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社區養老多元供給主體

社區養老多元供給主體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09:50:59

朱載娣在桌上放了三碟菜,還添了一碗冒尖的白米飯。菜盤子依次放在劉仁泉面前,這是一位80歲的老人,她的午飯有時會在金北社區的老人食堂解決。這頓午餐價值10元錢,朱載娣沒收錢。

9公裡外的觀山湖區金陽街道碧海社區,大學退休教師塗愛蘭正領着一群“70後”和“80後”老人練習“哆來咪發唆”。當老年版的《追夢人》在社區聲樂教室中響起,曾經“讓青春吹動的長發”,又再次因專注而飄飄。

因為要給子女帶孩子,陳回鳳和王大霞“被進城”。她們離開自己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家鄉住進國際城二社區,面對陌生的環境,複雜的代際關系,焦慮、孤獨令人愈發沉默。有一天,她們加入了廣場舞隊。談不上對生活起到多大變化,但因此交到了新朋友。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公布了首批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貴陽三個社區榜上有名:白雲區龔家寨街道金北社區、觀山湖區金陽街道碧海社區和南明區太慈橋街道國際城二社區。

社區養老怎麼養?醫養結合怎麼醫?“小巷總理”怎麼幹?才能得到老人的高分認可呢?

連日來,記者帶着疑問,對上述三個亮相成績單的社區,進行走訪、調查。

金北社區:一花獨放不是春 萬紫千紅春滿園

金北社區位于白雲區金塘北街,14個院落,取着極富年代感的别稱:和合院、和爽院和幸福大院。

一排排紅磚、藍牆或黃瓷砌起的家屬大樓,普遍建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大院除了有梧桐樹,還有黑闆報。上了年歲的人說普通話,有的伯伯騎着老鳳凰自行車買菜……廠區家屬院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68歲的王仕彬正在打理院裡的七八十盆植物。花開得真豔,迎寒怒放,綠植也郁郁蔥蔥。記者行于此,如誤入鄰家小花園。除了地兒是公共區域,花、草、樹木均由王仕彬提供。

“獨賞不如衆賞。”老人說,“看花的人多了,花香才有味兒。”許是受此影響,越來越多的居民将花盆移到院子,劉阿姨的虞美人、楊婆婆的三角梅,還有曾大姐的繡球和月季……獨特的風景,為冬日增添了幾分春色。

“大家不吝心意,共同動手建設,社區才更美。”76歲的居民劉選珍笑眯着眼睛,“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美,除了景,還有人。

在金北社區的金西7棟,60歲的朱載娣開了一家小吃店。今年,她主動開展“老人餐桌”項目,一葷兩素一湯,米飯管飽,賣10元。她經常不收錢,被打趣做了“虧本買賣”。朱載娣也不惱,包了餃子,給老人們送去。女人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老年人,能吃好多點?”

朱載娣與記者見面的當下,剛起鍋了火腿腸燴土豆和酸辣粉絲煲,“米飯也蒸好了,再煮個蛋湯。”她邊忙活邊說,“老人餐桌是預定制,要吃飯,提前一天來電話就成。”

正說着,80歲的劉仁泉進店。老人日常在白雲八小附近當義工。朱載娣挺服氣她的,“這頓飯不收錢。”劉仁泉感到難為情,“她經常請我吃,不好意思嘛。”但最終,沒犟得過朱載娣。

後來,朱載娣悄悄對記者說,劉仁泉老伴去世後,她吃飯常“對付一口”。“别的忙我也幫不上,吃的方面還能盡點力。”這是熱心腸老闆娘的秘密。

在金北社區,暖心的故事,還有很多。白雲區龔家寨街道辦副主任何小卉将此看作“老工礦居民區的情誼”。

她表示,金北社區常住人口3200餘人。其中,老年人占23%,700多人。

“他們以前在鋁廠上班,幾十年的同事、鄰居,相互間都是幫襯着的。”正是鑒于社區的團結和諧,街道辦在創建、探索該社區的養老生活模式,就是從全局性考慮、整體性出發。比如:修整路面、改造路網、修繕房屋,讓居民“老有所居”;建立日間照料中心,讓居民“老有所安”;主動聯系醫務人員進養老院,讓居民“老有所醫”。

