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7:24:56

“如果你活着,請你到汶川去,伸出你的手,盡你所能,幫幫埋在廢墟下面的人們;握住他們的手,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溫暖;刨去他們身上的磚木,也許早一分鐘救出,他們還有生的希望;大聲地呼喊他們,和他們說話,哪怕你明知會看着他們死去,也唯願能減少他們死前的孤獨和恐懼……”

今年5.12是汶川地震13周年,這場無情的災難,奪取了很多人的生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卻有許多真情流露,令人落淚的瞬間。

12年前的一張照片讓無數人潸然淚下,照片中的父親面容悲苦,背着自己的兒子在路上艱難行走,一路引人側目,而他背上的少年穿着嶄新的校服,卻早已失去了呼吸。

一張簡單的照片讓人心中酸楚的同時,感受到了如山父愛,如今這位父親的現狀也為人們所關心。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1

災難降臨

2008年5月12日,一年365個日夜裡,這本該是其中再平常不過的日子之一,卻因為一場特大地震的降臨,在中國曆史上永遠留下了灼痛的印記。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上千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成為了中國人民心中磨滅不去的一道傷。

這些或遇難或失蹤的人,都是他人的父母、子女,無數人絕望哀痛的眼淚将汶川大地浸透,卻不能如哭倒長城的孟姜女一般,救出被壓在廢墟下的親人。

程林祥的兒子小磊就是遇難者之一。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2

這一年,程林祥的大兒子程磊剛剛升入高中,再讀完三年,就可以考取外面的大學,前途一片光明,正是滿懷憧憬、朝氣蓬勃的少年時期。

程磊就讀的高中是映秀鎮上的漩口中學,離家裡所在的村子很遠,兩地之間還沒有修路,隻有一條25公裡長的山路可走,所以程磊平時在學校住宿,隻有周末會回家。

5月11日,第二天就是星期一,程磊在家度過周末後,收拾好行囊準備踏上返校路途,開啟新的一周。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3

臨行前,程林祥叫住了兒子,用皲裂如樹皮的手遞給他兩張皺巴巴的票子。

是一筆110元的生活費。

程林祥隻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平日和妻子會去外面工地上幹活,為了微薄的工資四處奔波。

夫妻二人即使沒什麼錢,但也力所能及想給兒子最好的,錢不多,票子也十分破舊,但卻載着沉甸甸的愛意。

像每個送行子女的父母一樣,程林祥細細叮囑兒子把錢用到該用的地方,别不舍得吃,在學校好好念書,有什麼困難和家裡說......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4

程磊自小就十分懂事,也很體諒父母,他頓了頓,收下了錢,然後微微一笑:“知道了爸,放心吧。”

那溫和的笑意在這個十幾歲少年的臉上,已經略見幾分男人的堅毅,程林祥目送着兒子的身影離去,直至化作一個小小的黑點。

卻沒想到,這寥寥幾句溫言,竟成了父子之間最後的對話。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5

兒子臨走時的微笑,程林祥往後餘生每每午夜夢回想起,都會心口疼得宛如刀割。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大地震來襲,震級達到前所未有的8級,山崩地摧,房屋坍塌,人們奔走哭叫,無數人尚未來得及發出呼救便被永遠地掩埋在了碎裂的磚瓦之下。

即使程林祥所住的村子距離映秀鎮有幾十公裡遠,但是也依然能感受到無比強烈的震感,一時間,地動山搖,房屋瘋狂晃動,山上的碎石滾滾而下。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6

災難發生時,程林祥夫婦正在地裡彎着腰幹農活,他們被晃得險些栽倒,勉力相互扶持站好後,從彼此的臉上都看到了驚惶恐懼的神情。

他們的小兒子還在家裡!

夫婦二人連忙跌跌撞撞地往家裡跑去,房屋震動,屋裡灰沙正簌簌落下,幸運的是,小兒子程勇安然無恙,隻是略受到了驚吓,哭鬧不休。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7

小兒子沒事了,程林祥夫妻又挂念起了在映秀鎮讀書的大兒子,他們不知道那邊情況如何,以為應該也是像自己這邊一樣,震一會兒就漸漸沒事了。

按常理,發生這種事情,學校應該會發布通知讓學生們放假回家,也有一些其他人跑回了村,可是程林祥夫婦在家中焦急萬分地左等右等,都沒有等來兒子歸家的身影。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8

濃重的不安在二人心頭萦繞,等待的過程無比煎熬,直到消息傳來:兒子所在的映秀鎮正是這場地震的重災區,學校已經坍塌,化為廢墟。

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程林祥身子一軟,他再也按捺不住,決定動身前往映秀鎮尋找兒子。

