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規劃圖高清?來源:科技日報45%,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海綿城市規劃圖高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來源:科技日報
45%
截至2020年底,廣州城市建成區306.12平方公裡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标要求,占比23.12%,超過國家達标線20%。到2025年底,廣州全市城市建成區45%以上的面積将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7月3日,走在廣州市增城區增江碧道上,記者看到立體碧道、荔湖濕地、江畔公園、半島公園等一批休閑節點成為市民喜愛的“網紅打卡點”。
近年來,廣州通過示範帶動,不斷推進全市海綿城市建設成系統、成片區達标。截至2020年底,廣州城市建成區306.12平方公裡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标要求,占比23.12%,超過國家達标線20%。
形成了全流程管控體系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綠地、水系等生态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
作為一座擁有2200多年曆史的水城,廣州市坐擁1368條河湧與330座湖泊。為了營造适老适幼的特色水岸,近年來,廣州遵循“以水定城,順應自然”的原則,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廣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海綿城市,廣州非常注重規劃引領。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體系實現了多維度、多層次、多專業的全方位融合銜接,相互促進。不但制定了市、區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和重點片區詳細性控制規劃,而且生态系統規劃與水系統規劃在海綿城市建設中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了解到,廣州市先後印發了《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廣州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管控指标分類指引(試行)》等60餘項制度和技術文件,并修編了規範性文件《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逐步形成了以“四圖三表”“分類管控指引”等為核心要件的全流程管控體系。
随着海綿城市建設的深入開展,廣州市已形成閱江路碧道、海珠濕地、靈山島尖、中新知識城等具有示範意義的各類建設項目或片區50餘個。
将70%的降雨就地消納利用
海綿城市在适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像海綿一樣具有良好的“彈性”。
在廣州南沙,河湧與江流縱橫交錯的明珠灣起步區多面環水,相比其他區域承擔着更大的防台防汛壓力。
對此,明珠灣起步區在城市規劃時便提前謀劃,建設生态堤,運用“大海綿 小海綿”的海綿城市建設思路,為城市解決防洪排澇問題、水質淨化問題,完善水生态系統。同時生态堤将城市防洪工程與景觀建設相融合,打造市民休閑親水城市濱海景觀,進一步提升明珠灣的宜居性。
今年5月,廣州市印發《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确提出“廣州市新、改、擴建項目均應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及指标要求,最大限度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态環境的影響,将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方案》要求,有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逐步構建自淨自滲、蓄洩得當、排用結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和雨洪管理能力,削減城市地表徑流污染,促進雨水資源有效利用,提高中水回用效率,有效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
此外,還将探索管理新模式,開展雨水收費制度和水權交易機制相關研究,探索雨水資源化利用途徑;加強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監督,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依托河長制APP,實現海綿城市建設智慧化監督。
近日,國家财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共同組織專家開展了2021年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競争性評審。根據對外公示,廣州市被列入首批示範城市。
記者了解到,到2025年底,廣州全市城市建成區45%以上的面積(以2019年為水平年)将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記者 龍躍梅 通訊員 趙雪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