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張雪婷】俄羅斯音樂大師柴可夫斯基1892年完成他最後一部芭蕾舞劇樂譜《胡桃夾子》,其中8首最知名的片段幾乎成為西方國家“節日必演曲目”。不過,随着各國文化交流越發深入,《胡桃夾子》中長期存在的一些“亞洲文化刻闆印象”開始受到争議。如何改善這些争議同時保留原劇文化精髓,成為如今很多芭蕾舞團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重新演繹《胡桃夾子》”,蘇格蘭芭蕾舞團近日成為第一個吹響這個号角的團體。據英國《标準晚報》23日報道,蘇格蘭芭蕾舞團正在與一名中國傳統舞蹈專家合作,對《胡桃夾子》中部分舞蹈和服裝進行再編排,争取去除此前可能涉及的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
《胡桃夾子》 資料圖
蘇格蘭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克裡斯托弗·漢普森介紹稱,該團的《胡桃夾子》芭蕾舞劇于1972年編排,“當時這部劇對其他文化的‘模仿式’表現是被大衆所接受的”,但現在劇團更想表現出“真實”的外國文化。“通過矯正不合适的文化刻闆印象,我們可以使這個文化遺産變得更加飽滿”。
《胡桃夾子》芭蕾舞劇改編自德國浪漫主義巨匠霍夫曼1816年撰寫的經典小說《胡桃夾子與老鼠國王》,故事講述女孩瑪麗在聖誕夜的一次童話之旅。1892年3月,由柴可夫斯基自己挑選的8段主要樂章組成的《胡桃夾子組曲》完成第一次演出,整部舞劇于當年的12月作為“賀歲劇”上演。其實芭蕾舞劇一開始并沒有得到很多反饋,反倒是《胡桃夾子組曲》在“處女秀”之後就大獲成功,成為全球各大古典樂團的保留曲目,經久不衰。直至1954年,由“美國芭蕾之父”喬治·巴蘭奇編排的《胡桃夾子》芭蕾舞劇在紐約上演後,震動芭蕾舞界,該舞劇才開始走向巅峰。
實際上,在編排芭蕾舞劇時,不同劇團通常會有不同的改編,以體現出自己的風格,或是挑戰更高難度的技藝。同時也有一些“不明說的共識”,則變成舞劇本身的“經典符号”。而《胡桃夾子》中長久以來的“共識”,卻在現代社會成為“種族歧視”的表現。在原故事中,女孩瑪麗穿越糖果和玩具世界,其中兩段經典樂段——“中國茶”和“阿拉伯咖啡”是歐洲芭蕾舞劇中難得體現異域風情的曲調。“中國茶”靈動活潑,“阿拉伯咖啡”悠揚神秘,這兩段音樂也是《胡桃夾子組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舞蹈編排上,各劇團經常把“中國茶”演員扮成身着清朝服飾、貼着八字胡、留着長長指甲的“小矮子”;“阿拉伯咖啡”演員則通常身穿性感的紗織露臍裝,渾身挂滿珠寶。
其實回溯曆史,也不難理解,在1892年《胡桃夾子》芭蕾舞劇初演時,正值中國清朝光緒年間,歐洲國家對中國的了解大多還是“道聽途說”;即便是到了上世紀60年代,該劇開始在全球大規模上演時,這種刻闆印象依然流傳下來。此外,雖然《胡桃夾子》芭蕾舞劇最初由俄羅斯藝術家創作,但“俄羅斯舞曲”部分也存在他們對自己的“刻闆印象”——穿着毛棉襖大皮靴跳着哥薩克舞。
随着中外交流增多,更多人看到真實的中國,也有中國舞蹈藝術家發出自己的聲音,希望改變經典中的“糟粕”。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今年曾報道過華裔舞蹈家菲爾·陳(音)對《胡桃夾子》芭蕾舞劇的未來展望。在觀看充滿亞洲文化刻闆印象的演出之後,陳不禁感歎,“這就是他們看見的你,就是對中國人冒犯性的描繪”。此後,他在全美舞團掀起“黃臉(指舞台上醜化誇張的亞洲式化妝——編者注)的最終謝幕”運動,希望去除這些醜化的要素。“如果人們隻看到舞台上這些對亞洲人的歧視,就更容易在現實中對我們無禮。”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稱,目前全美主流芭蕾舞團都簽署了該運動的同意書,從點滴開始去除醜化要素。如著名的西部芭蕾舞團抛棄清朝式尖帽子,取而代之加入一段舞龍。該運動的另一發起人、美籍亞裔舞蹈家喬治娜·帕茲科金強調,“我們不是要求撤下《胡桃夾子》,而是希望在舞台上對亞洲文化的表現更加細緻入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