妻子劉志珍也一同跟随,地震尚未完全過去,下山的路上還有一波又一波的餘震,此時的山路是極其危險的,但夫妻二人顧不上這些,還有什麼比自己的親生骨肉生死未蔔更煎熬的狀況嗎?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9

路上,程林祥心憂兒子,跑得飛快,劉志珍腳力慢,漸漸有些跟不上,就邊走邊在路上試圖搭便車。

一個騎着木蘭摩托車的男子停下了車,一番急促的交談過後,兩人都了解了彼此的狀況,男子兩個剛上初中的兒子在地震中被砸傷,送進了醫院,男子就是前去看兒子的。

在知道劉志珍的目的後,男子二話不說就讓她上了車。

在去醫院看了兒子們一眼後,男子又立刻馬不停蹄地将劉志珍送往目的地,一路疾馳,直到遇到一處斷橋,摩托車再也不能通行,男子才把劉志珍放下。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10

劉志珍眼含熱淚,将身上僅剩的50塊錢要塞給男子做答謝,男子死活不肯收,倆人拉扯一番後,劉志珍悄悄将錢放在了男子衣兜裡。

臨走時,男子回頭對劉志珍說了最後一句話:“妹子,無論你能不能找到兒子都記得和我說一聲,父母連心啊。”

劉志珍再也忍不住,淚水滾滾而下,她哭着說了聲好。

而她甚至忘了問男子的姓名,日後也不知道如何尋他。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11

痛失長子,背兒子屍體跋涉25公裡步行回家

一路翻山越嶺,曆經波折,夫妻二人終于彙合,一趕到學校,差點驚得暈過去:程磊平日上課的六層教學樓已經塌了大半,裡面埋了很多學生。

看着眼前的慘烈景象,程林祥恐懼又絕望,他害怕極了,和妻子開始拼命地找,找遍了整個學校,問遍了幸存的老師和學生,都沒有找到兒子的身影和音訊。

夜裡,映秀鎮下起了大雨,程林祥夫妻一夜無眠。

程林祥不敢去想别的可能性,仍抱着一絲希望:或許兒子已經回到家了,路上和自己錯過了呢?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12

于是第二日一早他們又匆匆趕了4個多小時的路程回到家中,家裡仍是一片冰冷,沒有兒子的身影。

5月15日,他們又趕到學校繼續尋找,程林祥加入了救援隊,一路救人一路找,希望能把兒子救出來。

他站在廢墟上聲嘶力竭地呼喊着兒子的名字,随着救援隊擡出一個又一個重傷的人,一具又一具冰冷的屍體,可都不是自己最熟悉的面孔。

可上天終究沒有眷顧這個可憐的男人。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13

終于,廢墟的一邊又發現了一個人,需要人手,程林祥突然心砰砰狂跳起來,他惴惴不安地挪過去,在救援人員用工具撬開了一塊水泥闆後,程林祥看到了被壓在水泥闆縫的面孔。

正是程磊,早已失去了呼吸,變得冰冷慘白的程磊。

少年臨行時的微笑在眼前浮現又漸漸消散,程林祥終于崩潰地嚎啕痛哭起來,這個瘦小地男人佝偻着背,哭得喘不過氣。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14

程磊的屍體被挖出來了,靜靜地放置在一邊,逝者已逝,往事已矣,最痛苦的永遠是被留下的生者,程林祥神情恍惚地坐在旁邊許久,終于踉踉跄跄站起身。

落葉歸根是每個中國人骨子裡的執念,家是一切的紐帶。

程林祥覺得,兒子不能就這樣被留在廢墟裡,他要帶他的小磊回家。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15

夫婦二人幾番來回都是一雙腳,哪裡會有什麼工具呢,于是二人忍着巨大的悲痛用木棍搭了個簡單的擔架,把程磊的屍首放在上面,倆人就這麼擡着兒子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擔架是臨時砍樹做的,十分粗糙,樹杈樹刺都沒來得及削,尖尖的,直戳進肉裡,鮮血直流。

實在疼得受不了了,程林祥就把兒子蒙蓋得嚴實,然後背在身上,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劉志珍就在後面扶着。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16

程磊雖然才十幾歲,但是身材已經比因長期勞作而瘦小佝偻的父親高大多了。

少年穿着剛換上的新校服,修長的雙腿無力地從父親的腰側耷拉下來,随着父親艱難前行的步伐,一晃一晃。

程林祥垂頭看着,淚水忍不住又迷了雙眼,幾乎看不清前方的道路,身後是妻子時不時的啜泣聲。

一路餘震不斷,四處都有滾石落下,程林祥背着兒子從下午13走到了23時,10個小時的路途,那麼遠那麼難,對程林祥來說又是那麼快。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17

