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肌肉酸痛,一般是由于肌力薄弱導緻。跑者對于練肌力,總是充滿疑問?就算是有肌力訓練習慣,可能依然不清楚為什麼要練?本周整理了四個常見問題,幫助你更了解跑者肌力訓練。
NO.1 肌力訓練有什麼幫助?
肌力訓練是一種利用外力(自身體重或額外阻力)刺激神經肌肉系統與筋膜結締組織系統的訓練方式,能夠大幅度改善身體素質。肌力訓練的效益不局限于肌肉,以力量訓練(strength training)或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來稱呼更為恰當。對于跑者的具體幫助有兩點:
NO.2 肌力訓練讓體重上升?
我們把肌肉成長變大稱為肌肥大(hypertrophy)。肌肉生成需要營養,需要額外的熱量與蛋白質,我們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控制肌肉成長的幅度:
NO.3 高負重低反複的訓練方式
以比較高的負重進行少次數的訓練,例如:6RMx5次x4組(RM:單一重量能重複的最高次數)。這樣的訓練方式适合有足夠訓練經驗的跑者,操作不當可能造成受傷。高負重低反複的訓練方式可以從神經層面強化肌力,增加肌纖維征招數量。增加可征招肌纖維的總量,在馬拉松賽中可以幫忙負擔工作,降低疲勞壓力。
降低反複次數,并且限制總訓練量,能夠減少肌肉蛋白質分解,避免産生肌肥大效應。例如:同一肌群總訓練次數不超過30次.
NO.4 發力率比最大肌力重要
發力率(RFD,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指的是力量産生的速度。肌肉收縮需要大約1/2秒(0.5秒=500毫秒)的時間達到最大力量,跑步的觸地時間在1/4秒(0.25秒=250毫秒)以内,速度越快觸地時間越短,需要的力量卻越大,因此提升力量産生速度──發力率,比發展最大力量更重要。
下圖是不同訓練方式的發力率表現;橫軸代表時間(ms:毫秒),縱軸代表力量。「實線」代表沒有經過訓練的力量表現,「虛線」代表進行大負重訓練的力量表現(最大力量更大),可以發現兩者在左下角虛線200ms以内的發力率(RFD)幾乎沒有差異。「點線」代表的是進行爆發力訓練的力量表現,RFD明顯優于前兩者。
到了馬拉松訓練周期的中後段,就不會再進行最大肌力的訓練,專注于提升發力率(RFD)。提升發力率需要注意:
綜上所言:對于初學者,肌力訓練可以保護你避免受傷。對于有肌力訓練經驗的跑者,以高負重低反複的訓練方式為主,可以幫助你強化動作效率。跳繩與徒手彈跳是非常适合跑者的爆發力訓練。隻要注意一些操作方式,控制訓練量,完全不必擔心增加體重的問題!
點擊下方鍊接,進入視頻教學:
跑步時膝關節不适?這個原因需要引起重視!(視頻教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