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少數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節日

少數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節日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8 20:56:05

“仡佬毛龍”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傳下來的民間崇尚的表現形式,主要流傳于貴州省石阡縣龍井、湯山等鄉鎮的宴明、龍鳳等仡佬族村寨,輻涉及于全縣各地的侗、苗、土家各民族。仡佬毛龍主要活躍在元宵節期間,有學者推論,毛龍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

少數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節日(原來我們少數民族)1

  龍崇拜是仡佬毛龍的核心。其基本要素包括:1.“龍”信仰,包括傳統故事、敬龍儀式、敬龍場合和用品及敬龍神誦詞;2.附屬圖騰信仰,包括“竹王”崇拜、盤瓠崇拜、民間佛道崇拜和原始崇拜等;3.紮藝,包括選材(竹篾、彩紙)和工藝等;4.玩技,包括“二龍搶寶”、“懶龍翻身”、“單龍戲珠”、“天鵝抱蛋”、“倒挂金鈎”、“犀牛望月”和“螺絲旋頂”等;5.念誦,包括“開光”、“請水”、“燒龍”等儀式的念誦及“開财門”和“敬财神”等表演時的誦唱。“仡佬毛龍”有着豐富的文化價值,顯示出獨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及多樣的社會功能,它是研究古代仡佬族文化傳統的寶貴财富。

少數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節日(原來我們少數民族)2

  納頓節是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土族獨有的民俗活動。“納頓”土語原意為“遊戲”,關于它的曆史淵源,目前還沒有發現文字記載。有學者認為,從納頓節中傩舞傩戲的内容、形式、服飾等考證,納頓節當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早期。

  青海三川地區的官亭、中川等七個鄉鎮的七十多個村莊都過納頓節。各地舉行納頓的順序按莊稼收割季節的先後排列,從農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納頓開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轉移,一直延續到農曆九月十五日結束,曆時63天。

少數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節日(原來我們少數民族)3

  納頓節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籌備,從清明節開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廟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并推選出當年七月舉辦納頓會的“大牌頭”和“小牌頭”,他們在節前負責籌集經費,維持本村社會秩序,協調生産管理(如田間用水順序)等,節日期間則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其次是小會,節前,村民在會場搭建大型帳篷,以供安放神像和進行祭奠。節前一日大小牌頭敲鑼打鼓,進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動。然後便是納頓節的正會,它由跳會手、跳面具舞(傩戲)、跳“法拉”(巫)三部分組成。

少數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節日(原來我們少數民族)4

  土族納頓節特點十分鮮明,它是一種鄉人傩民俗活動,以民間信仰為連接村落的紐帶,流傳曆史久遠,每次活動延續時間長,參與廣泛等。納頓節具有嚴格的組織和程序,其活動與鄉村管理和生産時序緊密結合,有明顯的社會調适功能。節日期間,活動内容豐富多彩,極富民族地方特色。

少數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節日(原來我們少數民族)5

特别是其中的傩戲傩舞,保存着北方民族薩滿文化的殘影,同時又吸收了二郎神、關公崇拜等漢文化的内容,既表現了土族的文化個性,又體現了多元文化共生共榮、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諧現象,具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内涵,其音樂、舞蹈、頌詞、服飾、儀禮等都富于特色。納頓節是人們認識土族曆史的“活文獻”,它所蘊涵的豐富文化信息,是學術研究的一個重要源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