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送孩子上華中科技大學

送孩子上華中科技大學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18 20:23:53

8月29日,華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華中大)2022級新生報到,電信學院電子信息類專業新生郭俊峰走進了期待已久的大學校園。

此前,因為荊楚網發布的一篇名為《鄂州勵志孤兒考上華中科技大學,八旬奶奶種菜賣錢“要供孫兒上學”》的報道,被多家媒體轉載後沖上熱搜,18歲的郭俊峰進入大衆視野。

12歲失去雙親,在多方資助下努力學習考進知名高校,這個外人眼中“内斂、懂事、獨立”的男孩将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送孩子上華中科技大學(孤兒考生入讀華中科技大學)1

華中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受訪者供圖

“村裡的驕傲”

6月25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公布高考分數的日子,當天淩晨2點,郭俊峰就查到了自己的成績:語文121、數學107、英語137、物理80、化學96、生物93,總分634,“當時也不是很激動,算穩定發揮。”

看到成績後,郭俊峰叫醒了睡夢中的奶奶。“你有沒有看錯?”連問了兩遍,83歲的老人終于相信,孫子真的考出了這一分數。

在郭俊峰出生、長大的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蒲團鄉郭檔村,600分以上是“了不起”的高考成績。

郭檔村黨支部副書記郭細崇說,随着搬去城裡的孩子越來越多,村裡每年參加高考的孩子隻有個位數,今年僅有兩名高考生,郭俊峰考出了全村近十年來的最高水平,“可以說得上是村裡的驕傲,大家很高興很欣慰。”

郭細崇告訴記者,村裡田地不多,郭俊峰的父母在他五、六歲時去廣東養殖肉鴨,姑姑把他接到城裡照顧。因為兒時便與父母分開,郭俊峰記不起太多和父母相處的片段。

他回憶說,印象最深的是8歲那年暑假,他去廣東和父母待了一個半月。有時候住磚房,有時候換鐵皮屋,“髒、炎熱、潮濕、蚊子多。”雖然條件艱苦,但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讓他覺得新奇,“他們會叫我一起搬鴨子出去賣,累是累,但能幫忙還是挺高興的。”

日子一天天好起來。2015年初夏,一棟三層小樓在郭檔村拔地而起,那是郭俊峰父母回鄉蓋的新房。為了攢錢給毛坯房裝修及償還債務,中秋節後,兩人返回廣東繼續打拼。沒想到的是,這次短暫的團聚,是郭俊峰最後一次見到父母。

2016年正月初六,郭俊峰父母在承包的水庫裡溺亡。原本幸福的五口之家,隻剩下12歲的男孩、年邁的爺爺和肢體二級殘疾的奶奶,生活來源隻有爺爺微薄的退休金和奶奶的賣菜收入。

對這個遭遇不幸的家庭,親朋、村民、學校、政府部門等多方及時伸出了援手。

郭細崇介紹,為幫助孩子完成學業,灣子(當地對郭姓村民集中居住地的叫法)裡的200餘戶人家捐出1萬多元的善款;村裡把郭俊峰家納入貧困戶,提供看病報銷大比例額度和年底300元補助;民政部門每月發放的孤兒補貼從940元增加到後來的1400元。郭俊峰姑姑說,她和孩子伯伯以及其他親屬也會不定期提供一定的資金幫助。

送孩子上華中科技大學(孤兒考生入讀華中科技大學)2

2022年8月,華中科技大學老師為郭俊峰(左起第四)送去晨光助學金。圖/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網

2019年,郭俊峰以鄂州市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鄂州高中,學校為他減免了學雜費,并将精準扶貧的津貼按時打進他的飯卡。

愛看書、不補課的“學霸”

讀初中時,郭俊峰喜歡自己和自己下象棋,一次能下一兩個小時。對他而言,分析步驟中動腦思索、提升技術的過程更像是一種享受。上高中後,他的課餘時間大多花在了看書上。

“沒有刻意挑選,中外作品都看”從四大名著到莎士比亞喜劇集,從《傲慢與偏見》到《麥田裡的守望者》,還有《簡愛》《教父》《福爾摩斯探案集》……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三體》是他最愛看的書之一,“讀了兩三遍。”在《三體》裡,章北海、羅輯等人是他比較難忘的角色,他閱讀速度很慢,會設身處地從書中人物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文字世界裡所呈現的正反面、社會常态、人際交往、心理學等知識開闊着他的眼界。

“這個孩子經濟困難,但蠻争氣,不參加補課成績也能保持名列前茅。”高二學年時,張瑞棟接管郭俊峰所在班級,看着這個原來身高還不到一米七的男孩,個頭很快蹿到了一米八。

見到其他孩子很多在課外補習,姑姑也曾想給他報個培訓班。沒想到,這一提議被郭俊峰拒絕了。“補課要麼就是學難的内容,要麼就是鞏固課堂知識。”郭俊峰說,省錢是部分原因,最主要的是他覺得補課沒有多大意義。

