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一線教師眼中的優秀教師評價标準

一線教師眼中的優秀教師評價标準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22 18:04:36

一線教師眼中的優秀教師評價标準?誠然,教師的職能就是“教”(即教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人們的思維常常到此止步到底教師應如何“教”,或者“教”的具體内涵是什麼,便不再深究,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一線教師眼中的優秀教師評價标準?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線教師眼中的優秀教師評價标準(教師有四重境界)1

一線教師眼中的優秀教師評價标準

誠然,教師的職能就是“教”(即教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人們的思維常常到此止步。到底教師應如何“教”,或者“教”的具體内涵是什麼,便不再深究。

由于對教師的職能不明确,在教育實踐中,人們往往錯誤地行使了教師的“職能”。使教師蛻變成了“念師”、“背師”、“講師”。

所謂“念師”,就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隻知照着書從頭至尾念教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照本宣科”。書念完了,課也就上完了。

所謂“背師”,就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隻會背誦教材内容,将教材從頭至尾背一次,課也就上完了。我把這稱之為“背本宣念師和背師的特點是教師總是機械念背教材内容。這種教師的一般特征是教師自己并沒有理解和消化教材。當然,也有的是由于缺乏教育學常識,不懂教法。

當學生遇上“念師”和“背師”教學時,學生實際上就成了“聽生”和“記生”。學生隻能完全被動地聽老師念書、背書,然後進行一些機械記憶(文史學科)以及機械模仿(數理學科)。

所謂“講師”就是指将課本内容從頭講到尾的教師。這種教師較之“念師”與“背師”水平要高一個檔次。他們一般對教材能大體理解和消化。但他們不思考學生能否獨立理解救材,以及哪些是學生能獨立理解和掌握的,他們總是從頭至尾不厭其煩地講授全部教材。在“講師”的課堂上學生仍然比較被動地處于“聽生”地位。

在“念師”、“背師”和“講師”的課堂上,學生都是“聽生”。但這“聽生”的内心還是有差異的。在“念師’的課堂上,學生是厭煩反感的“聽生”。他們反感教師“照本宣科”,做他們自己(隻要能識字)完全能做的事情。在“背師”的課堂上,學生是驚奇的“聽生”,他們驚異名師腦袋裡裝着許多“知識"(其實邢完全是死記教材内容)。在“講師”的課堂上,學生是激動的“聽生”.他們被老師親切地生動的講解激動着(國老師水平素質以及教材不同,學生的激動程度是不同的)。

“念師”、“背師”、“講師”三者在能力、水平上存在一定差異,教學效果上也存在差異,其中“講師“明是高于“背師”和“念師”、“背師”與“念師”之間的差異比較小些。盡管存在這樣的差異,他們将學生完全置于“聽生”的位置上這一點卻是共同的。

“聽生”雖因“念師”、“背師”、“講師”的不同,“聽”的效果會有差異,但“聽生”在學習上的被動地位這一點總體上是不會有根本變化的。因為,學生既為“聽生”,你能聽到什麼,完全是受制于老師和環境以及自身的身心狀況和學習基礎等,一且某個方面出 了問題和障礙,這“聽”便會成為子虛烏有的東西。正因為這樣,我們總是看到從小學到大學一大批 、一大批的學生被灰溜溜地撂下來,能夠在課堂上“聽”到(主要指聽懂)老師的教學内容的學生總是一天比一天少。那麼.教師到底應該作什麼呢?

我認為教師應該做“導師”。“導師”的職能有兩個:一是組織引導學生自己學習教材,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二是幫助學生消化教材中的難點内容。這就是教師的兩大職能。

那麼,我們應怎樣來行使教師的這兩大職能呢?首先講“組織引導“職能。所謂組織引導職能,就是指對教材中的許多容易理解、容易掌握的内容,教師就不要講,而要組織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掌握。

正如市教科所所長董國華同志在《導學式素質教學模式論綱中》所說的那樣:“凡學生自己能學懂的不教:凡學生自已能學會的不教:凡學生自己能探索出結論的,也不教。“我想董國華講得“不教”,就是教師不講的意思,但并不是不要組織引導學生自己去學,否則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都要落空。

說到這裡,許多老師常常有顧慮和疑惑。他們總是對我嚷嚷:“哎呀,翟局長呀,現在的教材這麼難,内容這麼多,學生能自己學會嗎? 一些東西理論上說說可以,但實踐上萬萬行不得!”

筆者在中學教過十年書除了數學之外,中學的各門課程都教過。依本人的切身體會,還沒有一門文字課的教材不能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掌握。

譬如:語文教學,到了中學了,我們許多語文教師還在不厭其煩給生字“正音”。其實,正音這種能力,學生一般在小學就養成了,何必再在課堂上不厭其煩地闆書生字、拼音以及帶讀拼音呢,這種事情就完全能交給學生自己去完成,老師隻要布置任務,安排時間,組織引導就是了。

曆史課,一般教師在課堂上就要給學生交代曆史年代、人物、事件.意義等。而這些一般在教材上都是 一目了然的,根本就不需要教師去講。

物理、化學教材,每講一個原理之前都有許多通俗易懂的引言,這些也完全可以布置學生自己去看,教師适當提出一次要求和問題,以确保學生把握閱讀中的方向和關鍵,大多數情況下也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掌握領會有關的原理和公式。

總之,就課堂教學這一個環節而言,教師完全可以跳出“念師”、“背師”和"講師”的角色代之以導師的角色,從而在教學這一環節确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另外,就學習檢測這一角度而言,我們的教師長期處在堆積如山的作業批改的重壓之下,一般教師總以夜以維日地批改學生作業為榮。過去有許多詩歌作品贊揚教師時,常常有“老師窗前的長明燈”之類的句子,讴歌教師含辛茹苦地批改學生作業。

的确,在傳統教育觀念下,教師全批全改學生作業,幾乎成了教師勞動的一大标志。可我認為,這實質上是把偉大的教師降格為不斷重複打“"劃"x "的智能機器人。

這樣種簡單低效的勞動一方面虛耗了老師的時間和生命,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在學習檢測這一環 節完全成了隔岸觀火的看客。實際上,批改作業,對于教師或許純粹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而在學生,卻是一種培養能力 、調動學習自覺性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手段。

可長期以來,許多人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從而使教師的職能在學習檢測這一環 節發生異化,教師成了”翻劃師",即教師長年累月、夜以繼日地翻閱學生的作業本,不停地劃“”劃“x"。而科學的做法應該是,教師教給學生自我批改和互相批改作業的方法,組織引導他們自我批改和互相批改作業。

譬如,我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先生在教語文課中,在作業批改上,甚至作文批改,基本上都是學生自我批改和互相批改。

總之,在學習檢測這一環節,教師仍應是導師,而不應是-一個包辦代替的愚公移山式的“翻劃師”。”教師窗前的長明燈”不應該為批改如山的作業而亮,而應該為教師學習鑽研教育教學理論、鑽研教材、設計學法指導、研究學生個性而亮。

各位青年教師,你們是我市教育發展的希望,是我市教育事業的未來,教育教學改革的重擔還需要你們完成,預祝本次的“教育教學技能提升培訓”取得成功!

(撰稿:鄢 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