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小夥學刺繡?城市講述人:邬小燕我家門前:江漢區常青街道揚子社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80後小夥學刺繡?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城市講述人:邬小燕
我家門前:江漢區常青街道揚子社區
最近,我成了家庭群裡的“大紅人”。弟弟喬遷,我給他送了份禮物——花了半年時間親手繡成的漢繡《牡丹錦雞圖》。弟弟收到後驚喜極了,把它裱起來挂在餐廳,去他家的親朋一眼都能看見。親友們紛紛問我,什麼時候“偷學”了這麼厲害的手藝。
閑暇時間,邬小燕在工作室裡鑽研漢繡。
其實我的漢繡是在社區學的。2018年的一天,隔壁小區的朋友給我打電話,說她們小區開了漢繡課程,居民可以免費學習。我一聽很感興趣,我們倆就一起去參加了第一期的課程,每周兩個小時,一期兩個月。當時我也沒想到這一學就是4年,直到今天我還堅持着。上課跟老師學習、課下在家練習,繡漢繡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一開始我去上課隻是為了打發時間,後來越發覺得有趣,我了解了漢繡傳統配色和針法,打好了基礎,學會了齊針。随着課程的深入,難度也越來越大,學會針法已經不夠,還要考慮圖案與配色,這對我們初學者很有挑戰。對我來說,困難越大,樂趣越多,我鑽研得更深。
送弟弟的《牡丹錦雞圖》是我想了很久的創意,知道弟弟要搬新家時,我就想送他一份不一樣的禮物。非遺漢繡,溫婉大氣,送禮必定與衆不同。牡丹國色天香,錦雞威武雄壯,寓意着吉祥富貴,挂在家裡再适合不過!這幅作品對我來說十分具有挑戰性,要思考的難題太多:運用哪種針法才能表現錦雞的生動與威風,兩朵牡丹的主次如何體現,牡丹與錦雞怎麼樣配色更協調……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時常在課餘時間微信請教來社區授課的王老師,她看我這麼投入,十分樂意幫我解答。耗時半年,我終于完成了這幅作品。
家人都很支持我在社區學漢繡,說我變得更快樂了。這是因為在社區的漢繡班,我結識了許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我們一起上課、一起聊天讨論。更因為我在社區找到了人生愛好,生活也更有幹勁!
(長江日報記者李奧 實習生湯美 整理)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9月15日
參與方式:掃碼上傳圖片、視頻、音頻、繪畫等,講述“我家門前”故事。
獎勵:征集活動結束後,我們将對入圍作品進行評選。最終評選出優秀作品83組。獎勵如下:
一等獎3名:獎金1000元及獲獎證書。
二等獎10名:獎金500元及獲獎證書。
三等獎20名:獎金300元及獲獎證書。
優秀獎50名:獲大武漢客戶端文創禮品一份。
【編輯: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