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武漢各區工資排名

武漢各區工資排名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2-09 02:14:50

武漢平均工資高,中位數工資不高,表明武漢高端人才多,有競争力

武漢各區工資排名(武漢平均工資高)1

常常有人說,武漢的工資太低了,留不住人,更留不住人才。昨天,還有網友給我留言說,武漢留住的大學生隻能勉強占到全部畢業生的30%。

我不知道這個人所謂的30%是哪裡來的,是誰統計的還是誰估算的。我總是感慨,有些人篡改數據的能力實在是太強了。根據武漢官媒通報的數據,武漢每年可以留住30萬名大學畢業生,占全部畢業生的65%以上,比某些人所說的30%高太多了。即便是2016年,武漢各大高校畢業生留漢率也超過了42%。我就懷疑,某些人到底是别有用心,還是太久太久沒有聯網了。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我更願意相信,他們這些人的腦子還停留在很久很久以前。

不過,很奇怪的是,他們對于成都的事情,腦子更新得很快。有些事情我還沒了解到的,他們了解到了。而對于武漢的事情,他們的腦子一直保存在過去,甚至比他們出生的年月還要久遠。

武漢的平均工資中西部地區第一,這是由智聯招聘統計出來的,雖然談不上特别權威,但很有代表性。于是,很多人就說,不能看平均工資,這樣沒有意義,要看中位數工資。武漢的中位數工資确實沒有成都高,這是事實,恐怕也是各位網友用心良苦選擇中位數這個指标的主要原因吧?如果武漢的中位數工資比成都高,而平均工資比成都低,那麼,網友們的畫風一定是反過來的。

中位數工資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一個地區所有拿工資的勞動人口的中間數字。去年,武漢的中位數工資為3984元,還不到4000元,意味着武漢大多人的工資對于4000元。成都的中位數工資比武漢高幾百元,而平均工資比武漢少幾百元,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武漢各區工資排名(武漢平均工資高)2

武漢的平均工資相對比較高,而中位數工資比較低,說明什麼呢?說明武漢高級人才比較多,他們的工資待遇優厚,一個人的收入可以頂好幾個人甚至幾十幾百個人的收入,而一般人員和一般崗位的工資待遇很一般,兩極分化比較明顯。相比之下,成都的高收入群體與一般收入群體之間的差距沒有那麼大,或者高收入群體規模不大。且一般崗位人員的收入略高于武漢。

我覺得,一個城市的工資待遇必須兩極分化,要不就是吃大鍋飯,沒有沖勁。高端人才拿高收入,普通人員拿一般收入,這才是公平的,也是有利于長遠發展的。所以,平均工資和中位數工資之間的差距越大,越能體現高端人才的價值。而平均工資與中位數工資越接近,越是說明這個城市缺乏高端人才或者高含金量崗位,吃大鍋飯的現象比較明顯。

不可否認,武漢大學畢業生太多了,内卷比較嚴重,導緻工資不是特别高,這是事實。今年七月底我去利川,路上遇到一個從泰州某學院畢業的新員工,在江蘇鹽城大豐區的一個光伏企業工作,月薪過萬,而且最多可以拿十六薪,這在武漢幾乎不可想象。武漢一個二本院校的畢業生,去長飛光纖等企業,一個月到手能達到6000元,就已經算是很了不得了。

即便如此,不代表武漢留不住人才,要不就沒法解釋,65%以上的留漢率是怎麼來的。從2017年到今年,武漢一共留住了差不多140萬大學畢業生,其中六十幾萬落戶了。根據七普的數據,武漢擁有大專以上學曆的人口占比33.87%,和上海一樣。而成都号稱最吸引人才的地方,每年留下的大學畢業生也比不上武漢,大學生占比更是低,還不到26%,人口總體素質遠不如武漢。我曾經計算過,成都高中及以下低學曆人口超過了1500萬,比武漢的總人口還要多。

武漢各區工資排名(武漢平均工資高)3

實際上,推動一個城市發展的核心力量,永遠不是中位數以下的那些人,而是那些隻占20%甚至隻占5%的人群。現在,即便是去工地上搬磚,收入也是萬兒八千的。拿中位數以下的工資,隻能說明學曆不行,或者能力不行,或者能力與學曆都不行。

