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元宵和湯圓究竟有哪些不同

元宵和湯圓究竟有哪些不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6 01:04:40

正月十五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了,作為一名南方人,每年元宵節,在我們這都有吃湯圓的習俗。湯圓的餡料多為黑芝麻、紅豆沙或棗泥等甜口餡,加上外形比較圓,還有生活甜蜜,阖家團圓之意,是一樣非常應景的節日美食。

元宵和湯圓究竟有哪些不同(長得差不多一個叫)1

在我原有的印象中,元宵節南方人要吃湯圓,北方人則是吃餃子。直到有一天,來自北方的朋友告訴我,他們那元宵節也吃“湯圓”,不過此湯圓非彼湯圓,北方版的湯圓被稱作“元宵”,和南方的“湯圓”并非一回事。仔細一了解,我才發現它們之間的差别還不小。

長得差不多,為啥一個叫“湯圓”,一個卻叫“元宵”?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這兩樣元宵節美食具體都有啥區别?

“湯圓”和“元宵”啥區别?

在我國美食文化裡,素有“南湯圓北元宵”之說,因此從文化淵源角度出發,湯圓屬于我國南方地區的特色美食,元宵則屬于我國北方地區的特色美食。除此之外,它們之間主要還存在下面3點區别:

元宵和湯圓究竟有哪些不同(長得差不多一個叫)2

1、制作方法不同

無論是湯圓還是元宵,我們如果将它們的食材原料拆解下,無外乎就是糯米粉 餡料。但是,關于它們是怎麼組合起來的,兩者可就大不同了。

制作湯圓的時候,要先用水将糯米粉調和成面團,再把餡料包進面團裡,裹好即可。整個過程可以簡單理解為是糯米粉-調面團-包入餡料-成形

元宵和湯圓究竟有哪些不同(長得差不多一個叫)3

而在制作元宵的時候,則是反過來的,需要先将餡料做好,再切成小塊狀,然後放入幹糯米粉中邊滾邊加入清水,使餡料外部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到成為合适的大小。整個過程可以簡單理解為是餡料-滾糯米粉-成形

因此,從制作方法上對比,做湯圓的過程重在“包”,即将餡料包入面團裡;做元宵的過程則重在“滾”,即将餡料放入糯米粉中滾動成形。

2、食用方式不同

湯圓的食用方式比較簡單,基本都是放入水中煮熟後再食用。根據個人口味的不同,有些朋友還會換不同的湯來煮湯圓,如桂圓姜湯煮湯圓、甜酒釀煮湯圓等。湯圓中的水分含量比較多,因此口感要更柔軟一些,煮着吃會比較适合。

元宵和湯圓究竟有哪些不同(長得差不多一個叫)4

元宵的食用方式,則要更多元化一些。這是因為元宵中的水分含量較少,質地比較硬,吃起來口感比較粗糙,相對沒湯圓那麼好煮,容易出現“硬心”的情況。因此,人們也會用油炸、炒、蒸等方式來烹制元宵。

因此,從食用方式上對比,湯圓的食用方式相對要簡單一些,主要是用“煮”的方式;元宵的食用方式則要更多元化一些,可以煮,也可以炸、炒、蒸等。

3、保存時間不同

元宵和湯圓究竟有哪些不同(長得差不多一個叫)5

包好的湯圓,比較好保存,直接放入冰箱中冷凍,就可以放很長的時間,吃的時候再取出來煮即可,不會過多影響口感。而跟湯圓相比,元宵則沒那麼好保存。因為元宵中的水分含量較少,放的時間長了,表面容易出現裂紋,這樣在煮的時候,裡面的餡料會漏出來。也正因為如此,人們在吃元宵的時候,一般以現吃現做居多。

因此,從保存時間上對比,湯圓可以提前做好,放入冰箱中冷凍保存,随吃随取,可保存的時間比較長;元宵則不适合冷凍,因此可保存時間較短,基本都是現吃現做。

正月十五“吃湯圓”的習俗起源

元宵和湯圓究竟有哪些不同(長得差不多一個叫)6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農曆裡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因此又被稱作“元宵節”。據現有史料記載,早在宋朝時期,民間就有了湯圓,不過當時的名字叫“浮圓子”、“圓子”。

南宋文學家周必大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也是中國最早描繪湯圓的詩,裡面有提到,“星燦烏雲裹,珠浮濁水中”。從《《歲時廣記》、《平園續稿》等史料的記載來看,元宵節吃湯圓(或元宵)的習俗,應該就是從宋朝開始的,有團圓美滿之意。

元宵和湯圓究竟有哪些不同(長得差不多一個叫)7

【懶喵心得】

别看長得差不多,都是元宵節常吃的節慶食物,但由于制作方法不同、食用方式不同、保存時間不同,它們屬于兩種完全不同的食物,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 一個叫“湯圓”,一個叫“元宵”。

如果用句大白話來描述它們之間的區别,可以簡單概括為,南湯圓、北元宵,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點個關注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