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小孩都有他的個性,如果一個小孩老是将“我不會、我不敢、我一定會輸”這樣的話語挂在嘴邊的話,久而久之就會影響他的自信心,形成膽怯的性格,面對很多事情想做卻不敢做,生怕做得不好被大人指責……其實,在小孩遇到困難時喜歡選擇“我不會”來逃避困難的情形,與家庭教養方式有着直接的聯系;
如果你的教養是正确的,那麼他的負面情緒與負面思考就會比較少。所以,今天就要來說說當聽到小孩說“我不會”時,家長第一時間“不該回的話”是什麼以及“正确的回複”又是哪些。
圖片來源:網絡
面對小孩負面話,家長的錯誤回應
有時候,在面對孩子一些負面話語的時候,大人避免不了會有一些錯誤的回應,比如:
圖片來源:網絡
右邊的這些回複是否是你的日常呢?因為你是爸媽,所以你很了解孩子的能力,不管你是想要給他布置一個任務或作業,你知道他明明可以做到,但他對你說“沒辦法”的時候,你就會忍不住吐槽、生氣,會想要說“你明明就可以啊!”抑或是為了增加他的勇氣,你會說“這有什麼好不敢的”,但當你站在大人的角度去和他分析、對話的時候,孩子就會比較不想聽。大人總是在教孩子同理心,但在這件事的溝通話術上,所體現出來的恰恰是大人缺乏了同理心。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說“我不會”,父母應該這樣回
有不少父母抱怨說“現在的孩子真難教,好多都教不動。”但作為家長,用心解讀孩子口中的“我不會”,選擇正确合适的回應方式,是尤為重要的。所以,等下次再聽到孩子說以上這些話時,請自動屏蔽右邊的那些回答。要知道,如果你不會同理、不會鼓勵的話,孩子就不會進步和改變。
1.“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這句話的劃重點部分在于“我們”,“我們”代表不是孩子一個人去做某一件事。想象一下,如果你總是拿錯誤的回應“你還沒試就說不會/你再試一遍”這種以“你”為開頭“怎麼樣怎麼樣”的話語,孩子聽完之後會覺得很孤單、很無助;可當你對孩子說“我們一起來試試看”的時候,孩子内心的“我不會”至少會降低一半,也不會覺得自己很孤單無助并且願意再次試試看了。
2. “我也不是一次就會”
孩子有時候說“我不會”時的心态隻有一個,他覺得你們都是大人,都很厲害,所以大人的标準他永遠也達不到(3歲以上的小孩就會有這樣的心理)。而“我也不是一次就會”則可以讓孩子知道即使是大人同樣做一件事情也并不是一次就會或成功的。當孩子聽完這句話後就會願意放下自己原本的一點點“我不會”,轉化心态去思考接下去應該要怎麼做。
3. “你是哪裡不會?”(中性語氣)
說這句話的時候,大人一定要注意自己說話的情緒和口氣,不能很兇或大聲,否則意思就變了,而是需要用很中性的情緒去說“你是哪裡不會?”很多孩子總是會習慣性地将“我不會”說出口,而後就便變成了“句點哥”,爸媽也不知道要接什麼話、該怎麼回複他。
所以不妨再聽到孩子說“我不會”後,你可以接“那你是從哪一步不會的呢?”如果孩子牛頭不對馬嘴地還在繼續說“我不會”,你就再問他一次“我知道你不會,但你先告訴我你是哪裡/哪一步不會?”這樣的話孩子才會開始思考、開始反應以及與你對話,不再做“句點哥”哦。
4. “沒有人規定都要會”(我們沒有在比輸赢)
有些對自我要求比較高、自尊心比較強的孩子在做事前,可能會在自己的心裡先預設一個目标,一定要到達某一個程度或成績,對于這樣的孩子大人就可以對他說“我們現在沒有在比賽、這個不是玩輸赢的比賽、沒有人規定都要會”等等,以此來降低那些自尊心較強或對自己要求比較高的孩子的一種好說法。
圖片來源:網絡
沒有人教孩子的時候是沒有火氣的,隻不過,有時候試着去改變自身的一些錯誤教養習慣,變得能夠有方法一些的話,你的脾氣就比較不會常爆發,你的教養成果就會變得比較有效了。總之,隻要家長保持一顆持之以恒的心,堅持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放手讓他去做的話,孩子的小手一定會越來越能幹,也就自然不會把“我不會”常挂嘴邊啦!
(本文圖片均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