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靈岩寺簡介

靈岩寺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3:40:26

靈岩寺簡介?靈岩寺,始建于東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曆史位于山東濟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長清縣萬德鎮靈岩峪方山之陽自東晉開始創寺,佛圖澄的高足僧朗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滅法,佛事遂廢,至孝明帝正光年間(520~525)再興正光元年(520)法定禅師來此遊方山,愛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漸興旺此後,唐、宋、元、明各代為寺院盛期最盛時有僧侶500餘人,殿宇50餘座,形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仍有殿宇36座,亭閣18座,無一不顯現出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曆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稱“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靈岩寺,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靈岩寺簡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靈岩寺簡介(靈岩寺相關典籍介紹)1

靈岩寺簡介

靈岩寺,始建于東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曆史。位于山東濟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長清縣萬德鎮靈岩峪方山之陽。自東晉開始創寺,佛圖澄的高足僧朗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滅法,佛事遂廢,至孝明帝正光年間(520~525)再興。正光元年(520)法定禅師來此遊方山,愛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漸興旺。此後,唐、宋、元、明各代為寺院盛期。最盛時有僧侶500餘人,殿宇50餘座,形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仍有殿宇36座,亭閣18座,無一不顯現出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曆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稱“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靈岩寺,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駐足靈岩勝景,你會看到,這裡群山環抱、岩幽壁峭;柏檀疊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繞。這裡不僅有高聳入雲的辟支塔,傳說奇特的鐵袈裟;亦有隋唐時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更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觀。故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有“靈岩是泰山背最幽絕處,遊泰山不至靈岩不成遊也”之說。

唐代李吉甫編纂的《十道圖》中,把靈岩寺與浙江天台山的國清寺、江蘇南京的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的玉泉寺譽為域内四絕。宋代濟南府從事卞育贊道:屈指數四絕,四絕中最幽。此景冠天下,不獨奇東州。明代學士王世貞則說:靈岩是泰山背最幽勝處,遊泰山而不至靈岩不成遊也。清乾隆帝在靈岩寺建有行宮,巡視江南時曾8次駐跸靈岩,飽覽靈岩風光。現存殿閣、佛塔、墓塔林和方山之上證明功德龛。坐北面南,依山而建,沿山門内中軸線,依次為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五花殿、千佛殿、般若殿、禦書閣等。現存殿宇多為明清形制,但保留了不少宋代構件。另有各種碑刻題記,散存于山上窟龛和殿宇院壁,共計420餘宗(件)。内有唐李邕撰書《靈岩寺碑頌并序》及浮雕造像、經文,北宋蔡卞《圓通經》碑及金、元、明、清各代的銘記題刻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