他有自己的學習秘訣——“聽老師的話”:英語和語文多下笨功夫去記憶與收集素材,數學和理綜多刷題。做完規定的試卷後,他會整理資料、再去搜羅一些比較新穎的題目。

在張瑞棟看來,郭俊峰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聽課十分認真。課下,從錯題整理可以看出,他很擅長抓取知識重點。

2021年秋,身體常年不好的爺爺在摔傷後去世,張瑞棟說,那段時間他的情緒波動較大,考試排名有所下滑,但始終保持在年級前列。

有時,張瑞棟也會和他“鬥智鬥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難免迷上玩手機、打遊戲。”張瑞棟說,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手機,郭俊峰長期住校,需用手機與家裡聯系。和班上多數與父母同住的學生不同,在這一方面,“無人監管”的郭俊峰需要更強的自控力和老師更多的關愛。

有段時間,郭俊峰因為玩手機常常熬夜,導緻第二天上課精神不好。張瑞棟多次就手機問題和他展開“拉鋸戰”。張瑞棟也曾讓郭俊峰搬去他家住,每晚放學回到家已過10點,洗漱完便上床休息。沒住幾天,郭俊峰還是回到了學校宿舍,“以前他不講是為什麼,後來畢業了才告訴我答案,他想要别人的關心,但也會覺得不好意思和虧欠别人。”

沖刺高考的倒數一個月裡,張瑞棟發現,郭俊峰會主動控制手機的使用,“最後結果還算挺不錯的。”

送孩子上華中科技大學(孤兒考生入讀華中科技大學)3

2021年7月6日,郭俊峰和同學們在高中實踐活動中畫草帽。受訪者供圖

喜歡“敲代碼”的感覺,大學想鑽研計算機

8月3日,郭俊峰18歲生日,舅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奶奶把桌子擦了一遍又一遍。

郭細崇和駐村第一書記曾勝、張瑞棟、華中大的老師、媒體等都來參加他的“成人禮”,還送來了校友會贊助金、蛋糕等。很少過生日的郭俊峰第一次有這麼多人來為他慶生。

蛋糕冰冰涼涼、散發着奶油的香味,郭俊峰笑着回憶說“味道很不錯。”旁人不知道的是,那天他默默許了個心願:在大學學業有成,奶奶身體健康。

“雖然話還是不多,但知道迎來送往,也會和大家一起拍照。”在張瑞棟眼裡,經曆了高考的磨砺,這個内斂的大男孩外向了不少。

對郭俊峰未來的大學生活,張瑞棟有點擔心,更多的是期待,“希望他真正做到自強不息,這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他得到這麼多人的關心和祝福,我相信他會越來越成長。”

其實,在沉默、不善言辭的外表之下,郭俊峰一直有自己的主見與堅持。

填報志願前,姑姑希望他讀軍校,覺得可以為家裡減輕經濟負擔;張瑞棟曾多次與他交流,也摸不準他想報什麼專業。但郭俊峰心裡早已有了感興趣的方向。

這個想法源自中學時代的一個小插曲。有一次,班裡的教學白闆出現問題,一位同學在電腦上熟練地敲出代碼修改格式,這吸引了郭俊峰的目光,“對代碼操縱自如的感覺真的挺不一樣。”

在大量查閱資料、與堂哥表姐商量之後,結合自身興趣,他将大學志願鎖定在計算機相關專業。7月29日,當領到錄取通知書,确定被第一志願錄取的時候,郭俊峰形容那一刻的心情比查到成績時更激動。

前段時間,郭俊峰的一句“你總是把我當小孩”讓姑姑明白,18歲的侄子已經長大了。姑姑希望,他在大學裡多參加活動,勇敢承擔責任,開朗陽光起來。

8月27日,接受新京報采訪的那天,郭俊峰正忙着為開學報到做準備,“辦一些手續,收拾行李。”華中大為他免除了學費,姑姑和伯伯将在生活費用上提供幫助,郭俊峰也聯系了學校老師咨詢勤工儉學事宜。

大學開學前,他提前在線上參觀了校園,“圖書館挺大的,我想去看書。”

對于新階段的學習規劃,他打算先把數學和英語學好,在圖書館裡多查資料,系統性地掌握這兩門與計算機緊密相連的學科。郭俊峰說,他很感謝支持他的人,“不辜負他們的期望,以後有能力也要盡可能回報社會。”

“他喜歡看書,道理也都懂,所以我堅信他會有出息,隻是可能由于經曆,他不願多說什麼,但别人對他的好他都記着。”張瑞棟希望,未來,郭俊峰能走出自己的世界,開啟更廣闊的人生。

新京報見習記者 羅豔

編輯 缪晨霞 校對 柳寶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