“我們實打實地對老人好,最不喜歡吹空殼子。”金北社區黨總支書記肖燕硬氣補充道。

對此,金北社區的老人們回應是:“隻曉得‘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社區氛圍會越來越好。”

社區養老多元供給主體(貴陽三社區上榜)1

金北社區黨總支書記肖燕(右)與老年居民

社區養老多元供給主體(貴陽三社區上榜)2

金北社區的王仕彬把小區變成花園

社區養老多元供給主體(貴陽三社區上榜)3

金北社區的朱載娣(右)和劉仁泉

碧海社區:開設老年大學 “貴漂”變“貴定”

“左邊動作整齊劃一,好,轉圈……”

近日,觀山湖區金陽街道碧海社區可熱鬧了。新年将至,老年舞蹈班争分奪秒,彩排節目;老年合唱隊加緊練習,做好了高歌一曲,一鳴驚人的準備;社區老年走秀隊神采飛揚,決心走出最美“夕陽紅”。

“我們是觀山湖區老年大學的教學點。”碧海社區主任劉明先開門見山,通過開設聲樂、舞蹈、書畫等興趣班,吸引了300多名老人上大學。

記者見到,老年大學的學習氛圍十足,“80後”老人的課程表滿滿當當,“70後”老人的選修課從周一排到周五,還有人邊走邊讨論問題……這一幕,令人感慨。

68歲的塗愛蘭是社區聘請的老年大學聲樂教師,她此刻正在教《追夢人》。

有同學改了歌詞:“年過半百又何妨?追夢的心一如既往……”

唱到“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曆史,已記取了你的笑容”大夥一陣歡呼,“塗老師,這是在寫你啊!”塗愛蘭笑了。

“我是安徽人,原來在大學教外語。2013年退休,2014年來貴陽。”塗愛蘭說,現在除了在海南“貓冬”,其餘時間都在貴陽待着,連旅遊都不想去了。

“我作為外地人,願意從‘貴漂’到‘貴定’,有兩個決定性因素:良好的氣候及社區對老年人的友好、包容。”她告訴記者,人一旦上了年紀,會和小孩一般,喜歡有人陪伴。從碧海社區最初成立合唱隊,再到當聲樂老師,這麼多年,感到自己被需要着,同時也付出着、快樂着、幸福着!

采訪中,記者發現,願意在碧海當“貴定”的外省人,真不少。

64歲的天津人張文媛,定居于此十幾年,她說:“住在社區的幸福,是有學的、有玩的,還有針對老年人開設的免費中醫理療。”

75歲的上海人吳媛,覺得“這裡的老人都好說話”,她在議事亭裡,可以和老閨蜜們聊一整天的閑話家常。

81歲的湖南人張文斌曾一度認為生活沒有安全感。他之前有一起糾紛,正是通過社區向老年人提供的法律咨詢和援助,得以解決。

劉明先介紹,碧海社區共有1774戶7200餘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居民1168人。一直以來,将“碧海”打造成老年人共享、共樂、宜居的老年友好型社區,是他們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們通過實招加實踐,讓社區養老有新意,‘老去’有尊嚴。”

碧海修建了無障礙通道,特别是在小區有坡度的地兒加裝扶手,降低老人冬天及雨天出行風險;對小區内道路進行“白改黑”改造,加裝路燈,方便轄區居民出行;在老人集中活動場地,設置公共照明和健身設施及公廁,便于老人外出活動;聯合金陽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健康社區”服務站,為老人提供健康監測、義診、上門探視等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目前,該社區的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達65%以上;建設養老驿站,開通上門助浴、中醫理療、緊急救援、宣傳教育等服務……

一樁樁、一件件,都緊緊圍繞着一個核心——提升老年居民的生活質量,讓群衆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對此,社區老人陸喜胧用一句話概括:安逸得很!

