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與企業交養老金有何區别?2014年10月,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也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領取養老金了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制度是不是一樣的呢?同樣的養老保險繳費15年,養老金會有區别嗎?,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事業單位與企業交養老金有何區别?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2014年10月,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也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領取養老金了。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制度是不是一樣的呢?同樣的養老保險繳費15年,養老金會有區别嗎?
養老金計算公式的區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機關事業單位推出了養老金計算的新辦法。
第一,補充養老機制的不同。基本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不過,新辦法最重要的一點是還有一份補充養老金待遇——職業年金。
相比較而言,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待遇也是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但是有企業年金的單位很少。
企業年金制度從試點到現在已經經曆了20年的時間,截止2021年末參加的職工數量隻有2875萬人,約占全部參保職工數量的8%左右。可以說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最大的區别。
第二,關于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時間,其實也是一個不同。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制度是逐漸摸索建立起來的,1995年之後,各地才陸續建立起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有少數地區進行了試點,建立個人賬戶制度的時間較早)。過渡性養老金,一般都是針對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的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計算的。
機關事業單位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也是這一模式,但是由于其2014年10月才建立起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因此之前的繳費年限的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有關時間點相差近20年。
第三,視同繳費指數的不同。說實話,企業職工已經取消了相應的行政級别,不管是總經理還是普通工人,大家的身份和級别都是沒有的。很多地方的視同繳費年限的視同繳費指數,企業職工都是按照1計算的。
像山東省的很多地區,企業職工的視同繳費指數實際上是不設立的,而是拿後期的實際繳費指數來使用。像北京市,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更是分為兩段使用的。
機關事業單位的視同繳費指數是按照退休時的職務級别、崗位薪級等因素推算出來的,跟個人繳費沒有關系。
第四,繳費基數的不同。說實話,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原則上都是按照國家統一要求的社保繳費基數規定來繳納社保的。但是很多的私營單位為了省錢,選擇最低繳費基數給職工繳納社保。
按照養老金計算公式,低繳費基數不僅影響着實際繳費指數,而且也影響着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和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的積累。
所以,一般來說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相同繳費15年的話,由于各種曆史因素不一樣以及繳費基數不一樣,産生的養老金會不一樣的。
如果都是2014年10月以後參加工作,以相同的基數繳費15年,如果沒有補充養老金機制的話,産生的基本養老金待遇是相同的。
總體來說,随着時間的推移,希望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大家使用同樣的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和待遇計算制度,養老保險制度确實也是在逐漸并軌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