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李白的性格豪放

李白的性格豪放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18:00:17

李白的性格豪放?李白,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後人稱其為“詩仙”,有《李太白集》傳世與杜甫合稱“大李杜”詩歌特點:雄奇飄逸,真率自然用他自己的詩形容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李白的性格豪放?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白的性格豪放(李白灑脫的才子)1

李白的性格豪放

李白,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後人稱其為“詩仙”,有《李太白集》傳世。與杜甫合稱“大李杜”。詩歌特點:雄奇飄逸,真率自然。用他自己的詩形容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的灑脫一方面源于他喜歡學道,道家中有老莊自然無為思想,還有神仙派的煉藥養身等。李白詩的飄逸灑脫與他崇尚道教有很大關系。他對自然有一種深情,他的宇宙自然觀是動的,甚而有感情的。如“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

其次其灑脫也源于他坦白直爽的性格。杜甫曾形容他“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則故事來賞讀他這種詩性。

天寶初年,楊玉環得寵,唐明皇帶着愛妃到沉香廳觀賞四株名牡丹,還讓梨園最好的弟子為他們跳舞伴奏,最受歡迎的歌者李龜年為他們吟唱。正待李龜年要唱舊詩曲時,唐明皇便想起李白,而此時李白正在酒樓裡喝酒,情急之下,李龜年讓人把李白架去興慶宮,李白借酒醉寫了三首《清平調》,雖醉但無筆誤,此作深得唐明皇喜歡。其中幾句就是“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見李白七言律詩如此之好,明皇便想讓其寫五言律詩。但李白覺得自己已醉,隻有壯一下膽子,才能寫出來,唐明皇應允。他随後讓高力士給他脫靴,讓楊國忠給他研磨,略一沉思後便洋洋灑灑寫了十首《宮中行樂詞》。寫完讓人譜曲演唱,這深得唐明皇和楊貴妃的興緻,帝妃二人賞花盡興後才離去。

誰知經此事件,高力士和楊國忠便在心裡恨上李白。幾天後,高力士對正在唱《清平調》的楊玉環說,李白把她比做擾亂後宮的趙飛燕。貴妃一聽這話當時就生氣了,過後常在玄宗耳邊挑李白的不是。玄宗因此也不太重用李白,李白心領神會,自請離開長安。唐玄宗其實有些舍不得他,但宮中他人做梗,無奈讓李白出長安遊曆去了。

他果斷離開京城,證明他的豁達,但在他心裡,還希望着日後大有所為。《将進酒》是李白離開長安後客居梁園時寫的,詩句飄逸豁達“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鐘鼓馔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表達了他離開長安的失意心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則說明他對仕途仍抱希望的入世思想。

李白的一生滲透着從政和學道的軌迹。他渴望從政,但最後又因自身的志氣和傲骨而遠離仕途,後又因愛國主義思想而參加了永王璘的保衛東南的興兵。後來永王璘因違反唐肅宗的命令丢掉性命,他則被流放夜郎,後因朝廷立太子大赦天下而被釋放。

另外,李白也是善交友的義士。他在二十五到二十七歲間曾冬遊揚州(現在江都),花很多資材救助“落魄公子”。李白和其中一位好友吳指南到洞庭遊曆,指南不幸離世,他便日夜守着朋友遺體。老虎來了,都不走開。後來他把指南埋在湖邊。去金陵回來後,把未全腐的好友遺體洗削完,背着屍骨,将其埋葬在鄂城。其對友人的真摯感情着實讓人贊歎。

李白非常欣賞戰國時魯仲連的氣節,以及其一生所為。魯仲連說服魏國将領新垣衍放棄尊秦為帝,秦國最終退兵五十裡。趙國平原君要感謝魯仲連,魯仲連認為,天下之士貴在為人排憂解難,去除紛擾,但卻不收取回報;若收取回報,那就成了交易買賣的商人。他做此事的目的隻是為了打擊秦國的橫暴。另一件事是魯仲連幫田單攻取燕軍守衛的聊城,田單給他官做,他卻逃到海上。

魯仲連将“士”之氣節發揮到極緻,将自由與成功诠釋的如此到位,這便是李白佩服他的原因。李白有很多詩都是稱贊魯仲連的,如“誰道泰山高,下卻魯連節。誰雲秦軍衆,摧卻魯連舌”“東海泛碧水,西關乘紫雲。魯連及柱史,可以蹑清芬”。我們甚至從李白的從政史中也能尋到魯仲連的影子。

詩仙李白一生豪放潇灑,喜遊曆,取材雄大壯闊,将出世與入世所見所聞描繪的淋漓盡緻。其詩自然不羁,讓人讀來朗朗上口,喜學道,飄逸脫俗,被人常稱作“谪仙人”,永遠為後人所敬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