有人說,武漢的普通老百姓工資低,還不如成都和長沙。但是,每次看各大城市的招聘工資,武漢都不比成都和長沙低,甚至還有一定的領先優勢。由此可見,很多人都是憑印象說話,經不起任何推敲。

還有一點就是,在武漢拿中位數以下工資的人,在别的城市大概率也隻能拿中位數以下的待遇,很簡單,你的學曆和能力隻配這個收入。雖然這句話不太好聽,但現實就是這樣。一個在武漢收入不到4000元的人,到了深圳很難突破6000元,到上海很難突破7000元,這還是往高處說的。實際上,即便是北京和上海,中位數工資也沒有超過7000元。也就是說,全國絕大多數人的工資都低于6000元。

當然,對于高收入群體而言,一個月多一千兩千沒有多大的意義。對于普通收入人群而言,一個月多三百五百,就可以在心理上形成一個等次。同樣的崗位,如果成都比武漢多200元到500元,他們就會覺得,成都的工資待遇比武漢好得多。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高端人群人群眼中武漢的收入還不錯,不比中西部地區任何城市差,而在普通人群眼中,武漢的收入比成都差得遠。在高端人群眼中,年薪相差幾萬十幾萬都不算一個事,而對于普通人群而言,年收入相差幾千上萬的,就是一個巨大的差距。偏偏在網上留言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這群拿中位數以下工資的人,這就是武漢在網友心目中工資低的重要原因。

武漢各區工資排名(武漢平均工資高)4

有一個數字用戶的網友留言說:我武漢人,在東莞打工,說實話武漢工資确實低,不然那個願意背井離鄉。這個人說得沒毛病,跟沿海城市相比,武漢的工資确實不高。說句良心話,沿海早發展二三十年,如果連工資待遇都優勢的話,那真是白發展了。更何況,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武漢對口幫扶深圳近20年,硬生生把自己從一個胖子變成了營養不良的瘦子。

說真的,剛剛這個網友的留言,可以将武漢任意改為成都、長沙、重慶、西安、貴陽、昆明、鄭州、蘭州等任意一個中西部城市。這就是沿海地區的先發優勢,沒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

有一個叫唯我枭雄的網友留言說:我提醒你多考慮一下武漢的不足,還有很多低收入人群。中位數3900元真的是很尴尬,成都高700足夠武漢普通家庭生活費了!再說一個事實,成都一個電子普通生産人員收入都有6000元左右。

這個網友說得沒錯,武漢确實還有很多很多的低收入人群。讓我搞不懂的是,我所接觸到的一般服務業工作者,收入也有六七千七八千一個月,并不比其他地方低。武漢月收入低于4000塊的超過半數,這一點我确實想不明白。即便是小區的保安,一個月也有四千多塊。

武漢的中位數工資比較低,還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湖北省過早地将武漢的一般制造業搬遷到周邊城市,導緻武漢一般制造業從業人員比較少。比如,之前位于武漢漢正街一帶的服裝業和紡織業,大多數都去了漢川、仙桃等地方。再有的話,就是武漢很少從事代工的行業,像富士康這樣的基地,在武漢比較少,這就導緻武漢的産業兩極分化非常嚴重,高的比較高,低的非常低,缺乏中間層次的制造業。

從目前來看,這确實影響武漢的數據。但是從長遠來看的話,說明武漢在産業升級方面所面臨的阻力更小,速度更快。我曾經多次講過,武漢已經摸到了高質量發展的門檻,而成都、鄭州、西安、重慶還在搞拼多多。

很多網友跟我說,人多就意味着前途光明,其實這句話不完全對。應該表述為:高素質人才多,城市的發展前途才遠大。一群低素質人口,甚至不能創造價值的人口,對于一座城市,不僅不是發展的推力,反而是發展的阻力,是這個城市擺不脫的負擔。現在國家要求成都和鄭州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其實就是因為成都和鄭州通過拼多多之後,明顯過于肥胖,經濟質量堪憂。

有人說,成都比GDP總量的時候,不敢跟重慶比,隻跟武漢和南京比。而到了比人均的時候,就隻跟重慶比,從來不敢跟武漢和南京比,甚至都不敢跟鄭州比。成都這一套雙标和田忌賽馬的戰術,玩得真是太溜了。(2021年11月28日晚于武漢後湖)#武漢爆料##成都爆料##武漢頭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