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的性格為什麼會懦弱

孩子的性格為什麼會懦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3 18:41:42

有個家長向我傾訴自己六歲半的孩子剛上一年級,但是脾氣特别倔強,每天晚上母子兩人都會大戰。

我很想了解這裡面說的“脾氣倔強”是怎麼回事?具體是怎樣的表現?

在以前我們遇到的案例中,很多的情況是,孩子一上學,家長凸顯緊張,對孩子的要求多了起來。比如各種應該……、必須……、一定……,更多的是要求孩子聽話。因為家長面對孩子上學讀書也是很緊張的。擔心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擔心孩子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擔心被老師投訴、擔心考試成績不好等等。

我們的擔心和期待并不是對我們家長自己的,很多人是對孩子的擔心和期待,這就變得不那麼可控。于是我們就心生恐懼,如果這份期待不能被滿足,免不了就會用提高自己的要求,抱怨、指責、吼叫等等方式給孩子施加壓力。

有的孩子力量感不夠,就逆來順受,可是他内心是壓抑的,是委屈的,這些負向的情緒會促使孩子拖拉磨蹭、不情願。所以這個學習的事情就成了大人的事情,孩子隻是應付,自然就沒有積極性和内驅力。

有的孩子是有力量的,在面對這些壓力的時候會反抗、抵觸,這就容易被家長理解為叛逆、倔強。于是我們就會對孩子有各種負向的評價,把孩子推到了對立面,你越看孩子越有問題,越想越不聽話。

孩子的性格為什麼會懦弱(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很倔強呢)1

孩子的這些抵觸、叛逆、倔強是怎麼來的呢?

本質上是我們做父母的不了解孩子成長的客觀發展規律造成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知道他的成長需要什麼,隻是按照我們自己的理解覺得他應該要什麼,或者我們就覺得自己是對的,認定孩子必須怎麼做、必須聽自己的,這樣我們才能放心,可是卻違背了兒童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們還不自知。而生命的本質是向上的,孩子到了年齡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發展,他不情願被限制。所以就出現了家長和孩子的權力鬥争。家長争奪的是對孩子的控制權,孩子争奪的是自己的話語權。

家長需要了解的是,在孩子生命初期,他隻能依賴父母的養育才能活下去的時候,那個時候是需要完全聽從父母的,也就是要父母說了算的階段。這是必須的階段。心理學上把這種父母說了算的關系叫一元關系。

而随着孩子的成長,他的自我意識發展促使孩子有獨立的需求,可是這個時候盡管他想獨立,但是在經驗、能力、思維意識等方面都不足以自給自足。可是這是孩子走向獨立的必經之路。我們做父母的也都希望孩子有力量、獨立自主,所以這個階段父母就要學會理性地退一步。由以前必須聽父母的、父母說了算,變成扶上馬走一程,就是你不能完全放手,但是也不能不放手,于是我們留出一部分空間來,和孩子商量着來。這樣的話,孩子能夠參與到一些問題的解決當中來,就會積累很多的經驗,有助于他的成長。

孩子的性格為什麼會懦弱(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很倔強呢)2

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都是全新的嘗試和探索,探索的過程有可能做得對,也有可能做錯了,可能把事情搞砸了,也可能犯錯。但是不管怎麼做,對孩子來說都是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成長。即使沒做好或做錯了,對他來說也是成長。所以這個階段家長學會退後一步,和孩子商量着來,允許孩子試錯是有意義的,這在心理學上叫二元關系。就是父母和孩子商量着來的關系。

二元關系是父母陪伴孩子向獨立自主過度的過程。可是這個過程有些父母不明就裡。害怕孩子犯錯、害怕孩子做不好,就強迫孩子聽自己的,不允許孩子去嘗試,因為他們的潛意識覺得隻有聽我的才是對的。可是我們卻剝奪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和體驗的機會。孩子即使完全聽父母的,就是那種“乖乖仔”或“媽寶男”之類的标簽,最終這類孩子在心理、格局、抗挫力等方面還是會出很多的問題,因為他們沒有經過生命過程的必要洗禮,也就不具備相關的能力。終将有一天他要到青春期,他的自我意識要爆發出來,甚至要獨立面對這個世界,那時候對這樣的孩子将是最大的挑戰。

