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劉禹錫詩詞風格

關于劉禹錫詩詞風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3:19

文/ 空青

人生該是追求美的旅程。

靜下來,讀讀詩吧。

【緣起】

曆史上有一次很著名的貶谪事件,源自一場不太著名的、失敗的變法。

變法,是中唐王叔文組織、劉禹錫,柳宗元等人都參與進去的變法革新。這場變化随着王叔文的上台展開,因為保守派得勢之後的反攻而結束。

結束之後,便面臨着大清洗。也就是我所說“著名的貶谪事件”。

領袖王叔文下台不久便逝世,劉禹錫與柳宗元,則從此開始了為期20年的南荒漫遊經曆。

關于劉禹錫詩詞風格(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1

白居易有詩給劉禹錫:“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可悲亦可歎。

但更可悲的是柳宗元,于蠻荒之地,始終過不去心中那道坎,英年早逝,沒能活着再回京都。

這幾個人的變法舉措和經曆,社會上已經很少有人關心。但劉禹錫和柳宗元的貶谪經曆,卻因為兩人的才名和詩文廣為流傳,在後人心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這篇文章,帶大家欣賞劉禹錫被貶谪途中寫下的一首詩。

關于劉禹錫詩詞風格(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2

劉禹錫被貶20年,20年間曾經6次經過洞庭湖(這還隻是文獻中确切記載的次數)。

6次之中隻有1此,劉禹錫得見秋天裡的洞庭湖。這是公元824年(唐穆宗長慶四年),劉禹錫赴任和州刺史時的事情。

這首《望洞庭》,短短28字,自成一篇精彩而生動的旅行日記。

關于劉禹錫詩詞風格(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3

【詩篇】

望洞庭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關于劉禹錫詩詞風格(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4

【誦析】

詩題《望洞庭》,全篇内容也緊扣一個“望”字展開。

起筆兩句,望眼前湖光水色,望天上秋月清風。

秋月灑下銀屑一般的清輝,蕩漾在夜晚的湖水上。湖光和月色很合拍的樣子,兩者依托着彼此,在人世間、在一個陌生人面前,盡情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如今正是風平浪靜,蒼茫的湖面上竟一絲微風也無。遠遠看去,平靜的湖面像是還沒有打磨的銅鏡。

一樣的深沉厚重,一樣的水平安穩。

這第二句,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劉禹錫遠望湖中景色模糊不清,因此形容湖面為未打磨時候的銅鏡,照人不清楚。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憑各位自己的喜好聽取。

關于劉禹錫詩詞風格(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5

後面兩句,詩人眼光從天上下來,聚焦在湖中君山之上。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遙遙望過去,洞庭山水皆翠綠色,有清心甯氣之幽靜;再望那湖中君山,竟如同白銀盤子裡的一顆青螺,點綴其上。

關于洞庭湖中的君山,最早是讀“夏水欲滿君山青”知道,有劉禹錫這一個“白銀盤裡一青螺”,便再不可能忘卻了。

去過江南,但沒去過洞庭附近,一直引以為憾事,不知曾經載酒行船的君山,今天還在不在呢?

關于劉禹錫詩詞風格(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6

【空青語】

這首《望洞庭》在短短4句之中用到了兩處比喻,一是将湖面比喻成銅鏡;二是把洞庭湖和君山比喻成白銀盤與其上青螺。

兩個比喻裡面又尤以第二個為精妙,充分體現出劉禹錫闊大的胸懷以及豐富的聯想能力。

忘記了是哪位文學大家曾經說過,“如果感覺一件事物,隻靠形容詞沒有辦法精準的描繪出來,那就在腦海中搜尋一個最相近的事物,用比喻。”

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事物做比喻,着實是描繪一件新事物最好的辦法之一。而劉禹錫這首《望洞庭》的妙處,也就在于兩處精妙的比喻,仿若一幅《洞庭山水圖》橫卷,慢慢展開在讀者面前。

另外還給大家找到了唐代宰相張說在洞庭湖的一首送别作品,可以與劉禹錫這首詩互相參閱。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張說 〔唐代〕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空青詩詞日曆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我會立即删除!

你的關注與評論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編輯 空青

排版 空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