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zukuri,物造,這一由 mono (物) 與 zukuri (制作、制造) 組合而成的詞彙,是典型的日式英語的産物。在官方詞義的注解中,Monozukuri 所指代的即為描述日本式的制造過程,以及日本制造業實踐的技術。而在其延伸義中,Monozukuri 也同時代表着對創新和完美的不懈追求。
Monozukuri 蘊含的主旨,似乎與日本所推崇的職人文化/匠人精神等相關特質,有着融會貫通,表裡如一的呈現。它所對應的精神,亦或工作方式,訴諸于不同行業時,均有着具象化的流露。而如若将 Monozukuri 的形容放置于時尚的層面,日本時裝設計師渡邊淳彌或許會是這一詞彙最佳的注解。
日本時裝設計師渡邊淳彌 | Via Frederike Helwig for《purple MAGAZINE》
2016 年,甚少接受媒體專訪的渡邊淳彌,在與時任紐約時報首席時裝評論員 Alexander Fury 的對談中,特别提到了 Monozukuri,并且在他過往同樣屈指可數的對個人系列的讨論中,Monozukuri 也是出現頻次最高的形容詞。長年擔任渡邊淳彌助手的 Ichihashi Ikuko 在那次對話中與 Fury 聊到,Monozukuri 這個詞語在日本文化中是一處特殊的存在,你可以把它翻譯成工藝,但它的意義遠不止于此。Monozukuri 有着更廣的深度,它更多代表着的,是在設計層面、美學層面,如何創造一些東西。
1961 年出生于日本福島的渡邊淳彌,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創意天才,人們每每在提及這位設計師的經曆時,必然繞不開他與 Comme des Garçons 及其背後創始人川久保玲的相遇。正是那一段長達近十年的共事經曆,啟發或者說塑造了渡邊淳彌于時裝設計方向上的基調理念,那是一種可以被稱之為 Comme des Garçons 魂魄的反叛精神,一種對萬事萬物抱有颠覆、重塑的精神。它附着于包括渡邊淳彌在内,幾乎所有川久保玲門徒的認知深處,而他卻是在此框架的指引下,尋找到了獨屬自身的脈絡。
渡邊淳彌于品牌東京工作室 | Via Jamie Hawkesworth
在渡邊淳彌與 Fury 的那場對談中,後者特意問及了他創作過程相關的話題,渡邊在起身離開片刻之後,帶回了一張折疊的尖刺紙質原型,以及一系列有着尖刺狀、凸起物的相片。以 Fury 的描述呈現,這些東西就像是鐘乳石,或者細菌的顯微圖像。之後,渡邊淳彌闡述起了個人創作的些許習慣,他的一切靈感悉數源于腦海中的畫面,在捕捉到感興趣的想法時,他會将其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并開始尋找與之相關的産物,如藝術家的作品、圖像等等,當這些視覺元素出現後,結合渡邊淳彌記錄的文字内容,團隊方才開始制作。
可以說,這樣一套略有些奇詭的創作流程,極少在其他設計師身上發生。腦海中的意象以文字的方式流露,并輔以視覺的直觀導向,使得渡邊淳彌的設計理念,間接裹挾着稍許文學創作的感性思維,以及信馬由缰的肆意。而矛盾的是,在他的作品中,人們非但沒有體味到這種形而上的不可捕捉,反倒是不可或缺的理性(體現在其系列單品的實穿度、實用的剪裁和結構等方面)占據了多數。這也許是他同川久保玲于設計理念上最大的不同。
川久保玲與渡邊淳彌早年同框 (居于畫面偏正中,穿着白色襯衫的為渡邊淳彌) | Via Google
1992 年,渡邊淳彌于 Comme des Garçons 旗下成立個人同名系列,并在東京兩國車站的 (Ryogoku Station) 大廳内上演了首秀。之後,他轉戰巴黎,以女裝系列輸出着自己的美學語言,将自身稱之為「dumb clothes」笨衣服的風衣、襯衫、裙裝、夾克等基礎的單品,訴諸于 T 台。而在他早期生涯中頗為經典的 2000 春夏系列「Function and Practicality」(功能和實用性),标志着渡邊淳彌真正開始被西方時裝界所關注。
