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了。
接下來的是暑假。
特别2020年,是史上最短暑假:
畢業班隻有6天休息,低齡的學生則是15-30天不等。
但它的兇猛,依然不可小觑。
由于暑假期間,學校和家長都鞭長莫及,熊孩子都徹底野了。
這是數據——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區首席代表崔民彥表示,暑假是青少年兒童傷害多發月份,占全年傷害案例的近20%。其中,交通事故、溺水、跌落和動物傷占比較高。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醫務處主任田曼稱,暑假期間,該院外科急診平均每日接診未成年人的意外傷害占到接診患兒總數的53%,較平時的45%有明顯增高。骨折、燙傷、蟲咬傷的患兒較多見。
——新華網
這是新聞——
如果你對這些都還沒有直觀的印象。
那麼你一定對這部暑期安全教育宣傳片,還心有餘悸——
《隐秘的角落》。
朱朝陽,永遠班級第一、媽媽心目中的乖乖仔,誰能想象他一個暑假就經曆了——
溺水。
墜樓。
火災。
電信詐騙。
都怪作業太少?
送到暑期奧數班……
好了不開玩笑。
因為Sir今天的這篇要說的,很嚴肅,很認真。
很多悲劇的發生,沒有先兆,隻是由于一時疏忽。
為了防止那察覺不到的“一時”,所有家長、孩子必須提前請打起十萬分精神。
Sir整理了一下@中國教育學會、各地消防官方微博,做了一份假期安全手冊。
請大家務必要警惕這些高風險事項。
(誰要是不聽話,Sir就給他放《小白船》。)
在家
暑假在家,怎麼讓熊孩子老實寫作業,少玩遊戲,這種事情Sir就不替你們操心了。
但有一點千萬記得跟孩子打好招呼。
網上沖浪,賬号密碼别随便給,網友不能輕易見。就算要見,去哪、做什麼、幾點回家,得有大人知道。
這則Sir曾經推薦過的網絡沖浪須知,希望全體家長能熟看熟記。
說回主題。
暑假來臨,最緊要的,是先進行安全排查。
預防陌生人上門。
Sir建議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在家中(特别是門口位置)安裝攝像頭,提防老人和小孩在家中發生意外。
并叮囑孩子,要對陌生人保持警惕,有陌生面孔,即便表示跟家裡人關系親近也要提防,這種時候,可以不禮貌。
不随便給陌生人開門。
對家裡的老人也要再三叮囑,對一切以帶走孩子為目的的陌生人要求都保持謹慎且拒絕的态度。
快遞、外賣、認識家裡人等一切陌生人最好都别放入。
預防墜落。
如果家裡有較年幼的孩子,最好把窗戶、陽台邊的凳子和沙發等可攀爬物品及時移開,并讓家中會“爬窗戶”的家長不要做錯誤示範,預防孩子發生墜落事故。
高層住宅裝防盜網可以,但别忘記在防盜網時要留一個逃生口。
因為逃生口造成的悲劇時有發生。
今年四月,無錫一小區某家人因為除濕器故障引發火災,一對母子被困。發現時火勢已經過大,門無法通過,小區保安合力在防盜窗上砸出了一個逃生口,母子得以脫困。
去年6月,廣州荔灣區一棟居民樓8樓發生火災,大火堵住房門,一家三口隻能被困陽台防盜網,母親去世,父親重度燒傷。
當時情況緊急,防盜網又靠近空調外機,導緻逃生口狹窄,影響逃生時機。
2015年11月,福建泉州一居民樓2樓發生大火,據參與救火的鄰居說,被困的姐妹倆曾逃到陽台呼救,但由于沒法打開防盜網,幾分鐘後命喪火海。
因此消防人員建議,私家住宅最好在防盜網上加設安全門,開一個1m高,70-80cm寬的小窗口,平時鎖住,遇到危險方便打開或可直接拆除。(鑰匙記得要放在明顯位置)
這種逃生門最好開成上下方向的,打開之後垂直到陽台下方,類似于一個小梯子,一旦家中濃煙較大時,逃生者可以爬到梯子上,一是避免被燒到,二是保證氧氣充足,避免窒息。
