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 綜合報道
近日
鐘薛高雪糕頻上熱搜
(→此前報道)
昨天
一段網友用打火機點燃鐘薛高雪糕
疑似不化的視頻
又引發了網友關注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宣傳處工作人員回應稱
已關注到鐘薛高雪糕燒不化和
在31℃下融化時間過長這兩條輿情
并告知相關業務處室。
對此
鐘薛高也進行了回應
我司所有雪糕産品均按照國家标準GB/T 31119-2014《冷凍飲品雪糕》合法合規生産,并于檢測合格後出廠。
鐘薛高海鹽椰椰雪糕配方中主要成分為牛奶(35.8%)、稀奶油(19.2%)、椰漿(11.2%)、加糖煉乳(7.4%)、全脂乳粉(6.0%)等。産品中蛋白質含量為6.3克/100克,固形物含量約40%,高于國家标準GB/T 31119-2014《冷凍飲品雪糕》中對清型雪糕蛋白質含量≥0.8克/100克,及固形物含量≥20%的要求。
關于消費者關心的卡拉膠,其來源于紅藻類植物,廣泛使用于冰淇淋、雪糕和飲品中,适量的卡拉膠有助于雪糕中乳蛋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态。平均每支78克鐘薛高海鹽椰椰雪糕中卡拉膠添加量約為0.032克,符合國家标準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标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中,卡拉膠可在冷凍飲品中“按生産需要适量添加”的規定。
回應全文 ↓
向下滑動查看
雪糕的配料引發争議
網友紛紛表示“不敢吃”
為啥雪糕融化速度比以前慢很多?
是不是因為含膠量過高?
雪糕不容易化是材質更優質嗎?
澎湃新聞購買了
市面上較常見的6款“網紅雪糕”
在太陽下暴曬進行實測
7月5日中午11點36分,上海室外溫度為34℃,為保證條件一緻,本次測評記者幾乎同一時間打開相同時間内從冰櫃内取出的6款雪糕,并靜置1小時。
靜置10分鐘時,6款雪糕融化情況。
靜置10分鐘左右,測評發現,最快融化的是哆啦A夢藻藍原味雪糕,其次是擰巴蕉,盲盒雪糕外部開始有些濕潤,而小黃人雪糕、鐘薛高和須盡歡依然保持原形。20分鐘後,哆啦A夢和擰巴蕉已經融化得不成樣了,盲盒雪糕開始逐漸融化,小黃人雪糕、鐘薛高須盡歡和盲盒雪糕已經化得比較明顯,小黃人雪糕跟原來的形狀基本保持一緻。鐘薛高形狀完整,但中間部分有些裂開。
靜置1小時後,6款雪糕融化情況。
經過本次長達一小時的雪糕化凍測試發現,其餘5款雪糕基本都化得差不多了,最堅挺的依舊是鐘薛高。我們嘗試攪動之後發現,鐘薛高化凍後狀态最為黏稠,小黃人雪糕次之,剩餘4款融化後已完全呈液體狀。
其實,影響雪糕融化速度的因素很多,牛奶、稀奶油、全脂乳粉等原料含量高的雪糕比以水為主要原料的雪糕融化速度要慢。
營養與食品安全碩士、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專家成員阮光鋒指出:“添加劑越多,越難融化”的說法不準确。這兩款雪糕的配料表顯示占比較大的是牛奶、稀奶油、全脂乳粉、加糖煉乳、椰漿、冰蛋黃等,固形物含量較高,所以融化後較濃稠并不意外。
乳化劑、增稠劑、穩定劑等成分确實與增加冷飲的抗融性有關,但它們并不是多多益善,過多的添加劑會破壞冷飲的品質。
“有研究對分别添加不同量的乳化劑和穩定劑的冰淇淋抗融性進行分析,其中穩定劑添加的濃度分别是0.40%、0.45%和0.50%,結果發現,當添加量為0.45%時,冰淇淋的抗融性最好。”
至于雪糕究竟該如何選擇,大家除了要挑選感興趣的口味,還可以關注冰淇淋的生産信息、産品類型和配料表,一般乳制品排名靠前的,品質會更好。
(本文綜合澎湃新聞記者 吳琪 喻琰、@鐘薛高、@中國新聞周刊、微信公衆号“上海網絡辟謠”等)
來源: 澎湃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