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多說直奔主題,PS裡做選區的三大工具,裡面還有細分的工具,下面來介紹常用的。
第一個:選框工具如圖:
常用的也就前面的矩形選框工具和橢圓選框工具。其圖标是虛線的樣子,在畫闆中我們先拖出一個矩形,可以看到有很多虛線,我們通常把這種選區叫螞蟻線:
相關的按鍵配合操作有:
1. 按住Shift鍵,加選:
2. 按住Alt鍵,減選:
3. 按住shift Alt鍵,則是選擇交集:
4. 橢圓選框工具,按住Shift可以畫出一個正圓,按住Alt鍵則是以鼠标點擊的地方為中心畫圓,按住space空格鍵則可以移動選框的位置:
5. 選區畫出來之後,可以填充顔色,早幾年前的教程通常用這種方式畫圖形,但現在幾乎用形狀工具來畫了,就是下圖這些:
再來說下選區畫出來之後填充顔色的方法:
a. 快捷鍵Alt delete來填充前景色,Ctrl delete來填充背景色。這個是很常用的方法。下圖就是工具欄上的前景色和背景色,點擊可以設置顔色:
接下來我們新建圖層:
然後給畫好的選區填充一個紅色:
b. 第二種填充顔色的方法是使用油漆桶工具,默認放在漸變工具欄裡:
選好顔色後,直接在選區裡單擊即可:
注:怎麼取消螞蟻線也就是選區?
取消選區快捷鍵Ctrl D,這個也是很常用了,一定記得。
實在記不得了就是在選擇菜單下找到取消選擇:
6. 這一點來說一下選區的另一個功能:删除局部。比如畫面中我想删除圓的一半,就可以畫出選區,放好位置,直接按delete删除即可:
這個雖然名字上沒有選區選框的,但其實它也是個選區工具,有三種方式,如下圖:
1. 先來看看套索工具的使用,直接用鼠标自己控制畫出任意形狀,會自動閉合選區,同樣可以配合shift鍵加選畫出選區:
2. 接下裡試下多邊形套索工具,如下圖,以直線的形式組合畫出選區,此功能了解即可,不常用:
3. 磁性套索工具,以前用這個摳圖,但現在不用了,有更高級的工具,在下個工具介紹。這裡還是看看這個磁性套索工具的常規用法:
對于這種背景幹淨的物體,用這個磁性套索工具點擊物體邊緣,移動鼠标會自動出現依附在物體輪廓上的線條。
以前就用過這種摳圖,偶爾用起來還算方便,至于摳的圖質量嘛,就呵呵了,在此了解即可。
第三個:快速選擇工具自從PS cc 2017版升級的這個快速選擇工具之後,摳圖我都用它,快速可靠,可調,可控,要摳圖的你值得擁有。
依舊用這個草莓演示,先來魔棒工具,對于這類背景幹淨的隻需一點即可:
這個工具使用并不複雜,這裡我找了一張建築的圖片,要把天空選擇出來去掉,直接選擇天空的部分,控制工具大小,最好沿着建築輪廓走,這樣識别較好些:
這一步不需要太精細,大概的輪廓有了之後再用選擇并遮住細調:
由上圖看到,在右邊屬性選項裡,我把紅色設置為選定區域,降低不透明度,然後配合左邊的畫筆工具以及調整邊緣畫筆工具将建築部分畫出來,按住Alt鍵可以實行反選,調整好之後再給全局調整設置下,比如平滑度加一兩個像素,羽化加1像素,移動邊緣也提高一點,這樣輪廓過渡稍微好些:
沒有關系,我們雙擊蒙版層,選擇反相,如下圖箭頭所指,即可:
我們随便找個天空的素材放在建築圖層下面
這裡算是簡單的演示了,作為入門掌握好這些基本用法足夠玩一陣子了。
總結下工具欄裡的選區工具就三大塊:
重點是熟練使用快速選擇工具。
還有幾個非常非常常用的快捷鍵操作:
Alt delete:前景色填充
Ctrl delete:背景色填充
D: 複位前景背景色
X: 前景背景色交換
Ctrl D: 取消選區
最後祝大家學習愉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