——新華網
“在破窗時就要想好怎麼逃生,不要盲目往下跳。十米以上(三樓以上)建議不跳,生還的可能性很小。”
接下來,就說到最危險,也最需要預防的,火災。
第一,讓孩子認識易燃易爆品。
在生活細節中,讓孩子有意識地學習。
比如天然氣、酒精、汽油、打火機、蠟燭等物品。
第二,認識消防标志和消防設施。
第三,讓孩子牢記火警電話。火災及時撥打119。
而在家防火,用@廣州消防的話,可以概括為三清三關——
清走道、清陽台。
家中雜物要早點清理,不要堆積在樓道,一會阻礙逃生,二容易引火。
清廚房。
廚房燃氣橡膠管是否使過了使用期限,最好換成金屬波紋管(氣溫升高容易加速膠管、密封件等材料的老化與龜裂);
打火機、火柴等物品最好放置到孩子觸及不到的陰涼幹燥處;
關火源。
蚊香最好放在不可燃的籠盒或支架,并遠離被子、窗簾等有可燃的布料周圍。
梳妝台上的空氣清新劑、發膠、香水、指甲油和花露水,都要放在陰涼幹燥處,且與明火保持絕對距離。
這裡再啰嗦一個常識,驅蚊噴霧不可見明火或電火花。
關電源、關氣源。
家裡插座千萬别纏成下面這樣。
有當下不用的插頭,立刻拔出,不要長期讓其留在插座上。
線路是否有老化迹象,如果有,及時斷電更換。
如果意外發生,Sir說幾個适合孩子的自救措施。
①遇到電器初起火,應該先關閉電源,沒斷電前切記不可用水撲滅。
接着大聲呼喊,找大人幫忙,再關上房門逃跑。
②遇到廚房較大火災,最好先關上廚房的房門,再跟大人一起第一時間跑到安全區域(離火災現場越遠越好),再找大人或自行撥打119。
自己逃出來是最重要的。
③如果煙霧彌漫到了卧室,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家長求救,再就近用水打濕毛巾或衣物,堵住門縫,阻止煙氣蔓延。
再靠近窗外,不斷搖晃醒目(紅、黃、白色都可以)的衣物醒目的物體或打手電,向窗外投擲不易傷人的軟物體,或者敲擊盆、碗、鍋等。
④如果火災發生在樓道,切記不可貿然開門。
應該通過大門把手的滾燙程度,或者通過貓眼去觀察樓道火勢。
發現火災時,不要貿然打開任何一扇門。
如果火勢較小,記得用打濕的毛巾捂住口鼻,身上蓋着濕棉被,沿着牆壁,盡量蹲下貓着腰走路。
向孩子普及濕毛巾的作用。
在用濕毛巾之前,秉持一個原則,小火快跑,大火關門。
據資料顯示,在火災中喪生者,7成都是因為吸入過量濃煙。
在奔跑或者在家等待救援過程中,如果家中沒有防毒面具,最好教會孩子遇到火災發生,最好把毛巾打濕,盡可能多疊幾層後,捂住口鼻。(奔跑時如果煙霧不大,請盡力奔跑,不必費時間去找毛巾)
2016年5月,一個5歲小女孩的操作是正面例子。
當時她被鎖在家中,發現家中着火,原本想跑出門,但門被反鎖,于是迅速跑到衛生間,用濕毛巾捂住嘴,等待救援。
後被順利救出。
3年後同一個5月,江蘇常州一13歲男孩遭遇火災。
發現客廳冒煙後,他也立即将衛生間門關上,将淋浴打開對準門縫噴灑,同時向樓下丢東西并呼救。
别怕啰嗦,任何有關安全的重複,說不定都是日後危險時的保命符。
如果樓道内火光不大,煙霧不多,則迅速進樓梯。
記住,千萬别坐電梯。
△ 棉料毛巾最好,濕的化纖毛巾容易使人窒息,避免使用
如果貓眼無法辨别或門把手滾燙,則判斷火勢較兇。
最好返回家中撥打119(或家長)求助,等待救援,撥打求救電話時,要講清着火地點、被困位置和着火物質。
出門
出門前要看天氣,以防中暑、雷雨天;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内這種基本常識Sir就不強調了。
Sir說幾個重要的。
要把孩子帶出門,千萬要留個心眼。
年紀還沒大到認識家、記得自己爸媽電話的寶寶,千萬記得在他們身上放一張防走失信息卡。
寫好孩子姓名、可聯系人等。
