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12:43:25
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讀了“三言”才知法海是明眼人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法海為什麼一直要阻攔白娘子和許仙在一起呢?

小時候,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明明白娘子人美心善,經常做善事,法海卻還是無情地拆散二人,讓人不禁感歎:莫非人與妖真的永世不能相愛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會颠覆你對這個故事的看法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1

實際上,白娘子的故事原型,是在明代小說《三言二拍》3部當中的《警世通言》中出現的,故事全名叫做《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原版故事當中,白娘子不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的,她是妖,卻沒有人類的賺錢本事,所以和許仙在一起後,她經常偷竊别人家的東西,拿回家裡和許仙用。

許仙不知道白娘子是從哪裡拿來的這些東西,但是他也很享受這種衣食無憂的生活,所以這就讓許仙漸漸養成了依賴白娘子的習慣。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2

法海想要勸誡他:“凡事要靠自己,不能仰仗别人。”

因此,就對二人的感情拼命阻攔,抱定了要把白娘子收到雷峰塔當中的信念。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3

《三言二拍》的作者是明代的馮夢龍,馮夢龍此人博古通今,非常有才華,而且腦洞很大,明代又給小說奠定了非常适宜的發展條件,于是馮夢龍就開始将自己的才華發揮到了一個個小故事裡,非常有趣,又啟發人的深思

比如,在他的《三言二拍》中還有一個懸疑小故事,在《狄仁傑探案》當中也被收錄了進去。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4

說的是有一古代公務員姓潘,算命師傅說他當晚會死,他生氣地回家之後,當晚睡覺的時候竟然真的暴斃了。

媒人來找他老婆改嫁的時候,他老婆說一定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和前夫一樣姓潘,第二,要來我家倒插門,第三,必須也是個公務員。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5

當時隻有一個男子符合此條件,二人就成婚了。但結婚之後家裡一個小丫鬟忽然做夢夢到了前老爺,反複去找少奶奶鬧個不停。

到了官府之後,法官把所有人都關進牢裡審問,這才知道原來少奶奶早就和這個男子好上了,當晚聽到丈夫說算命先生的話,他們覺得正好借機殺了丈夫,兩人雙宿雙飛。

這個故事乍一看匪夷所思,但卻是能悟出好幾個層次的道理,世間并無鬼神,是兩個兇手内心有“鬼”,這才導緻最後的悲慘下場。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6

别看馮夢龍寫在《三言二拍》裡的小故事看着玄妙,其實很多都是改編自真人真事,有的是在實際案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渲染,再展示給世人。每一則故事,都會告訴大家一個道理。

現在我們所聽到的很多耳熟能詳的金句,都是出自馮夢龍的《三言二拍》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7

如: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抛一片心。

世人大多眼孔淺顯,隻見皮相,未見骨相。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

語遲則人貴,水深則流緩。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8

這些我們平日裡經常念叨的句子,很多人以為都是出自不同的名人之口,其實出處都是來源于馮夢龍的《三言二拍》。

他一生留下的作品有2000多萬字,尤以《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最為著稱,被譽為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先驅、通俗文學泰鬥。

馮夢龍本人活得也很通透,為官一生都十分清廉,對百姓的事十分上心,當時有名的“禁溺女嬰”條例,就是馮夢龍制定的!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9

為官一生,看過的世間萬事太多,回首望去猶如過眼雲煙,在馮夢龍的眼中,世間百态隻是供人莞爾一笑的浮雲而已。他絕不僅僅是一個寫小故事的随筆作家,在他的故事裡,你能看到的是他的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是他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深刻反思,通過這些小事折射人心與命運。

現在大火的《智囊》,作者就是馮夢龍,《智囊》很受歡迎,而在我眼裡,馮夢龍最經典的作品,當屬這部《三言二拍》。

很多人把它當故事書看,實際上,如果你真的參透了古詩中隐含的哲學,你就參透了一半的人生!

白娘子和許仙是民間故事嗎(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10

原價接近200元,現在頭條回饋用戶,128元,5冊一起抱回家!如果你喜歡寓言類故事,我認為,這套中國傳統的“小故事書”,你一定要入手!

點擊下方商品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