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孝順其實是一種過時的觀念

孝順其實是一種過時的觀念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05:19:37

前幾天讀了張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除了被生離死别的感傷觸動外,還學到了關于孝順父母的一點心得。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是孝順的,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孝順父母的方式。有時候,孝順的程度都能把自己感動,殊不知并不是父母喜歡的方式。孝順也是有方法的,既要懂得投其所好,也要懂得順應自然。通過這本書,我得出了幾個關于孝順的建議,不妨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張潔的母親在八十歲高齡接受了腦垂體手術,手術非常成功,張潔一直覺得手術之後的母親應該是健碩的、強壯的,一定還可以再活十年。但是手術後的母親竟然有些行動不能自理,看到如此羸弱的母親,張潔心裡着急,覺得母親一定是受到了心理暗示的支配,無法自己站起來。尤其在得知母親有腦萎縮的情況下,她更希望母親能夠多運動。母親在獨自站立的時候,總是抱怨說她不舒服、她很難受,張潔都假裝聽不見,甚至用激将法試圖讓母親自己站起來。手術過後沒過多少天,母親就去世了,這給了張潔很大的打擊,完全超乎了她的預料。因為她相信科技已經治好了母親,對母親的處境妄下斷論,耽誤了救治母親的時間,所以她在這本書裡,很大一部分文字都是遺憾、悔恨,她後悔自己沒有聽從母親的感受。

孝順其實是一種過時的觀念(關于孝順的一點思考)1

請記得“孝順”二字中還有“順”,孝順不僅僅指孝敬父母,還有順從父母。孝順是子女與父母關系的一種體現,不隻是子女單方面的行動,還要聽從父母的心聲。如果子女一味盲目地孝順,從未思考過父母真正想要什麼,那麼美其名曰的孝順也隻是表面功夫而已。在母親手術結束後,張潔從未聽從過母親的感受,她以為母親已經痊愈了,母親表現出來的脆弱、不精神等都是心理作用。母親也曾多次表示過自己不舒服,自己不能站起來,但是張潔都未放到心上。她裝出的視而不見讓母親學會了閉嘴,母親努力配合着張潔的判斷,試圖站起來,但正是這一次次的努力損耗着母親最後的氣力。

但凡張潔在母親生前對母親态度好一些,聽一聽母親的感受,問一問具體哪裡不舒服,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大的遺憾。子女面對老去的父母,一個很好的孝順方式就是傾聽和服從,聽一聽父母的心聲,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做一些父母想做的事情。或許沒有人能夠改變最終的結局,但是這樣的方式會讓父母更加安心,也會讓子女在孝順父母方面少一些人生遺憾。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遺憾是巨大的,但是父母健在的時候用錯了孝順的方式,這種遺憾也是巨大的。願我們不隻會孝敬父母,還會順從父母,孝順二字缺一不可。

孝順其實是一種過時的觀念(關于孝順的一點思考)2

年輕人總是相信科學、相信醫療,但是總有科學和醫療也無法回答的問題,比如父母的直覺。科學和醫療固然能夠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它們诠釋不了情感、解釋不了直覺。張潔為80歲高齡的母親手術成功感到欣喜的時候,她覺得科學和醫療是偉大的,它們可以延長母親的壽命。其實,母親對自己的身體已經有了直覺,她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可能撐不了多久。

張潔在書中說:“從我非要媽活下去而至失敗,我懂得了‘順其自然’。其實媽手術時就準備去的,雖然手術如我所願、所直覺地成功了,最後事态還是按着媽所預想的發展下去。這是我的失算。這一輩子我想做的事,沒有一件做不成功。唯有這一件,我失敗了,我敗給了媽,敗給了命。我不能戰勝命,也不能戰勝上帝。”從母親術後的身體狀态、精神面貌等都可以看出母親日漸衰弱,隻是張潔還沉浸在科技和醫學的奇迹中,并沒有直面現實中的母親,這讓她犯了大錯。

幾乎每個去世的老人在生前都有一段在醫院的經曆,年輕一代的子女為此做過很多選擇,有些年輕人甚至在這件事上留下了一生的遺憾。我一直覺得選擇治療還是選擇回家都有遺憾,直到看完這本書,我好像有了一些答案。我覺得與其相信科學和醫療,不如跟随父母的直覺,聽從父母的意見,假若父母執意做出了某個決定,就随着父母的決定去做吧。無論在多麼危急的情況下,隻要父母還能表達自我意識,我們就不能任由科學做出決斷,我們要聽從他們的感覺,要尊重他們對生命的态度。父母雖然老去,但他們有充足的人生閱曆,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對于生命有獨到的看法,并且對于他們自己的生命,他們才是最有發言權的人。作為子女,不要獨斷專行,不要完全依賴科學和醫療,要相信父母會做出正确的判斷。

孝順其實是一種過時的觀念(關于孝順的一點思考)3

孝順父母,不隻局限在物質的滿足,還要在精神上給予父母很大的支撐。無論多大年紀的父母,都渴望獲得子女的尊重。我們與自己的父母相隔了幾個年代,我們生活的環境完全不同,我們之間有很大的代溝。我們不用苛求自己與父母完全相同,也不用完全認同自己的父母,但一定要尊重父母,尤其是在父母慢慢老去的時候。随着年齡越來越大,父母的權威會日漸消失,他們再也沒有年輕時的力量,也沒有了曾經的話語權。他們或多或少有點落寞,幫助他們消除這種落寞,讓他們覺得自己有價值、被需要,讓他們感受到孩子的尊重和愛,也是一種孝順的方式。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父母願意當孩子的累贅,即使是老态龍鐘、行動不便的父母,仍然希望被孩子所需要,期待得到孩子的認同。為了要讓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最好的方法就是尊重他們,維護一個家庭中大家長的地位和尊嚴。子女可能無法從父母那裡獲得什麼,甚至子女已經反過來成了父母的指導者,但是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父母面前,我們永遠隻是個孩子。

關于孝順,很多人都留有遺憾,甚至我覺得,對于父母,我們總是虧欠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如果用等價交換的話,我們應該拿命去還的,但這是不現實的,那還有什麼比生命更偉大、更神聖、更有價值呢?所以我們終歸是欠父母的。既然如此虧欠,為何不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多多彌補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每個人都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但希望我們能盡我所能,找對孝順的方式,讓父母覺得幸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