如果要去人流多的地方,最好準備好防走失繩(防走失繩最好在上下樓梯、進出電梯時把孩子抱起來)。
叮囑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跟孩子約定暗号(說不出就不跟對方走)。
但最主要的,還是要時刻注意孩子。
每個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會跟陌生人走,但一次又一次,都在“實驗”裡崩潰。
△ b站up主@人類實驗室
對此,家長請向孩子科普《兒童十大權利宣言》,并向其強調最後一點。
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産第二
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
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與陌生人說話
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
8,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壞人的秘密
10,壞人可以騙
出門在外,除了要小心人,還要小心車。
教會孩子基本的交通安全,看到貨車這種大型車輛,讓孩子甯可避,也不搶行。
如果走失。
在原地等待、廣播尋人,無果,迅速報警。
知識點:孩子丢了立刻報警,不用等24小時。
在這裡,Sir向大家科普一下公安部失蹤兒童找回系統。
2016年5月,公安部和阿裡巴巴聯合創立“失蹤兒童消息緊急發布平台”,又名“團圓”系統。
該系統隻有警方有權推送走失兒童信息和圖片。
上線3年,發布4467名兒童失蹤信息,共找回4385名,找回率達98.2%。
找回的孩子中,有93%的線索由群衆提供。
2019年3月18日17時許,失蹤兒童嬌嬌在看到“團圓”系統推送其本人走失信息後,自行返回家中;林林于2019年8月2日晚在廣西某國道被長途貨車司機發現後報警,随後貨車司機将其送回四川成都老家……
陝西網警巡查執法
但這個有用的系統卻不被廣為人知。
根據阿裡巴巴相關數據,80%以上的父母不知道“團圓系統”的存在。
隻要你有下圖任一APP,并允許其中任意一個推送通知,就能成為尋找孩子關系網中的一環。
隻要有孩子失蹤,打拐警察就會實時向案發地附近用戶發出推送,發動周圍人幫助尋找。
發布形式如下:
開啟通知者會收到類似如下通知,以及提供線索的入口。
點開詳情頁通知↓
而且團圓系統不必遵循“失聯24小時原則”,隻要有孩子走失,越快報警越好。
如何求助該系統——
Sir摘取了知乎作者@田靜 的回答。
在發現孩子失蹤後的第一時間,帶上孩子的照片立即向當地派出所報案,提供詳細的相關資料:包括失蹤兒童姓名、性别、年齡身高、相貌特點、失蹤時衣着、失蹤地點、失蹤時間以及失蹤時情況描述等信息,越詳細越好。
派出所審核并立案後,你可以要求派出所立即聯系當地打拐民警,第一時間登錄“團圓”系統,發布失蹤兒童信息進行推送。
外出的隐患裡,除了走失,另一個就是溺水。
它是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暑假是它“作案”的高發期:
據國家衛計委和公安部的統計,每年約有5.7萬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兒童溺水死亡人數占56.04%。
也就是說——
全國平均每天,快樂玩耍的孩子裡,就有88個因溺水死亡。
今年教育部連發3次預警,督促各部門嚴防溺水。
今年5月開始就連發4次中小學生溺水事件,14條如花的生命逝去。
對于溺水,Sir前年暑假也寫了一篇,有興趣的可以轉到《溺水自救》。
