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孩子、青年、中年、老年,
補鈣不能停。
一般成年人,
每天需要攝入鈣元素800-1000mg;
懷孕和哺乳期的媽媽,
鈣的需要量更多,
每天至少要補充800-1200mg。
通過膳食補鈣是絕大多數人的補鈣途徑,比如選擇含鈣高的食物:
牛奶、豆制品、乳酪、綠葉菜、魚蝦、紫菜等。
然而根據國人膳食營養調查顯示:
國人從飲食中獲取的鈣,每天約為400mg,平均每日缺鈣量約為500~600mg。
食補不夠,鈣片來湊。為了達到理想的補鈣效果,鈣制劑成補鈣首選!其中碳酸鈣和液體鈣是最常拿來對比的。
那麼碳酸鈣和液體鈣,誰才是補鈣之王?
一、碳酸鈣碳酸鈣中大約有40%的鈣離子,相對濃度較高,而且更容易吸收。
同時碳酸鈣形式的鈣劑适用性更強,尤其是經工藝改良後的碳酸鈣鈣劑。
它能适用于各種需要補鈣的人群,具備溶解性強、好吸收、生物利用度非常高,且無胃腸道刺激性的優點。
二、液體鈣許多品牌都會宣傳液體鈣更容易吸收。
但是!大量實驗表明,身體對鈣元素的吸收率與劑型并沒有直接關系。那鈣的吸收率和什麼有關呢?主要是兩點:
● 服用量
服用量一次性吃越多,吸收率越低。因為成年人小腸單次對鈣的吸收有飽和度,一般不超過500mg/次。
因此補充鈣制劑,一般一次補充不宜超過500mg。
● 維生素D3
維生素D3可以促進鈣元素吸收至血液,維生素K2有助于鈣沉積到骨骼,大多數鈣産品中也會添加适量維生素,促進吸收。
維生素D3是可以從出生補到老的營養元素,因食物中VD含量很少,必須通過額外服用補劑來滿足。
所以劑型對于鈣的吸收率并!不!重!要!在選擇鈣制劑時,以服用方便和含鈣量标準去選擇即可。
比如老人和小孩子,吞咽比較困難,可以選擇液體鈣或用水沖泡的顆粒型鈣制劑;
如果是成年人或孕期/哺乳期補鈣,可以選鈣含量500mg的碳酸鈣。
對照一下,你是适合碳酸鈣還是液體鈣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