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養老院人才短缺

養老院人才短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5 08:40:44

養老院人才短缺?近年來,随着人口老齡化加劇,失能、失智、獨居、高齡老年人日益增多,對養老機構養老護理員的專業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最新公布的一項報告稱,按照一般口徑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護比來看,我國養老護理人才的缺口規模已達到500萬人之巨記者走訪多家養老機構發現,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年齡普遍較大,絕大多數在40-50歲左右雖然護工經過了一定培訓,也取得了上崗證,但是由于個人素質及接受學習的能力有限,對老人的護理很難達到預期效果,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養老院人才短缺?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養老院人才短缺(養老機構難招難留人才咋解決)1

養老院人才短缺

近年來,随着人口老齡化加劇,失能、失智、獨居、高齡老年人日益增多,對養老機構養老護理員的專業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最新公布的一項報告稱,按照一般口徑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護比來看,我國養老護理人才的缺口規模已達到500萬人之巨。記者走訪多家養老機構發現,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年齡普遍較大,絕大多數在40-50歲左右。雖然護工經過了一定培訓,也取得了上崗證,但是由于個人素質及接受學習的能力有限,對老人的護理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養老機構護理人員難求又難留

養老護理人員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着老人生活的質量。82歲的陳先生計劃到老年公寓去養老,上半年他已經對青島市十幾家大大小小的養老機構進行了考察對比,但是,養老機構護理人員水平讓他感到擔憂,“年紀大、文化低,入住後的養老質量很難保證。”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于養老院的護理員待遇低、社會認可度低、工作強度大,養老機構很難招到長期工作人員,高素質人才更是難求。記者在各大招聘網站上看到,青島市不少養老機構常年招聘護理員、護士、食堂廚師等崗位,這些崗位的工資大部分在3000-4500元左右。社會認可度低,也是養老護理人才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某養老機構護理員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剛進入這個行業時不好意思和别人說自己是幹養老護理的,身邊有很多人對這份工作表示不理解。另外,護理工作強度大也讓很多人無法長期堅持這份工作,熬夜、加班加點是普遍現象,尤其是照料失能、失智老人還需要承擔日常生活照料外的清潔、搬動等工作。

年輕化、專業型養老人才更缺乏

位于青島市市南區的頤佳老年公寓,以“醫養結合、軀體病康複、失智和精神障礙專區”為特色。“目前針對老年人康複和精神障礙治療的養老機構太少,專業護理人員缺乏。”頤佳集團董事長王平介紹,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患有精神障礙的比例很高,這一類人三甲醫院不願意做,沒有效益;普通醫療機構不能夠做,沒有财力、技術和人才。另外,山東省醫師考試一年隻有一次,但有些省是一年兩次。而且不是按照及格線劃定晉升标準,而是控制總量或按考生比例劃定及格線晉升,導緻年輕的醫師資源晉升困難。

“做一名合格的護理員需要具備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感恩之心。”煙台市老齡産業協會會長、煙台禦花園老年公寓董事長宋華西表示,護理老人最重要的就是服務,“護理人員不僅要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更要豐富其精神生活。另外,作為護理員,遇到突發狀況要做到沉着、冷靜應對,事後還要照顧到其他老人的心理情緒變化,這就要求護理員要有過強的心理素質和專業素養。”

青島恒星老年公寓院長臧少華表示,涉老糾紛更讓養老人覺得心累。“近年來,民事案件中的養老機構糾紛在逐年增加,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存在着意外風險,但個别老人和家屬無法正确對待風險問題,把所有責任推給老年公寓,而社會輿論也傾向于把矛頭指向老年公寓。這樣是不公平的,不利于老年公寓的發展,也不利于留住養老人才。”

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亟待完善

近年來,養老護理人員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及各地政府的注意,各種利好政策相繼推出。5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支持大範圍開展養老服務人員培訓,擴大普通高校、職業院校這方面人才培養規模,加快建設素質優良的專業隊伍。

臧少華建議,吸引更多人投入養老服務事業,必須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大中專畢業生在養老機構工作一定年限後給予一定的補貼,這種政策的落實極大地鼓舞了年輕力量的參與。另外,要進一步暢通基層護理人員的上升通道,明确其職業前景。”