所以我們看到那些試圖在孩子已經應該走進二元關系的時候,強迫把孩子扯回到父母說了算的一元關系裡的家庭,除了壓抑幾乎就是雞犬不甯。父母和孩子陷入無休止的權力鬥争當中,反複的内耗。孩子本來很好的探索能力、創新能力、學習力、内驅力都變成了抵觸、叛逆、拖拉、磨蹭,童年期很快就過去,等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個子長高了、力量變大了,父母一下子就進入了惶恐不安的失控狀态,她覺得一下子搞不定了。就會更加恐懼地去控制、限制、打壓,親子關系進入更加黑暗的時期,孩子癡迷手機遊戲、厭學甚至離家出走或者更加極端的時期頻頻出現。

孩子的性格為什麼會懦弱(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很倔強呢)3

而那些智慧的父母呢,他們知道這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于是就給孩子創造獨立的空間,跟孩子商量着來,陪伴孩子成長,孩子做錯的時候,我們和孩子總結哪些部分做得對,哪些部分還能改善,鼓勵孩子繼續嘗試,孩子的能力就越提高越快,學習力越來越強,更有學習的内驅力,他知道這是自己的事情,他要為自己負責,就有動力去學習了,他會自主學習。

正是由于父母的接納和陪伴,孩子知道我父母允許我犯錯,即使做錯了,我父母也會陪着我、鼓勵我直到做到正确。孩子有底氣、有信心,并且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之後,孩子發現犯錯、做錯并不可怕,隻要自己能夠勇于面對,終究會做到讓自己滿意。這就是能力和自信的培養。即使将來遭遇挫折和挫敗,他仍然有能力跌倒了爬起來再戰。

而這部分智慧的父母,會認真學習,與時俱進,跟上孩子成長的需要,讓自己不扯孩子的後腿。接納、理解、陪伴,順利地幫助孩子度過商量着來的二元關系,再陪孩子走進讓規則說了算的三元關系。三元關系也是比較成熟的親子關系。就是你說了也不算,我說了也不算,我們定個規則,讓規則說了算。這個時候孩子才真正地走向了成才。他的獨立意識、自主能力、抗挫力、驅動力都是良性發展。無論将來是順境還是逆境,對孩子來說都能積極面對。

而現實中為什麼有些家庭跟孩子立規矩卻總是失敗呢?

其實這裡面是我們家長内心的固執、恐懼在作怪,我們從主觀上就是固執的,認為學習就是孩子的事情,跟我們大人沒什麼關系,所以我們自己是不能與時俱進的,不僅跟不上時代的進步,還要扯孩子的後腿,把他從走向二元關系的路上要拉回來,退行到一元關系中來,滿足我們的恐懼和害怕,絕對掌控才能讓我們覺得安全。而孩子隻有個子長高了,能力、格局、心智發展卻都在原地踏步。所以你看到很多人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家立業,還是很極端、情緒化、幼稚的狀态。

孩子的性格為什麼會懦弱(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很倔強呢)4

我們沒有陪伴孩子走過商量着來的二元關系,孩子的生命中沒有得到父母陪伴的這部分成長,等他到了青春期,你看到孩子懦弱、沒主見、沒有學習動力的時候再去否定孩子這不行、那不行,這是不公平的。因為二元關系那個部分被剝奪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再去催促孩子、給孩子立規矩往往是走不下去的。沒有種下那個種子如何能結下我們要的果呢?

一元關系是給孩子愛和無條件的接納,二元關系是培養能力和建立相互信任關系的。如果我們把孩子扯在一元關系裡不肯放手,我們和孩子之間的信任感被叛逆、抵觸所替代,并且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養,他處處都要依賴,缺乏自信和勇氣去面對未來。那到了青春期我們要求孩子自律、守規矩就變得非常不現實。他都不信任你,又怎麼能遵守約定?即使你講了很多大道理、為了他好,讓他不得不默認,但是他都是不情願的,也就沒有動力。

那我們父母要怎麼做?

既然有的功課被錯過了,我們要不要補上?既然不是孩子的責任,我們就可以更多的接納和理解孩子。然後從自己的成長入手,從關系入手,從溝通入手,通過自己的改變和成長來進一步促進親子和諧。有好的親子關系才有好的家庭教育結果,而不是去壓制、否定、指責孩子。

孩子的性格為什麼會懦弱(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很倔強呢)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