新一期的「Throwback Thursday」欄目内容,即選擇渡邊淳彌 2000 春夏系列。這一場在設計師創作生涯中被視為破局性質的時裝秀場,象征着他進入到了一大嶄新的高度,商業方向的進階,行業領域的熱議,渡邊淳彌的角色不再隻是川久保玲的門徒那樣單一,在 Comme des Garçons 宇宙的創意磨砺後,這位習慣戴着角框眼鏡,總是穿着一身單色服裝,宛若知識分子形象的日本設計師,另辟蹊徑一般地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Techno-couture」技術時裝
2016 年渡邊淳彌開發的一件風衣,前後均安裝了太陽能電池闆,并具有電源 | Via Google
面料與技術,稱得上是渡邊淳彌作品中代表性的兩大元素,在職業生涯的各個階段内,它們皆為推動渡邊淳彌探索創意的起點所在。時裝設計師群體在每一個系列的籌備開端,總會有着私人化的方向與選擇,像是視覺圖像的索引,或動态影像的啟發,而在渡邊淳彌的身上,這一點則變為了構成衣物本身的紡織品面料。在他早期的一系列作品中,人們先後領略到了如針織品、格紋、粗花呢等面料的非常态演繹,而渡邊淳彌的創意發散,絕非停留在僅僅表現紡織品,這樣一個看似單調的傳統方向上,對紡織品結構與材料技術融合的進階探索,方才是他所熱衷的領域。
紡織品結構與材料是為渡邊淳彌作品代表性的元素所在 (圖為渡邊淳彌 2016 秋冬系列) | Via Evan Schreiber
漆面處理的彩虹玻璃紙質材料,層壓聚氨酯合成材料,以及不鏽鋼聚酯、編織金屬、塑料等等,這些通常多出現在工業化範疇的合成物,悉數變為了渡邊淳彌秀場單品的組成材料,這也是人們将他的作品稱作「Techno-couture」技術時裝的原因所在 (渡邊淳彌 2001 秋冬主題同樣為「Techno-couture」)。細究渡邊這一設計偏好的源頭,他個人的成長經曆與所處時代給予的影響,占據着絕大多數的比重。
渡邊淳彌的蜂巢結構織物 (單品為 2015 秋冬系列) | Via The Cutting Class
就像先前提到的那樣,渡邊淳彌并不是一位熱衷于在媒體面前款款而談的設計師,2016 年紐約時報的那篇深度對話,是為數不多的,渡邊淳彌能夠分享個人觀點與信息的内容。在專訪正式開始前,他的助手 Ichihashi Ikuko 曾對 Alexander Fury 提到一點,設計師對談論他的衣物和創作沒有問題,但對關于個人方面的任何事情都會有些猶豫。即便如此,渡邊仍然在回答是什麼影響他成為設計師,這個略顯私人的問題時,指向了自己的母親:「沒有什麼特别的東西讓我想開始創作時裝,但如果要我提點兒什麼的話,那就是我的母親曾經開過一家小小的定制縫紉店,這可能是一個影響。」
與諸多時裝設計師的經曆相似,渡邊淳彌對服裝設計的認知,源起于自己的母親。不僅是關于服裝,那家小小的定制縫紉店,很有可能埋下了渡邊淳彌對紡織品面料有所執念的種子,并在日後他在 Comme des Garçons 的實際工作中生根發芽。
成長經曆之外,所處時代的影響,對渡邊淳彌形成個人設計準則也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他自己曾坦誠,已故的傳奇時裝設計師 Pierre Cardin 以及作為前輩的三宅一生,促使他對時裝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而通過觀察渡邊淳彌的設計,我們能夠清晰地捕捉到兩位風格鮮明的大師,在他作品中流露的痕迹。Pierre Cardin 式的科技感未來主義服裝,三宅一生式的紡織品結構與褶皺處理手法,由渡邊淳彌所吸收、調劑為自身的語言,凸顯在個人的創作中。
ISSEY MIYAKE 1999 春夏秀場 | Via Google
