3、 太康縣在今河南周口市。南宋時期,太康縣屬南京路開封府。

根據邵武峭山公黃氏族史資料記載,太康知縣周士樞是在1271年寫邵武峭山公黃氏族譜序的。又根據史籍記載,蒙古人剛好是在周士樞寫序的1271年在北京建國“大元”, 但早在1267年的時候,忽必烈就開始攻打南宋的重鎮湖北襄陽了,襄樊之戰開始,而河南周口太康縣位于湖北襄樊的北部,1271年周士樞給邵武峭山公黃氏寫序的時候,太康縣已被蒙古人占領,所以這個時候周士樞肯定不是太康知縣了,應是之前太康縣還沒有被蒙古人占領時擔任的知縣,而寫序的時候,應是離開了太康縣回到還沒有滅亡的南宋居住多年了,所以他才有時間給邵武峭山公黃氏寫序。

峭山公黃氏有些族史資料寫太康縣為江夏太康縣,是錯的。江夏是在湖北,太康在河南,河南太康怎麼可能屬于湖北江夏郡下屬的縣?因此這種族史記載,違背地理常識。

附:蒙古大軍滅亡南宋大事記

(1)、1253年忽必烈攻占雲南大理城。

(2)、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發動三路大軍進攻南宋。

(3)、1259年蒙哥病死于軍中,忽必烈急速撤兵北上争奪汗位。

(4)、1267年忽必烈攻打南宋的重鎮襄陽,襄樊之戰開始。

(5)、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國,号“大元”。

(6)、1273年蒙古軍攻破襄樊,呂文煥投降。

(7)、1276年南宋臨安朝廷宣布投降。

(8)、1279年,南宋流亡朝廷在廣東崖山與元軍展開決戰,全軍覆沒。陸秀夫背着小皇帝趙昺跳海自盡,10多萬軍民也跳海殉國。南宋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

參考文獻:

已在文中列出每一部參考文獻,這裡不再重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