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2018年,火了一句“人間不值得”。該梗最早源自于著名脫口秀演員李誕的一條微博,他那句“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有一種看破紅塵遺世獨立的滄桑感,恰恰符合如今網絡文化的“喪”趨勢,該詞走紅之後,被網友們制作成了相關表情包,被大量使用和轉載開來了。作為網絡梗的使用常常和“生無可戀”一詞的用法和含義比較接近。
後來,李誕本人為了避免太過負能量,對這句話的含義做出了自己的解釋“人間不值得的意思不是你要放棄。而是說,你做了該做的事情之後,就不要執着,如果沒有得到一個好結果,就健康地活着。”他試圖把一句本來很“喪”的話變得很“佛系”。不過,我對他的過度闡釋不感興趣,網絡上的各種魔性流行,背後都是社會大衆情緒的某種宣洩。這句話為什麼流行起來的社會土壤,才是我感興趣去探究的。
“人間不值得”的對立面是什麼?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是“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是“去愛吧!像不曾受過傷一樣”。這些都是我們今天所匮乏的、稀缺的。人間不值得,是隐藏起情感,相當于在神經過敏中,當預期到在社會博弈中,在和别人的互動中自己會受傷時,在精神上、行為上主動去變得冷漠,變得鐵石心腸,變得刀槍不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今天的中國社會,正變得越來越狠。狠體現在從制度安排,到利益分配,到經濟增長方式,到食品生産,到人際關系,到人們的行為、心态的方方面面。置身于這樣一個變狠的社會裡,人們要在心理上生存,防禦性也越來越強,在“被逼”之外,也傾向于主動去培養某種薄情的社會性格。我認為“人間不值得”成為網絡流行語,呈現的社會情緒不僅僅是“喪”(凡事不必在乎),更是“變狠”(什麼都不值得在乎,世界不美好,生命不值得),這樣心态的人正越來越多。
這是多麼可怕的流行!隻因人世寡情,于是不得不薄義,舉目四顧,累覺不愛,提醒自己:值得托付兩行濁淚的物事本來就少,而且感情太充沛了很容易騎虎難下,于是在锱铢必較的社會裡,一顆心被訓練得越來越“堅硬”。
可是,僅僅隻是活着,就值得感謝了不是嗎?就算公害與令人恐懼的事件層出不窮,這世界依然如此美好。即使是早已見慣的,天上的星辰,若是想着一年或許隻能看到它一次,仍會滿心感動吧?你看驟雨過後的池塘中,那些撻撻跳動的青蛙,為什麼要叫個不停?它們究竟有什麼值得歡唱?這些小生靈的歌聲不僅隻是表明它們在池塘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是為吸引一個伴侶,而且是出自于自發的歡喜與樂趣。那是經過長時間的炎熱之後,因得到清涼和濕潤的歡慶頌歌,是出于它們自身存在的歡喜,無論這種存在是多麼的短暫。我常常覺得,看着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它們圓圓的眼睛裡透出的那種純稚的表情,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那是我們孩童時代常有的表情。隻是,我們長大了,我們變得聰明世故,我們忘記了我們的孩童時代,我們也喪失了生命歡樂感的真切體驗。長大了的我們常常說,我怎麼快樂得起來啊,我的生活裡有那麼多殘缺、那麼多煩惱、那麼多痛苦!看着紅塵滾滾人世間,隻看到歡樂遁去,絕望橫生。
生命本身是個奇迹,生命本身值得欣喜,僅僅是生命本身,就值得我們歡樂。天空之下,大地之上,生命本身流溢的歡樂(哪怕非常短暫),需要用什麼(薪酬、職級、名望、囤積的财富、征服異性的數量)來衡量值得不值得?歡樂是為了生命本身,是生命本身的驅使,這原本是個多麼簡單多麼樸素的道理啊!但我們今天,總是上來就一番計算,看值得不值得。
其實,生活若沒有意義,則更值得我們去經曆它,“反抗荒謬”在另一種意義上給生活賦予了“價值”。有些意義隻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慢慢顯現,活着可以發現、遇見、知道許多東西……人生可能會空過,也許最終我們并沒找到意義,但還是值得走完這一程。還可以留下點東西,讓世界變得不一樣,讓世界變得更值得活。想起以前看過法國大導演呂克·貝松執導的一部《第五元素》,派來地球拯救人類和宇宙的"第五元素"卻被惡勢力擊落,被炸得隻剩下一塊組織細胞。綠眼睛的生物工程科學家利用殘餘基因,複原了“第五元素”,為她重塑了肉體,以人類形态出現的,是一個紅頭發的天真好奇的藍睛女孩子,被命名為莉露。第一口氧氣的甜蜜,對新世界的慌亂和懵懂,咿咿呀呀的星際語言,她睜開那雙清澈無邪的眼睛,在培養艙中誕生,純潔而柔弱。當學習人類曆史時,莉露在電腦裡輸入“戰争”,顯示屏不停的閃過人類戰争的慘景,晶瑩的淚水從她的臉上無聲滑落,她為人類的暴行和無知殺戮的一幕幕所震驚,“人類有什麼值得拯救的地方呢?最終你們還是要自我毀滅”。她的哭喊回蕩在埃及空曠而神秘的金字塔裡,死星5分鐘後就要撞到地球了,她問人類英雄柯本,為什麼要拯救地球,拯救人類,到處都是戰争,人類造的東西都是有毀滅性的,她要柯本給她一個理由,柯本說,是愛。
如果柯本對淚流滿面的莉露,說出的是,人間不值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