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遊,和湖北省相對應,湖南省因大部分區域處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截止2015年,湖南全省總人口6783.0萬人,轄14個地州市、122個縣(市、區)。其中,就攸縣來說,古稱“梅城”,總人口超80萬,名字非常容易被讀錯。
一
首先,對于攸縣的“攸”字,正确讀音為(yōu)。攸縣為湖南省株洲市轄縣,在地理位置上,攸縣位于湖南東部,羅霄山脈中段武功山西南端,東鄰江西萍鄉市、蓮花縣,西連株洲縣、衡東縣;南達茶陵縣、安仁縣,北接醴陵市。地理座标是:東經113°09′09″至113°51′30″,北緯26°46′34″至27°26′30″。攸縣曆史悠久,人傑地靈。在中國古代曆史上,攸縣因為曾因為種植較多梅花樹,所以别稱“梅城”。早在1萬多年前,今湖南省攸縣一帶就有人類在此活動。
二
春秋戰國這一曆史階段,今攸縣一帶長期屬于楚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該地區屬陰山縣。西漢初期,始置攸縣。由此,對于該地區來說,建縣曆史已經超過2200年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争霸,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攸縣屬孫權建立的東吳。公元561年,改攸縣曰攸水,隸湘州。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攸水縣屬衡山郡。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改攸水縣為攸縣,屬衡州。北宋建立後,攸縣屬荊湖南路。
三
最後,元朝建立後,推行行省制,并升攸縣為攸州,屬湖廣行省天臨路。公元1369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改攸州為攸縣,屬長沙府。清朝這一曆史階段,攸縣屬湖南省長沙府。清朝滅亡後,攸縣屬湖南省湘江道,後直屬于湖南省。1952年後,攸縣改屬湘潭地區。1983年至今,攸縣改屬株洲市。如今,作為湖南省株洲市的下轄縣,攸縣交通便利,境内主要鐵路有吉衡鐵路、醴茶鐵路等,素有“衡之徑庭、潭之門戶”之稱,總人口約為81萬人。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