Pierre Cardin 未來主義的創作對渡邊淳彌的美學塑造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 Via Google
而 2000 春夏「Function and Practicality」(功能和實用性),就是一處最佳的例證。渡邊淳彌在此次系列再度引入了三宅一生的褶皺設計,以此向這位前輩緻敬,而進一步來說,渡邊援引的褶皺手法,跳脫出了傳統紡織品的式樣,并以貼合季度主題「功能和實用性」的面貌,結合類似反轉、伏筆的彩蛋設計,升華并強調了個人的語言。這場于新舊千禧年交替時期亮相的時裝系列,在表面的平淡樣式中,蘊含着指向未來的聲量,它驚豔了身處現場的來賓,也一道改變了行業對這位師出川久保玲門下的設計師的認知。
Junya Watanabe 2000 春夏「Function and Practicality」
Junya Watanabe 2000 春夏秀場 | Via JB Villareal
對于每一個系列,渡邊淳彌均會嘗試加入一些從未使用過的材料,甚至整個系列的單品隻由一類面料組成。2000 春夏秀場,渡邊淳彌即以防水面料為主體,将一系列基礎的女裝單品送上了 T 台。而這些看似庸常的設計,卻暗含着别有巧思的細節。開場的幾個 Look 中,模特們會在走到 T 台中央時,互相拆解對方衣物的縫線,将原本的衣物内外翻轉,露出不同顔色的印花與圖案,走入秀場設置的模拟雲雨下。
Junya Watanabe 2000 春夏秀場 | Via Google
内襯配有隐藏塑料保護層的防水連衣裙、褶皺半身裙,仿似衛星球體的未來主義頭飾,及後續一系列不規則幾何形狀,有着建築輪廓的紡織品裝飾物,發散性表述着渡邊淳彌的無邊界美學。色彩上的由強及弱,織物包裹身體的輕薄與厚重之間的轉換,配合着水流接觸模特後的肆意飛濺,營造着一出現代時裝舞台的波萊羅舞曲。季度主旨「功能和實用性」着力在面料與單品的表現上,每一套 Look,似乎是代表着女性于生活不同場景下的着裝選擇,平凡而日常,渡邊淳彌在服裝樣式的表達上,無限趨同于真實的生活,他将概念性的抒發,創意上的突破,放置在了組成服裝的面料、結構,以及由技術牽引的功能性上。
Junya Watanabe 2000 春夏秀場 | Via JB Villareal
在為數不多現存的一篇媒體評論中,VOGUE 将渡邊淳彌 2000 春夏稱之為是一次創意上的頓悟,珍貴的時尚瞬間、天才的創意、藝術的完整性與實用的感覺融為一體的極緻時刻。
那一季的系列發布後,踏入巴黎 6 年的渡邊淳彌收獲了業界的一緻贊譽,而後續的 2000 秋冬系列「Techno-couture」登場的蜂窩狀褶皺結構與傾斜的束腰手法,進一步證實了渡邊淳彌創意天才的名諱。2001 年,川久保玲将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的創意大旗交由渡邊統領,他也适時推出了個人品牌的男裝線,并接續在男裝領域赢得了話語權。
2016 年,MFFashion 編輯 Stefano Roncato 曾與渡邊淳彌有過一場簡短的對話,Roncato 在對話中提起了渡邊的一個觀點,他曾說過,在女裝系列中,自己試圖尋找尚未被發現的東西,而對于男裝系列,則是在規則内進行創作。基于此,Roncato 追問渡邊,在男女裝系列的創作中,是否前者更為真實,而後者則更貼近前衛。
渡邊淳彌回答到,作為一個創作者,他嘗試着打造一些令人興奮的東西,并直言不諱地說明這在商業層面的刺激效力。它呼應着川久保玲灌輸在 Comme des Garçons 血脈裡的基因:創造從未有過的時尚,它也一并對照着文初所描述的 Monozukuri 的指代——在設計層面、美學層面,如何創造一些東西。
毫無疑問,渡邊淳彌做到了,并且,他仍在矢志不渝地進行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