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蘆筍種植技術什麼時間留苗

蘆筍種植技術什麼時間留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1:46:02

又叫石刁柏,龍須菜。以其柔嫩的幼莖供食用,可鮮食,也可加工成罐頭。

(一)生長特性

蘆筍根群發達,根系由纖細根和肉質根組成。種子發芽後最初發生-~ 條纖細根,之後發生肉質根,再由肉質根上發生纖細根。纖細根主要起吸收養分作用,肉質根是貯藏養分的地方。其莖有地上莖和地下莖兩種。地下莖是扁平的根狀莖,它向下發生茂密的根群,向上可發生嫩莖(食用部位)。嫩莖出土前白色,稱為白蘆筍,出土後長成綠色的地上莖,稱為綠蘆筍。

蘆筍種植技術什麼時間留苗(蘆筍種植栽培技術)1

若嫩莖不采割,能長高達1.3~2米,并多次分枝,分枝節上簇,生5~8條綠色呈針狀短枝,稱為拟葉,實為變态莖,能進行光合作用;葉狀枝基部有鱗片狀退化葉。地上部光合作用積累的養分貯存在肉質根中,供來年嫩莖的生長需要。蘆筍雌雄異株,花為鐘形,茨黃綠色。果實圓球形,成熟後紅色,種子黑色。

蘆筍适應性強,對溫度要求不嚴格,以夏季溫暖,冬季冰涼的氣候最适宜。在這種氣候下,一年中夏季生長,冬季以地.下莖越冬休眠,産出筍的品質好,産量高。種子發芽适溫25~30度,植株生長适溫20~30度,15~17度嫩莖産生數量和質.量都較好,為采收的适宜溫度。溫度過低産筍緩慢,過高筍的品質差。地上部不耐寒,冬季枯死,地下部能耐-8度低溫。要求強光照,對産量形成有利。對土壤水分要求較高,怕積水和缺氧。以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和壤土最适宜。要求氮肥較多,磷鉀肥次之。

蘆筍種植技術什麼時間留苗(蘆筍種植栽培技術)2

(二)品種

優良的蘆筍品種要求植株長勢旺,嫩莖抽生早,數量多,早産性好。嫩莖肥大,圓柱形,上下粗細均勻,頂端鈍而鱗片緊密,抗病性強。我國目前現有的栽培品種有:北京蘆筍、瑪麗華盛頓、瑪麗華盛頓500号Uc157.Uc72等。

(三)栽培技術

蘆筍可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分株繁殖能保持優良種性,但費時費工,且繁殖系數小,一般用種子繁殖。

蘆筍種植技術什麼時間留苗(蘆筍種植栽培技術)3

1.播種育苗多在3~4月間地溫達10C以上時播種。播前将種子放入25~30C水中浸2~3天,待水吸脹後放在25~ ~-30C條件下催芽。出芽後播到準備好的苗床上,播後蓋草保濕。出苗後及時揭去蓋草,勤中耕松土、除草、間苗、定苗、保持苗距7~10厘米。

2.定植在植株休眠期定植,多在秋季進行。先将幼苗掘起,将苗逐株分開,選擇鱗芽粗壯、肉質根15條以上的壯苗為種苗,再按苗的大小分級,分級後立即栽植。栽苗前先挖深25~30厘米,寬30~40厘米的定植溝,溝距1.5~2米。施廄肥或堆肥2 000公斤,鋪于溝底,蓋4厘米厚的土,将土肥拌合均勻,再另鋪一層土于肥上。然後将幼苗按株距40厘米左右放入溝中,整理好根系,覆土5~6厘米。成活後結合追肥中耕,再蓋土2次,每次3~5厘米厚。

蘆筍種植技術什麼時間留苗(蘆筍種植栽培技術)4

3.田間管理蘆筍生長年限長,栽後頭1~2年--般不采割幼莖,使植株迅速生長,盡快進入盛産期。同時要加強肥水,勤中耕除草。可在行間間作豆科作物。進入采收期後,應注意将采筍和護養植株相結合。冬季和早春重施有機肥,采筍期間追施氮素化肥2~3次,筍采完後,追施一次複壯肥,最後一次追肥宜在霜前2個月進行。培土是栽培白蘆筍的一個重要措施,多在春季地溫10度,嫩芽開始萌動後進行培土。以後每隔10~15天培土--次,每次培土5厘米左右。

培的土要幹燥、疏松,培土後适當拍實。若用黑色薄膜覆蓋,遮光效果更好,出筍也早。适時灌溉可提高蘆筍産量和品質。幼莖抽生膨大期間供應充足的水分,夏秋高溫季節地上莖枝旺盛生長時,遇于旱要及時灌水,遇暴雨則及時排水。蘆筍地上莖杆高而細弱,易倒伏,宜設立支架保護。冬季地上部枯死後,應清除,并集中燒毀,清潔田園。蘆筍栽後第三年進入旺産期,8~9年生蘆筍的産量最高,以後逐漸下降,故10~15年須更新--次。

蘆筍種植技術什麼時間留苗(蘆筍種植栽培技術)5

(四)收獲

收獲期為3~6月,采收白蘆筍每天清晨巡視田間,發現土面有裂紋或濕潤圈,為有嫩莖上伸的标志,即扒開表土,按嫩莖的位置插入筍刀至筍尖下17~18厘米處割斷,立即裝入籃内,遮光保濕,分級送廠~加工。收割後的空洞迅速用土填平。出筍盛期早、晚各采割--次。采收綠蘆筍于每天早上将高達21 ~ 24厘米的嫩莖齊土面割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