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字識字教學?一、字形演變“花”本作“華”,華是古花字,最早見于西周金文字形就像一朵綻放的花朵上方是花瓣、向兩側下垂,下面是彎曲的花枝,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花字識字教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字形演變
“花”本作“華”,華是古花字,最早見于西周金文。字形就像一朵綻放的花朵。上方是花瓣、向兩側下垂,下面是彎曲的花枝。
小篆延續金文字形,寫法與金文基本一緻,有的加了草字頭“艸(艹)”,寫作:
隸書發生訛變簡化,多寫作“芲”:
楷書筆畫更加平直,字形更加規整,演變為現代漢語的“花”。寫作:
二、含義
“華”(繁體為“華”)為“花”的古字,也是“花”的本字,是個會意字,指樹木的花。《說文解字》:“本作華。榮也。從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虧象蔕萼也。”古代将草開花稱作“榮”,樹木開花稱作“華”。後加“艸”,代表所有草木開花。在先秦兩漢古籍中,所用都是“華”字。《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小雅·苕之華》:“苕之華,其葉青青。”這些詩句中的“華”字,都是作花解的。《康熙字典》:“花,草木之葩也。”
魏晉時分化出“花”字。花,形聲字。由“(艹)”和“化”構成。“艸(艹)”作形旁,表示這個字的本義與植物有關;“化”作聲旁,指示讀音。其本義是花朵,後引申為像花的東西、錯雜的顔色、虛僞的、模糊不清、用掉等義。
三、“花”字是什麼時候産生的?
《康熙字典》:“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為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馀,頒之遠近,以為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閑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顧炎武在《唐韻正》中說:“考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廣雅疏證》記載早在晉代的遊覽詩中,已有“一歲再三花”的詩句。說明“花”字最早出現在晉朝。花字出現後,并沒有馬上完全取代“華”字。即使到了唐代,華字還廣為使用。如張九齡《感遇》詩:“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其中“桂華”即“桂花”。
現代許多成語中仍保留了“華”字,而沒有改用“花”字。如:華而不實、春華秋實、華發蒼顔、華如桃李、含英咀華、鐵樹開華、拈華摘豔、朝華夕秀、華冠麗服、掇菁撷華、寒木春華等等。先有“華”,後有“花”,華與花的這種關系,也就是古今字的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