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雖然孱弱,但是和遼國戰戰和和百餘年,雖然進取不足,但防禦還是沒太大問題,尤其是澶淵之盟後,宋、遼之間百馀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饑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赈濟,宋真宗崩逝消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後妃以下皆為沾涕”。
可以說,北宋用強大的經濟能力和遼國達成了和解,以每年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讓遼國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給北宋,并于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還真不是吹的,每年10萬兩白銀和20萬匹絹,對北宋還說還不如九牛一毛,互開榷場後,北宋隻會賺得更多。
但是和北宋和解百餘年後,遼國統治階級也陷入了醉生夢死的享受主義中,先後經曆幾次大戰,女真人皆能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最終取代了遼國,成就一代霸主;後又南下滅了北宋,占據中原……
在遼國腐敗的時候,北宋的統治也發生了危機;“北宋六賊”是民間對北宋年間六個奸臣的合稱,這些人基本都是宋徽宗時期重要的大臣,這六個人貪贓枉法、橫行霸道,弄得民不聊生,是導緻當時江南方臘起義和金朝入侵中原的罪魁禍首。
第一個就是大書法家蔡京:
蔡京于1070年進士及第,先為地方官,後任中書舍人,改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1102年為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後又官至太師。蔡京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
蔡京興花石綱之役;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途中死于潭州。
固然蔡京大興花崗石,并以公謀私,導緻兩河人民,愁困不聊生;但是要說蔡京一點好事都沒做也是不可能的,蔡京當政時期,社會救助制度的推行力度之大,在古代曆史上是罕見的。
其推行的居養院、安濟坊和漏澤園制度,無疑是北宋救濟制度發展的高峰,在中國曆史上是空前的,甚至也在元明清三代之上。正是蔡京将社會救濟活動規模化、制度化。
第二個是王黼:
王黼長得金發金眼,嘴巴巨大,據說可以吞下拳頭,講究儀表,目光炯炯。有口才,才智出衆但沒多少學問,善于巧言獻媚。後來因為幫助蔡京複相,被任命為左谏議大夫、給事中、禦史中丞。王黼從校書郎之職,升到禦史中丞,隻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
1119年,王黼被任命為特進、少宰。他由通議大夫超晉八階,被任命為宰相,是大宋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另外賜給他城西的府第,他遷居那天,以教坊樂為先導,所需的東西,全都取于官府,是當時最受恩寵的人。
蔡京辭官,王黼表面順應人心,一反蔡京所為,罷方田,毀辟雍、醫、算學,合并修會要、六典各機構,裁汰冗官,對遠郡使、橫班官的俸祿減半,茶鹽鈔法不再比較,對富戶的科抑一律蠲除,天下人都稱他是賢相。
得到相位後,王黼一面攬權斂财,一面又對上粉飾太平,隐瞞方臘起義等事情,導緻方臘起義越鬧越大至一發不可收拾;而且金國之所以要入侵北宋,也與王黼誇耀富盛有關,但是後來終究失寵被殺,但也為北宋埋下了滅國之危。
第三個就是宦官童貫:
要說北宋六奸中最難以分辨究竟是忠還是奸的;童貫是一個宦官,少年時在宦官李憲門下。性情乖巧,從做給事宮掖時起,就善于揣度皇帝的意旨,預先做出順承的事。宋徽宗即位,在杭州置金明局,童貫以供奉官的身份主管此事,開始和蔡京交往。
