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王劍 葉美琪
圖/羊城晚報資料圖
秋季皮膚癢癢癢,怎麼破?今天介紹四個小妙招。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殷新副主任中醫師介紹,秋季是皮膚病的高發期,這是由于空氣變得幹燥,空氣中的塵埃、花粉等顆粒物增多,皮脂腺分泌減少,易使體液丢失,津液耗傷,各類皮膚頑疾加重或複發。
而秋季易患的皮膚病中,皮膚瘙癢症是最常見的。由于老年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減退,皮膚幹燥,所以這種皮膚病常見于老年人,稱老年性瘙癢症。
殷新建議,秋宜多食滋陰潤燥的食品。《黃帝内經》中,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養生原則。有滋陰潤燥作用的食物有芝麻、香油、桑葉、菊花、蘆根、糯米、蜂蜜、荸荠、蘿蔔、蓮子、百合、甘蔗、菠蘿、香蕉、乳品、豆腐、黑豆、銀耳、黑木耳、核桃、豆漿、藕等辛涼生津潤燥之物。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陳雨佳中醫師為讀者推薦4個食療方,助你和瘙癢說拜拜。
①桃仁高粱粥
組成:高粱米1000g,桃仁100g(也可按10:1搭配)
制作用法:煮粥,一天2次食用
說明:多用于老年性皮膚瘙癢症。中醫認為,桃仁活血化瘀、通暢血脈,既可促進血液循環,利于對養膚之品的吸收,又因其本身富含脂肪而有潤膚之效;高粱具有補氣健脾、和胃消積的作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二者合用,可共同發揮補氣健脾、活血化瘀、通暢血脈、潤膚止癢的效能。
②銀耳百合粥
組成:鮮百合50g,銀耳10g,大米100g。
制作方法:将百合洗淨切碎,銀耳用溫水發開後,洗淨切碎,與大米同煮為粥。百合,味甘性微寒,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銀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氣健脾。三者同煮為粥,具有潤肺養陰、健脾生津的作用。
③泥鳅大棗湯
組成:泥鳅30g,大棗15g,鹽适量。
制作方法:将泥鳅洗淨,與大棗共煎湯,加鹽調飲,連服10-15次
說明:用于皮膚瘙癢症。
④金銀花枇杷飲
組成:金銀花10g,枇杷4個。
制作方法:将枇杷洗淨,切開去核,搗爛,加金銀花,以沸水沖泡,頻頻飲服。
說明:用于皮膚瘙癢症。
秋季洗澡水溫不要太高,因為熱水會讓皮膚水分丢失增多,從而造成皮膚更加幹燥。同時不要使用含堿性量高的沐浴液和肥皂,應使用滋潤型沐浴露等,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另外,老年患者可以在沐浴以後及時使用保濕潤膚霜。在比較幹燥的部位,如四肢兩側、足跟、手掌等可以每天都擦一些尿素乳膏或凡士林。
編輯:薛仁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