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比亞迪宋max極速版

比亞迪宋max極速版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16:44:54

作為一名朋友眼中的“迪黑”,我确實沒少說比亞迪的壞話,畢竟之前這個品牌的設計風格和産品戰略實在是讓我無法接受。尤其是曾經開過的那台秦,感覺就像是東拼西湊來的山寨手機,雖然功能看起來很牛逼,但真正一用起來就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在很早之前,我就曾說過,比亞迪的問題根本不是換标(鍊接戳這裡),而是設計和整車駕駛感受都缺乏高級感。隻重視加速成績而忽略底盤側傾和慮震的秦、唐、宋讓車神無力吐槽,汽配城風格的鍍鉻大包圍和亂七八糟的線條更是韓紅看了都想打人。

比亞迪宋max極速版(告别汽配城範)1

(不規則的大燈和遍布的鍍鉻裝飾充滿了不協調感)

或許是廣大網友和我這種“迪黑”的破口大罵讓比亞迪有點臉上挂不住了,也或許是王傳福同學看見節節下滑的銷量終于坐不住了。在2017年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這台起碼在外觀上告别了“汽配城範”的宋MAX。

君不見,彼得希瑞爾一手撐起起亞品牌;皮埃爾為長城開啟了高品質時代;張帆一手構建了整個傳祺品牌的産品線.....在如今這個汽車市場,你如果長相都不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絕對不會得到對面女嘉賓的爆燈,一直走下坡路的奇瑞就是例子。

再看宋MAX,終端市場的銷售情況确實印證了這一點——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發出的統一聲音都是:“車源緊張!快給我發車!”估計比亞迪從當年的F3之後就再也沒有經曆過這種場面了,幸福的煩惱來的太突然,一時間有點手足無措。

比亞迪宋max極速版(告别汽配城範)2

除了設計的成功,比亞迪宋MAX熱賣至如此,還有幾個原因。

1、真實售價遠低于看起來的價格

最初宋MAX是定了個一個10萬起的預售價格的,但在正式公布售價之前,無論是媒體還是網友都覺得這是一個還挺靠譜的預售價——因為它的外觀和内飾的質感突破了“廉價”兩個字,或者說這台車的“高級感”很足,完全對得起10萬元的價格。

比亞迪宋max極速版(告别汽配城範)3

而在正式上市發布之後,7.99萬起的價格第一次搶掉了汪峰的頭條。這樣的售價确實相當有誠意,更重要的是遠遠低于衆人的心裡預期。大家紛紛覺得:不貴,可以買!

2、它是MPV,不是微面

之前提起國産的MPV,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是寶駿730、長安歐尚之類。誠然,這兩款車的銷量和市場認可度都相當不錯,但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車型其實還沒有擺脫“微面”商用車的設計理念,無論是做工品質還是底盤調校都與家用MPV有着些許出入。

比亞迪宋max極速版(告别汽配城範)4

(福特在國内曾經也有一款MPV車型——S-MAX)

而宋MAX從一開始就是基于轎車平台研發,更低矮的視覺感受讓它看上去更貼近老奧德賽,和福特的S-MAX也有些神似,流線型的車身和豐田Wish(小霸王)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宋MAX更貼近于MPV的設計,更吸引家庭用戶的眼睛。

比亞迪宋max極速版(告别汽配城範)5

(并沒有引入國内的豐田Wish)

3、“天時”比地利和人和更重要

二孩時代,七座車的需求被提升到了極高層面,似乎一夜之間每個家庭都迫切地需要一台七座的MPV來滿足全家出行需求。而當我們真正開始考慮買一台7座MPV時,你會發現GL8、艾力紳太商務;奧德賽、夏朗太大;奔馳R、埃爾法太貴;寶駿730、歐尚A800又太不像MPV...

比亞迪宋max極速版(告别汽配城範)6

這時,宋MAX就成為了一台使用率不那麼高去,卻又看起來很必須的MPV最佳選擇。就像車神的一位朋友,不太貴的宋MAX已經被他列入家庭第三輛車的必選項了。


不得不說,比亞迪除了憑借新能源技術還保持着曝光度之外,已經很久沒有活躍在主流汽車市場了。而宋MAX憑借超過4000台的月銷量,跑赢了之前大熱的力帆軒朗,在10月份殺進了MPV銷量榜單的前十,僅僅比長安淩軒少賣不到200台。不得不說,宋MAX在銷量和話題度兩個方面都帶給了比亞迪久違的感覺。

比亞迪宋max極速版(告别汽配城範)7

當然,月銷量4000餘台并不能算出色,但作為一款剛剛上市的全新車型,也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并且可以預見的是,在産能跟上之後,宋MAX接下來的銷量應該能夠保持良好的上升勢頭。畢竟現在大多數比亞迪經銷商缺的不是宋MAX客戶,而是主機廠給的車源。

至于第三排空間表現?别太較真了哥們,7.99買一台七座MPV,你真覺得第三排能跟埃爾法比嘛?應急使用就可以了,畢竟比亞迪再親民也得講究個成本不是。


PS:有時候大家也不是故意黑誰,比如比亞迪,早在設計和品質上下下功夫,也不至于被廣大網友黑了這麼多年。亡羊補牢,希望不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