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聯網的定義
1999年,美國Auto-ID首先提出“物聯網”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編碼、RFID技術和互聯網的基礎上。過去在中國,物聯網被稱之為傳感網。
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即“萬物相連的互聯網”,這裡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拓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物聯網是通過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别、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二、實現物聯網的技術
1、設備
設備指的是一種“物”,它上面裝有一種名為傳感器的電子零件,并于網絡相連接。
比如大家拿着的智能手機,家電産品,手表及雨傘等,隻要滿足需求,就是設備。
2、傳感器
傳感器負責把物理現象用電子信号的形式輸出。例如有的傳感器可以把溫度和濕度作為超聲波和電子信号輸出,還有的傳感器能把超聲波和紅外線等人類難以感知的現象轉換成電子信号輸出。
3、網絡
把設備連接到物聯網服務時,網絡不可或缺。物聯網使用的網絡大體上氛圍:一是把設備接到其他設備的網絡,二是把設備連接到物聯網服務的網絡。
4、物聯網服務
物聯網服務有兩個作用:一是從設備接收數據以及發送數據給設備;二是處理和保存數據。
三、物聯網的應用
1、智能物流
當今全社會都在追求低碳經濟,物聯網在物流領域的率先成功應用,為低碳經濟帶來了一線曙光。在物流産業鍊中,構建低碳物流信息平台,推動物聯網的建設低碳物流的發展還有賴于信息技術的支撐。
2、生态環境領域
物聯網對空氣、土壤質量的監測;物聯網技術可以形成對污染排放源的監測、預警及其控制,并能加強對水庫河流、居民等二次供水水質檢測網絡體系建設,形成實時監控;物聯網的傳感器技術能及時掌握森林綠化帶、濕地等自然資源的變化情況。
3、智能建築
物聯網技術自動調節建築物内部照明亮度,實現節能環保;通過物聯網技術将建築物内運作狀況及時發送給管理者。另外,建築物與GPS實時連接,可準确、及時的反映出建築物空間地理位置、安全狀況、人流量等信息。
4、圖書館/文化古迹
物聯網技術對文物保存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照、降塵和有害氣體等進行長期監測和控制,建立長期的藏品環境參數數據庫,研究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創造最佳的文物保存環境,實現最佳保存文物的有效控制。
5、食品安全
通過物聯網技術對食品生産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并對食品的原材料進行跟蹤,對食品生産的每一個環境步驟進行有效的監控,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現,極大的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同時也保障了食品的安全食用。
6、智能交通
物聯網應用中還可以預先告知前方的公路或橋梁的自然情況,盡量規避發生意外交通事故。他也可以通過光線的強度對路燈進行自動開關控制,避免霧霾等天氣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時也出現了自動駕駛技術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
四、物聯網的挑戰
1、技術标準的統一與協調
傳統互聯網的标準并不适合物聯網。物聯網感知層的數據多源異構,不同的設備有不同的接口,不同的技術标準。建立統一的物聯網體系架構,統一的技術标準時物聯網正在面對的難題。
2、管理平台問題
每個行業的應用各自獨立,成本高、效率低,體現不出物聯網的優勢,勢必會影響物聯網的推廣。物聯網現急需一個能整合個行業資源的統一管理平台,使其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鍊模式。
3、成本問題
傳感網絡是一種多挑自組織網絡,極易遭到環境因素或人為因素的破壞,若要保證網絡通暢,并能實時安全傳送可靠信息,網絡的維護成本高。
4、安全問題
傳統的互聯網發展成熟,應用廣泛,尚存在安全漏洞。物聯網作為新興産物,體系結構更加複雜、沒有統一标準,各方面的安全問題更加突出。
元宇宙的實現,物聯網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是元宇宙提升沉浸感的關鍵所在哦!
我是大眼鹿,今天的知識點就分享到這裡,大家還想了解元宇宙的什麼知識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