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見賢思齊賢指的是

見賢思齊賢指的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3:08:26

見賢思齊賢指的是?“見賢思齊”出自春秋時期偉大先賢 孔子的 《論語•裡仁篇》,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見賢思齊賢指的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見賢思齊賢指的是(古人說的見賢思齊)1

見賢思齊賢指的是

“見賢思齊”出自春秋時期偉大先賢 孔子的 《論語•裡仁篇》

原文如下:

見賢①思齊②焉③, 見不賢而内④自省也。

見人善即思⑤齊縱去遠以漸跻

見人惡即内省有則改無加警

為了方便研究,列了幾個〖注釋〗

①賢:形容詞用作名詞,賢者,有賢德的人。

②齊:看齊。

③焉:于加之。

④内:方位名詞作狀語,在心裡。

⑤思:思考,心裡想。

原文翻譯過來是這樣的:

看見有德行或才幹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學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

看見他人的優點或善行義舉,要立刻想到學習看齊,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

看見别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要反躬自省,檢讨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我們穿過曆史的長廊去轉轉吧:

顔回小孔子三十歲,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深得孔子的喜歡。他極為聰明勤奮。不過,起初,孔子對顔回并不看好,認為他不聰明,因為顔回上課從不提問。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孔子發現顔回上課認認真真聽講,回家能反省上課的内容,然後會有許多啟發,這才改變了看法,顔回一點也不愚笨,反而非常聰明。他甚至拿子路與顔回比較,說子貢遠遠不如顔回,顔回是聽到一個道理能知道十個道理(聞一以知十),而子貢是聽到一個道理隻能知道兩個道理(聞一以知二)。魯哀公有一次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最好學?”孔子堅決肯定說是顔回。

有一次,魯國的貴族季氏歡宴名流,這位十七歲的居喪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陽虎向他喝道:“我們請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隻好退了下來。經過這一番挫折,孔子更發憤了。過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養和各種才能,一天比一天進步,雖然年輕,卻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學習,孔子逐漸成了博學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條街叫達巷,達巷裡的一個老百姓就這樣說過:“孔子這麼淵博,他會的玩意兒我們簡直叫不上名堂來。”孔子聽見了,便謙虛地說:“我會什麼呀?我會趕車罷了。”原來在這時有六種本領是一個全才的人必須具備的,這就是:禮節,音樂,射箭,趕車,識字,計算。在這六種本領裡頭,趕車是被認為最低下的,所以謙虛的孔子隻承認了這一樁。

我們在今天應該如何理解“見賢思齊”

“破窗理論”帶給我們很重要的人生啟示——

一扇“破窗”,對于一個社會來說好似微不足道,但是每天發生的小事,比如随地扔垃圾、踐踏草坪等,都如一扇完整的窗戶被無端打破,給社會留下一個小小的傷口。如果這些現象沒有得到及時的制止,最終就會像毒瘤一樣危害整個社會。例如,在環境優美的場所就沒有人随地吐痰,大聲喧嘩;而在髒亂的地方,即使豎起“禁止喧嘩”、“嚴禁吸煙”的牌子也難于奏效。在公園裡,假如第一個人摘取花壇裡的鮮花後,其他人則紛紛效仿,那麼鮮花将被摘得一幹二淨。因為人都會有潛意識的模仿,人天生具有攀比性和從衆性,一件好事能促使人們見賢思齊,同樣,一件壞事得不到及時的制止與糾正,也會帶來不良的社會效果。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嚴格自我約束,摒棄僥幸心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焉”,隻有人人都不去打破“玻璃”,人人都争做“玻璃”的守衛者,我們社會的“窗戶”才能更加明亮。對于社會的管理,不僅需要法律的強制力,道德的感化力,還要營造一種好的環境影響力。一個孩子,剛把腳踏到草坪,又立刻縮了回來,原因是:怎麼别人沒進呀?這種潛在的力量可以激發人内心的自我約束。這樣,才能更好地營造和諧有序的氛圍,建設和諧文明的社會。

————————————————

頭條号“春風化雨”持續為你分享最新有關傳統文化思想,請點擊右下角“訂閱”,與我們一起每天享受一點文化的小菜。或者你可關注微信号“hxwh10(華夏文化)”

本文摘自嚴文科 郭海軍主編的《穿越傳統文化的小記憶》叢書,該書即将出版,分享部分内容,先睹為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