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睡夠了,也吃飽了,可為什麼總感覺整個人疲憊虛弱、癱軟無力?
或者突然眼前發黑,暈倒。
除了低血糖,還可能是其它情況。
武漢的周先生主要從事戶外工作,每天都在陽光暴曬下奔波,前不久他突然發現身體有些不聽使喚,雙腿發軟、無力,在排除中風等可能後,醫生意外發現周先生體内的鉀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缺鉀會讓四肢感到疲憊、癱軟,嚴重時甚至感到臉部發麻,身體止不住的抽搐!
“軟病”其實也是缺鉀導緻的
雖然與低血糖一樣,都會乏力、暈倒,但缺鉀卻會更嚴重得多。
鉀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礦物質營養元素,正常的人體血鉀濃度在3.5~5.5mmol/l,雖然鉀在人體内的含量并不高,但它的作用可不小。
首先,鉀離子維持着正常的代謝。它參與糖和蛋白質代謝,并且和它的“好兄弟”——鈉,在身體的細胞内部協同作戰,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
其次,鉀離子還維持電解質平衡。細胞外的K 濃度很低,98%都存在于細胞内部,它對于細胞的完整性和電解質平衡十分重要。
最後,鉀還有助于降血壓。在高鈉(高鹽膳食)導緻高血壓時,能夠發揮降血壓的作用。
但是不是因為過量攝入鹽導緻的高血壓,補鉀不能解決問題。當然,對于本身血壓就正常的人,攝入鉀也不會緻使血壓進一步降低。
來源知網論文:《“假”城門,真通道——人工離子通道》
當體内确診為缺鉀時,細胞外的鉀離子向細胞内流入,細胞興奮性提高,應激性增強。此時身體就會感受到心率過速、甚至心室顫抖。
來源:Pexels
過猶不及,鉀離子的濃度也并不是越高越好。當體内的鉀高時,細胞外的鉀離子濃度升高時,細胞的興奮性就減弱,肌肉會感覺酸痛、乏力,甚至心髒細胞的應激性下降也會導緻心率減緩,嚴重時可能出現心髒驟停。
至于缺鉀的原因,就目前來看,一般分為原發性疾病引起的缺鉀和營養性缺鉀等情況。
營養性缺鉀可能是由于挑食、節食,導緻了長期鉀攝入不足。
WHO強烈推薦每日的鉀攝入量應增加到3500mg,而美國的膳食指南則推薦每日攝入鉀含量增加到4700mg。3500mg的鉀從哪裡來呢?
舉個例子,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含有422mg的鉀,如果要攝入充足的話,吃9-10根香蕉就足夠了。
但是也不能吃這麼多香蕉啊,所以除了大家熟知的香蕉之外,150g帶皮的土豆含鉀量為738mg,150g紅薯含鉀量為694mg,一杯低脂酸奶含鉀量為531mg,一杯橙汁含鉀量496mg,另外還有空心菜、菠菜、海帶等,都可以是日常飲食的參考。
其二,缺鉀也可能是因為鉀的排出過多,人體24小時内的排洩物(液體)超過1L也會造成鉀流失。
當你不得已成為“噴射戰士”時,鉀流失的速度比平時要高出10-20倍。
此外,運動後大量出汗等也都會引發人體缺鉀現象。因此,大量出汗長時間嘔吐腹瀉的人需要重視鉀的及時補充。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大量服用含鉀藥物或口服鉀制劑等藥品可能導緻體内鉀過多,引起上文所述的心跳減慢、停止搏動等情況。
所以在嚴重缺鉀的情況下,不要擅自服藥,一定要去醫院及時補鉀,用藥也需謹遵醫囑哦。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缺鉀?
當長時間蹲着而後快速站起時,突然會感覺眼前發黑、一陣眩暈,這屬于體位性低血壓引起的頭暈。
經常節食、不吃主食也會感覺到頭暈、疲憊和乏力,如果吃點甜食就會緩解,則屬于低血糖發作。
如果一個人長期面色蒼白,頭暈嚴重的時候還會出汗、心慌時,則有可能是貧血的緣故。
在明明睡夠了,也吃飽了,但整個人卻仍感覺疲憊虛弱的時候,身體缺鉀的可能性更大。
END
//
審核專家:吳晞,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轉載注明來源
責編/小西途說
(科普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