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生存至今,已有五千多年曆史,對于歲不過百的今人,我們除了敬仰和尊重之外,對漢字并沒有過多評說的資格,也隻有好好去“認識”,才是主要的。
——《雙法字理》
今日漢字主角:毚、饞、讒
01
“毚”字讀音為“chán”,也是一種兔子,但可不是一般的兔子,而是一種大兔子——狡兔。
它的上半部分是“㲋”字,讀音為“chuò”,是一種動物。古書描述為一種長相好比兔子的青灰色的大獸,善奔跑和蹬踏。
《説文•㲋部》:“㲋,獸也,似兔,青色而大。象形。頭與兔同,足與鹿同。”
中國武術中有一招“兔子蹬鷹”的招式,應該就是這種大兔子的傑作了。
其字形與“鹿”相似,為了避免二者混淆,下面加“兔”表示為一種大兔子,這就是“毚”。
成語“狡兔三窟”就是指這種兔子,出自《戰國策》的名篇《馮谖客孟嘗君》:“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險,你隻有一處安身之所,怎能高枕無憂啊!這也是成語“高枕無憂”的出處。
02
“饞”字配以食字旁(饣),表示跟吃的有關,今天是饞嘴、嘴饞的意思。它的繁體字為“饞”,右邊部分就是“毚”字的簡化。
毚這種兔子比一般的兔子大,同時兔子屬于快速繁殖者,繁殖能力很強,它們吃各種草本,對土地的植被有很大的破壞性。
且狡兔有三窟,人們很難抓到它們,它雖有天敵,卻因是兔子中的強者,也很難被捕食,所以它們到處啃食草木、莊稼,什麼都吃,這就是“饞”。
曆史上就發生過兔子搗亂的真實事件:1859年的澳大利亞,一個農夫為了打獵而從外國弄來幾隻兔子,進而引發了一場可怕的生态災難。
這些兔子快速繁殖,且在澳大利亞沒有天敵,于是數量不斷翻番,很快就開始毀壞草場和莊稼 , 人們不得不組織大規模的滅兔行動。
到了1950年,兔子的數量從最初的五隻增加到了五億隻,絕大部分地區的莊稼或草地都遭到了兔子的啃食,甚至引發了水土流失。
直到今天,澳大利亞的滅兔行動從未停止過,他們依然在與兔子們鬥争着,這都是兔子貪吃、嘴饞惹的禍。
“讒”字配以言字旁,表示與人說話有關,專指“讒言”,就是到處說壞話,澳大利亞的兔子一樣,到處搞破壞,很難被制止。
學漢字不能僅僅學它表面的東西,而是要學習它背後的文化内涵,并與我們當下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與曆史傳承相通融,才能算是真正的識字。
如果隻是知道一個字怎麼讀、怎麼寫,大概意思是什麼,至于它的來龍去脈,一概不知,那學到的不過就是一堆死闆的符号,沒有生命力的知識而已。
而知識學的再多,也不一定能産生智慧。你同意嗎?
○〢關于作者:
本文改編自《雙法字理》,作者:白雙法老師。
讀《雙法字理》,學漢字文化!你值得擁有!
漢字文化的學習進步,絕不僅僅是漢字本身,更是一種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構建。
這裡是無師字通,專注分享漢字相關的故事與文化,喜歡的朋友們歡迎關注和轉發,感謝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