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吊橋效應嗎?
吊橋效應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術語,它指的是當一個人提心吊膽地過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如果這個時候,碰巧遇到另一個人,那麼他會錯把由這種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為對方使自己心動,故而對對方産生出愛情的情愫。
簡單的來說,就是當你遇到危險或者是刺激的情境時,你會錯誤地把這種感覺當成是一種心動的感覺。
可是,有的時候這種心動,并不是真的喜歡,它可能是一種錯覺。
因此在感情中,我們可以利用吊橋效益促進感情的升溫,但是這種效益不應該是促進感情的開始。
要知道,長久的愛情不僅僅需要激情,更需要的是兩個人真心的相愛。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時候,我們以為這是一見鐘情,可隻是昙花一現,就是因為這種所謂一見鐘情的感情,是由于“吊橋效益”而導緻的。
它可能隻是在危險或者刺激的情境中,自己産生的一種錯覺。認為這種感覺就是心動。
正如斯滕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要素中指出,愛是由激情、親密、承諾這三種要素所構成。而激情是最先褪去的。
所以,喜歡一個人,不應該是有報恩的心理,而吊橋效應其實就是這樣的心理,因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恰巧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出現在你的生活之中,于是你就錯誤的認為這種感覺是心動。
可是實際上,這種感覺并不是真正的心動,隻是人們的本能反應。所以,當你遇到這種因為危險或者是刺激情境的時候。
你需要做的是先冷靜一下,想一想在這種情境下,到底是不是真的心動。你要确定你的心動是因為對面的人,而不是因為當時你所處的情境。
就好像是曾經看過的一部電視劇《開端》裡面的男女主角為什麼會在結束之後,很快地就在一起了呢,其實也是因為吊橋效益。
因為他們在一起很是符合吊橋效益的原理。兩個人都經曆了一些讓人難以忘懷的危險情境,而恰巧這個時候兩個人彼此出現在了對方的世界。于是兩個人就産生了心動的感覺。
可是在這種情境下,遇到的人感覺到心動就真的是心動嗎?
答案可能是不一定。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英雄救美的故事,最後兩個人都在一起了。你在刺激的環境中表白更容易成功的原因吧。
當然,并不是這樣遇到的人就不能是對的人,隻是自己要明白,有些時候,在特定的環境下,有的心動未必就是愛情。
畢竟,感情不是報恩,你需要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導緻的心動。而不是因為心理因素導緻的心動。
所以,當你遇到因為在刺激的環境,或者是危險的環境之中,突然出現了一個人幫助你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你感覺的心動。
那麼先不要那麼快地做決定,不妨冷靜一下。要知道感情最後都是歸于平淡的。你可以先進行一個假設,自己是真的心動嗎?如果不是,那麼是不是因為自己陷入了吊橋效益。
如果是那麼你就可以再等一等,等自己冷靜之後,等激情褪去之後再作出決定,如果這個時候你還是喜歡對方。那麼就說明你并不是因為吊橋效益而喜歡上了一個人。
畢竟,愛需要兩個人真心的喜歡,而不是因為一些錯誤的感覺,你說是不是呢。
文|明浮生
圖|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