到了村裡,已經有很多鄰居親戚等待着,他們幫忙把程磊的屍體放下來,程林祥脫了力,一屁股癱坐在地上,夫妻二人手上身上被紮出的血迹已經幹涸,眼淚卻始終不歇。

三天後,他們将程磊安葬在了屋後的山坡上,兒子終于回家了。

喪子之後又喪父,妻子患上失憶症

汶川地震過後,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痛,承受着喪子之痛的程林祥,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療傷,可是命運也沒有就此放過這個苦命的男人。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18

次年,程林祥年邁的父親同往常一樣出門,這是一條陡峭難行的山路,但是一輩子早已走了千百遍,本該再熟悉不過,可是他走至路中央時,一輛汽車疾速駛來,将這個年邁的老人直直撞飛,一路滾撞跌下了旁邊的山崖。

喪子之後又失去父親,接踵而至的打擊幾乎将這個男人擊垮,本就沉默寡言的程林祥更是抑郁,家裡也被籠罩在悲痛的烏雲之下。

程林祥背子回家時人拍下照片,媒體寫成新聞發布到網上,在當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同情,多年後,有人想知道這位可憐的父親過的如何,便有記者前去程林祥的村子裡采訪。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19

出人意料的是,這個男人在遭受連番打擊後,并沒有一蹶不振。

當年在媒體的報道下,程林祥引起了社會上很多人的關注,有人願意資助他們去修建那條村裡人祖祖輩輩走過許多年的山路。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20

在看到昔日泥濘坎坷的山路變成了平坦光滑的水泥路後,程林祥終于從苦悶的生活裡看到了一絲希望,路修好的那一天,他來到兒子和父親的墳前,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九泉之下的他們。

當記者來到程林祥家裡的時候,意外地看到家中又出現了一個小孩子活潑玩鬧的身影。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21

程林祥一頭卷發,膚色黝黑,歲月又給這個老實忠厚的男人面容添加了一些風霜,和當初那個背着兒子屍首前行,面容悲苦的父親形象已有所不同,程林祥夫妻二人的精神狀态看上去都很不錯。

程林祥告訴記者,他跟妻子又生下了一個小兒子,起名叫程天樂,那場災難之後一大家子人依然住在老院裡。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22

鏡頭面前的劉志珍已經37歲了,看上去依舊爽朗熱情,但其實不盡然。

地震中失去兒子的痛苦給這個女人留下了後遺症,她自此之後就變得記性很不好,有時候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轉頭就忘。

可有件事,患上失憶症的她卻記挂了一輩子。

當時在去尋生死不明的大兒子路途上,遇到的那個騎摩托車的好心大哥。

她忘記了問對方的名字,在将兒子後事處理好後,她曾多次去男子載她的地方,去男子兒子住過的醫院,在那裡問啊問,等啊等,都再沒有見到那個人。

“我腦子裡記住了他,隻要能再見到我肯定能認出來他。”劉志珍說。

男子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她心心念念,雖然兒子已經去了,但她也想給自己的恩人有個交代,不然始終感到心安。

可是那個騎着摩托的男子好像就這麼隐沒在茫茫人海中了,仿佛隻是萍水相逢,此後再無處可尋。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23

除了好心人出資修路,程林祥一家人還收到過别的幫助,一名江蘇的匿名好心人,經常給他們打電話定期問候,還替他們出了程磊弟弟程勇的學費。

程林祥夫婦感動萬分,試圖詢問對方的身份,即使是張照片讓他們看看恩人長什麼樣也好。

對方卻拒絕了這一請求, 這讓他們感激又愧疚。

也曾有人希望幫他們遷出深山,來到城裡居住,程林祥夫婦拒絕了,他們感激卻堅定地道:“兒子還在這裡,我們不能丢下他。”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回到遺址(汶川大地震徒步25公裡)24

中國向來有災難的地方必有溫情,來自四面八方的善意令人暖心,無論是那個騎着摩托雪中送炭的男子,還是出資修路的善者,還是匿名資助的好心人。

如今的汶川也已重建,逝者已逝,生者仍要努力前行。

程林祥的事迹也給予我們許多感動,父愛有時雖沉默無言,但卻如山沉重,程林祥的精神也令許多人感動,無論是失去兒子後跋涉千裡帶其回家,還是飽受打擊,卻依然沒有放棄生活放棄希望,堅定地扛着家裡的重擔,努力生活。

一個男人成為了父親,他便有了最溫柔的心和最堅強的品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