社區養老多元供給主體(貴陽三社區上榜)4

碧海社區的劉明先主任(中)在傾聽轄區老人的意見。

社區養老多元供給主體(貴陽三社區上榜)5

碧海社區的免費中醫醫療。

社區養老多元供給主體(貴陽三社區上榜)6

碧海社區的塗愛蘭老師(中)。

國際城二社區:做好“小巷總理” 芝麻綠豆大的事 也能影響千萬家

“書記,我家下水道堵了,你能找人幫忙看一下嗎?”

“書記,我爸媽都80多歲了,在鬧離婚,怎麼辦啊?”

“書記,我的孩子在國外,現在我有點不舒服,您能幫我給醫院打個電話嗎?”

還沒到上班時間,南明區太慈橋街道國際城二社區黨支部書記母光煜就已經到了社區,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多年來,除特殊情況外,母光煜每天早上8點20分左右趕到社區,隻為多幫居民辦一點事。她把居民群衆“雞毛蒜皮”的小事當“頭等大事”,用一顆為民辦實事的心、一雙始終走在一線的腳、一張苦口婆心的嘴,帶領國際城二社區居民共建美好家園,被居民親切地稱為“小巷總理”。

前段時間,社區裡不少老人委屈的找到冉光煜,“跳廣場舞都沒地方了”。

這裡面,就有陳回鳳和王大霞的聲音。而她們的經曆,折射出“農村老人進城養老”遭遇的孤獨困境。

兩人都是為了帶孫子、孫女“被進城”。前者今年正月來,後者晚一些,今年6月份從四川西昌來。

初來乍到,兩位老人各有各的煩惱——陳回鳳覺得進城生活有些憋屈,“我的生活習慣和年輕人不同。他們花錢,我看不慣,要他們算計着花,他們就不高興,說我不會享福。”而王大霞是飲食上的不适應,一天到晚“圍着娃娃轉”,連出門逛一逛的心思都被磨平了。日子一長,生性開朗的她,不免有些“蔫蔫”的。

直到“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熟悉的廣場舞旋律傳來,“人突然又來電了”。

“我在老家就喜歡跳,來貴陽後,反而忘了。”王大霞說,國際城二社區沒有一塊大點的地盤供大家展現舞姿,她隻能到附近的廣場“蹭”舞隊。而陳回鳳也是一位“舞林高手”,兩人相逢于舞隊,“跳跳舞人都沒那麼悶了,還能交到新朋友”。

但老是走一公裡路蹭别的廣場舞隊,也不是辦法。兩人想了想,到社區反映問題。

母光煜知道後,立刻與各職能部門積極溝通。最終協調下來,在社區建立綜合文化站,“居民們想跳舞、唱歌,都能滿足。”

母光煜說,國際城二社區有3997戶9852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有1437人,80歲以上老人有158人,占總數的16.18%。

“要做好社區老年人的服務工作,不能在辦公室内閉門造車。每天不把轄區走一遍,我這心裡不踏實。”這是她質樸的話語,更是她堅持的行動。

“我是獨居老人,怎麼與社區辦公室接連一鍵通?”

“居民電瓶車亂停亂放,影響我們老年人出行。”

“社區是不是該對小區住房适老化進行改造,提供、安裝扶手電梯?”

每當“老有所呼”,母光煜便紮在社區,做到“我有所應”。

她介紹,國際城二社區設有專業養老服務中心、老年活動室、老年法律站及多個健身養老鍛煉場所,為老年人提供休息、鍛煉、娛樂的場所。

“老人是需要照顧、關愛的,他們的需求,還沒有方方面面照顧到。”母光煜表示,民生無小事,芝麻綠豆大的事,也能影響千萬家。接下來,國際城二社區将大力投入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比如即将開展“歇歇腳座椅”民生工程,在樓道裡增設休息椅,進一步回應老年人的關切,使設施真正為老所建、為老所用。

社區養老多元供給主體(貴陽三社區上榜)7

陳回鳳和王大霞。

社區養老多元供給主體(貴陽三社區上榜)8

國際城二社區,老年人坐在凳子上歇腳。

社區養老多元供給主體(貴陽三社區上榜)9

國際城二社區黨支部書記母光煜為老人修剪指甲。

來源:天眼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