Sir這裡就撿重點說。
遊泳時,要選好地點。
不要讓孩子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的水域遊泳。比如水庫、池塘、河流、湖泊……
城市中的遊泳池、水上樂園也并非100%安全,一定要選配有專業救生員的。
孩子下水,很多家長以為隻要守在泳池邊,就萬事大吉——錯。
認為孩子有危險自然會大聲呼救——錯。
這些“自以為”,導緻了悲劇頻頻發生。
别不信,我們用數據說話——
在兒童溺水死亡案例中,有50%以上的家長其實距離很近,就在孩子兩三米範圍内。
如果你在泳池邊,見到孩子是類似這種姿勢。
突然沖出水面,又迅速紮回泳池。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眼神呆滞,無法專注,頭發可能會蓋住額頭和眼睛,嘴巴半閉,很難揮臂或呼救,掙紮的姿态,看起來像在水中“爬樓梯”。
無論是不是你的孩子,如果看到孩子有上述姿勢,請立即把TA從水中撈起。别怕撈錯。
因為溺水的人未必一定會驚慌,反而可能看起來“相對正常”。
溺水發生後,請孩子永遠務必記住這個自救姿勢。
從開始溺水到窒息,一般不會超過5分鐘。前1-2分鐘,是“自救”的黃金期。
(學會這兩分鐘的動作至關重要,哪怕不能自救成功,也能延長等待救援的時間)
首先,保持冷靜——
不要掙紮,不要張嘴。
正确動作是:
第一時間,不是呼吸,而是不呼吸。
先屏住呼吸,使身體浮起。
四肢放松,盡可能把頭向後仰,露出面部,保持仰泳姿态“躺”在水面。
待身體逐漸穩定後,再開始調整呼吸,作出下一步應對——
嘗試呼救,或等體力恢複後遊回岸邊。
如果需要長時間等救援,而且水面風大浪大,那麼可以采用另一種姿勢——
“水母漂”。
吸氣後,四肢自然下垂,身體俯漂在水面。
需要換氣時,雙手向下、向外劃水,順勢擡頭呼吸,然後閉氣低頭,恢複姿勢。
這個姿勢可以幫人最大程度保留體力,保證呼吸。
順便回答幾個“附加危險題”——
1、如果抽筋了怎麼辦?
調整好呼吸後,用手握住抽筋肢體的遠端(腿抽筋,就把頭潛入水中用手握住腳掌),做反複屈伸運動,可緩解痙攣。
△ 動圖來源:b站@寅喵虎丶
2、如果遇到旋渦怎麼辦?
發現自己接近旋渦時,切記不要踩水,不要讓身體垂直在水中,否則會被快速卷進旋渦。
應馬上平卧于水面,順着旋渦邊緣快速遊開。
再說救人。
對于孩子,請統一口徑。
會遊泳不等于會救人。
遇到同伴溺水,不應該下水營救,而是第一時間呼喊岸上的大人幫助或撥打110報警。
如果沒受過相關培訓,不敢救人,那麼應該這麼做——
1、尋找救生員或報警;
2、在岸上用杆子伸向溺水者,或向水面抛出漂浮物如救生圈、木闆等。
溺水者上岸後,需要馬上進行處理。
我們不能奢求生活在沒有意外的社會,但我們通過努力能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每一次悲劇發生時,我們總能聽到當事人父母的“如果”。
2019年7月6日晚,章父跟租客語音電話時,為了讓章父放心,還把電話交給了網約車司機。章父對其說,希望他能把女兒送到甯波火車站,司機師傅說,可以是可以,你們商量後。但電話挂斷後,租客電話再沒接通過。
回憶完這段時,章父後知後覺“我突然想到,如果我當時要到網約車司機的電話會不會能快一點,直接一點。這樣是不是就能救回欣欣”。
——象山被拐女孩章子欣案
沒有人能回答這些“如果”。
但是能肯定的是。
生命如此脆弱,且不能重啟。
對孩子較真,對自己較真,多承擔一些言行的麻煩。
不讓悔意如影随形,成為餘生的夢魇。
最後。
祝每一個孩子都度過一個難忘的暑假。
安全地。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