蔡京進京任官,得力于童貫。蔡京任相後,贊成攻取青唐,并對皇上說童貫曾十次出使陝右,熟悉那五路的情況與各将帥的才能,竭力推薦他。宋合兵十萬,命王厚為統帥。童貫像李憲那樣為監軍。後來出兵交戰,收複四州,遷為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内侍憑資曆任兩使是從童貫開始的。
不久,童貫為熙河蘭湟、秦鳳路經略安撫制置使,連續升官至武康軍節度使。讨伐溪哥臧征,收複積石軍、洮州,被加官為檢校司空。童貫恃功而驕橫跋扈,選拔将領官吏,都直接奏明宋徽宗,完全撇開政府,後來出使遼國後權勢更大,握有朝廷内外軍政大權。
于是請求出兵進駐夏國橫山,朝廷命他以太尉的身份為陝西、河東、河北宣撫使。不久,為開府儀同三司,簽書樞密院河西、北兩房。不到三年,他主管樞密院事。另外統領武信、武甯、護國、河東、山南東道、劍南東川等九鎮,為太傅、泾國公。當時人稱蔡京為公相,童貫為媪相。
後來出征西夏失利,隻手遮天謊稱捷報;又平定方臘叛亂遷為太師,改封為楚國公;但是童貫興也軍功,敗也軍功,和金國結成“海上之盟”後,宋金兩國夾攻遼國;但是金國節節勝利的時候,童貫率領的北伐軍卻遭受慘敗,後恩寵全無終究被殺。
第四個是宦官梁師成:
梁師成書法很不錯,很受宋徽宗賞識器重,甚至幫梁師成弄了個進士身份,後來一路官至晉州觀察使、興德軍留後。後來朝廷建明堂,梁師成成為都監,明堂修成以後,梁師成被拜為節度使,并任中太一、神霄宮使。
曆任護國、鎮東、河東三節度使,官至檢校太傅,被拜為太尉、開府儀同三司,調任淮南節度。後來宋徽宗外發的聖旨基本都是出自梁師成之手;而且梁師成還掌握了國家提拔官吏的權力,因此王黼待之如父,稱之“恩府先生”,即使蔡京父子對他也要獻媚攀附,京城人視他為“隐相”,他兼任百十個官職。
1120年,王黼提出攻取燕雲十六州的計劃,梁師成開始還反對,最終還是贊同了,并推薦譚稹為宣撫使。平定燕山後,他因功升為少保。更是廣收賄賂。但是後來卻因被宋徽宗發現與王黼關系密切而失寵,後來更是被他力保上位的宋欽宗抄家誅殺。
如果要說最應該感謝梁師成的,應該就是蘇轼了,期初蘇轼是被貶的,蘇轼的文章被禁,他的文章在民間的都被毀去;但是由于梁師成一直說自己是蘇轼的私生子,又向皇帝為蘇轼喊冤,蘇轼的文章才慢慢流行。
第五個是朱勔:
朱勔既不是宰相,也不是大權在握的宦官,而僅僅隻是一個節度使;朱勔的父親叫朱沖,原本隻是一個佃農;但是朱沖很聰明,很善于接交人,于是便有了一些聲譽,更是巴結到了蔡京、童貫等人,因此官運亨通。
朱勔善于堆山造園,号稱“花園子”;當時宋徽宗正好很喜歡奇花異石,朱勔一面迎合上意,到處搜刮奇花異石上貢,并且逐年增加,一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用船從淮河、汴河運入京城,号稱“花石綱”。
朱勔做的有多過分?甚至連大奸臣蔡京都看不下去了,出面阻止;因為朱勔的胡作非為,導緻朱勔的轄區百姓生靈塗炭,基本上中産之家及以下全部破産,甚至還要賣子鬻女來應付“花石綱”。
之所以有方臘起義,也都是當地的百姓被朱勔逼的走投無路被迫造反,打出的旗号就是“誅殺賊臣朱勔”,後來朱勔父子被宋欽宗免職,下令查抄家産的時候,在朱勔的财産清單上,各種财物不計其數,僅田産就達到了30萬畝。
第六個是宦官李彥:
李彥也是宋徽宗時期的大奸臣,和絕大部分小太監們一樣,李彥的出生并不高,從給事掖庭到後來掌管後苑;更是在大太監楊戬死後,李彥接替楊戬的職位升為大内總管,于是便一發不可收拾起來。
先是将前任楊戬在位時期強取豪奪得來的田地全部并入西城所,共得田三萬四千三百餘頃。實際上李彥卻是借記中飽私囊,由于李彥的所作所為,導緻“由是破産者比屋,有朝為豪姓而暮乞丐于市者”,民不聊生。
而李彥為了一己私利,先後殺了數千人,導緻京東、河北人民群起反抗;宋欽宗繼位後,北宋六賊都被清算,太學生陳東對宋欽宗說:“今日之事,蔡京壞亂于前,梁師成陰謀于後,李彥結怨于西北,朱勔結怨于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于遼、金,創開邊釁。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公元1125年,李彥被罷官回家,并撤銷了西城所,将土地全部還給了當地人民;第二年的時候,李彥就被宋欽宗賜死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