在如何留住養老人才的舉措上,宋華西表示,養老機構要做到“六點”:一是吸收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組建醫養健康專門培訓學院、老年人健康教育基地和醫養健康專家庫,吸收高校、國内外知名科研機構、各級疾控中心和老年病臨床一線醫師、醫學院校臨床教師,共同組織醫養健康專家庫,醫養護理人員培訓基地;二是加強培訓,積極組織養老機構員工參加政府、老齡産業協會組織的培訓,精準培養複合型人才;三是養老機構的管理幹部每天早上晨會,思想碰撞;四是負責人與具體崗位的管理幹部每天有交流,賦能;五是允許犯錯誤,不能讓“不許犯錯”束住管理層的手腳;六是作為養老機構的負責人要良知學習,利益他人。關心、關注養老護理人員的生活、工作,企業文化體現尊重、平等、互助等理念,讓一線的護理人員感受到尊重與認同,提升他們的從業成就感。

醫院不願用患者買不到報銷更難:“消失”的高價抗癌藥

2018年10月,17種抗癌藥物納入醫保目錄,包括12個實體腫瘤藥和5個血液腫瘤藥。這一度讓很多買不起藥的癌症患者看到了生存希望。

抗癌藥降價進醫保确實惠及了更多患者,但仍不乏患者抱怨買藥難、報銷難。按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的說法,此前确實存在抗癌藥進不了醫院或報銷不了的問題,今年以來抗癌藥供應比較順利。

這17種抗癌藥物進醫保後平均價格降幅達56.7%,但由于部分抗癌藥需冷鍊運輸儲藏,占用資金較大,醫院藥房和藥店的備貨有限。納入醫保後,患者需求增多,出現短時間的缺貨,很多醫院需預約購買。

“當然也不排除在各個地區存在不平衡的現象。”熊先軍稱。這些最終給患者造成買藥難、報銷難的困境。

購買難,報銷更難

據2018年12月16日調查顯示,有54.9%的患者表示沒有買到醫保抗癌藥,甚至有53.4%的患者透露,醫院表示沒有進某種醫保抗癌藥。

程亮就是參與調查的患者之一。2014年,家住成都的程亮确診患有肺腺癌,由于要靠在重慶工作的女兒照顧,程亮搬到重慶治療,同時開始了漫長的抗癌藥報銷之路。

17種抗癌藥醫保可以報銷50%-90%不等。程亮治療涉及三種靶向藥——鹽酸厄洛替尼、奧西替尼和貝伐珠單抗,皆已進入醫保。鹽酸厄洛替尼原價4600元一盒,2017年入醫保後每盒患者僅自費1260元,一個月的治療費用由1.8萬元降低到約5000元。

但程亮一直沒能用上醫保價的抗癌藥。

要使用此類“高值藥品”,首先在就診醫院填寫用藥申請單,由主治醫生及醫院領導審批準許用藥,再持申請到醫保結算地申報。

程亮的醫保結算地在成都,彼時醫保異地結算網絡尚未打通,且鹽酸厄洛替尼在成都已進入醫保,而尚未納入重慶的醫保目錄,程亮用藥不僅不能享受醫保報銷,每三個月還要跑回成都一次報銷其他治療費用。

當異地結算打通後,也有限制。2018年,奧西替尼納入醫保目錄,每月用藥價格從5萬元降至1.5萬元,按當地報銷比例可隻花費5000元,可是需要進行基因檢測等特定的體檢證明後,才能報銷。成都醫保規定這份基因檢測報告隻能由當地的指定醫院進行。檢測需要做穿刺,虛弱的癌症患者并不适宜跑來跑去,程亮的女兒隻能選擇繼續在重慶的藥店購買原價藥。

為避考核,醫院不用高價藥

抗癌藥進入醫保後,醫生也很受困擾,對他們最直接的影響是“藥占比考核”。藥品費用占醫療費用的比例,這一指标是衛健委對醫院重點考核的項目。

一直以來藥占比指标規定為不超過30%,部分地區考慮腫瘤科室因用藥普遍較貴,将其門診藥占比考核放寬到50%。可口服靶向藥類似于慢性病日常用藥,需要長年累月的服藥,這樣一來顯然會大大提升藥占比。

一位藥學主任介紹,“在國家要求之後,三甲醫院必須保證靶向藥的備貨,但應對方式就是提供給住院患者使用”,門診患者則盡量少提供高價靶向藥,這樣就不提高醫院的藥占比。

“不能縮小分子,就做大分母”,醫院應對的方式很多。一位腫瘤專業的主任醫師坦言,原本一次開一個月的口服劑量,但是在提升醫事服務費後,一次隻開一周的藥。

2018年,國家衛健委要求醫院不得以醫療費用總控、醫保費用總控、“藥占比”和藥品品種數量限制等為由影響談判藥品的供應保障與合理用藥需求。各地相繼發文明确了國家談判的抗癌藥不納入藥占比或實行單獨核算。但在地方執行中,這一情況并沒有被各地貫徹執行。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