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大多數都是由古代著名的詩人所寫做的,他們的身份是古代士大夫,但最早都是以讀書人的身份示人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書生。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這在很多人的眼中代表着一種身份的認可。
畢竟在那個時代,學而優則仕。讀書人讀的好了才能出來作官,在士農工商這樣的社會階層當中,做一個讀書人都是要受到尊重的,更不必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樣社會的理論了。
但是,在唐代詩人一首古詩當中,卻表達出了對于書生的嫌棄。比如初唐四傑之一,就用一首古詩寫盡自身報國志向,最後10個字在表達豪情滿懷的同時,卻也把書生狠狠地嫌棄了一把。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阙,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甯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從軍行》,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楊炯。他和王勃、盧照鄰以及駱賓王等人并稱為初唐四傑,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讀書人。雖然自己就是一個讀書人,但是他卻對這個身份非常嫌棄。在這首唐詩的最後十個字,我們也能夠看出詩人的态度。
“甯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甯願到邊塞做一個低級的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一個白面書生,整天就知道吟詩作賦,毫無出息。
這是楊炯對于自己身份的認知,還有他内心的志向追求,但也代表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風貌。确實,在盛唐的時候,每個人的内心都充滿積極向上的情緒,都渴望能夠建功立業,都渴望投筆從戎。楊炯的這首古詩,不過是順應當時人們整體的志向追求以及精神面貌而已。
古詩的一開始就寫出了詩人自己的豪情,“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邊塞狼煙四起,都已經傳到了長安,身懷報國之心的壯士,哪一個人能夠獲得心裡的平靜?“牙璋辭鳳阙,鐵騎繞龍城”,都渴望能夠到戰場上實現一番工業。所以詩人所想的就是能夠盡快的辭别故鄉,告别京城,跟随将軍到邊塞沖鋒陷陣,到邊塞能夠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接下來的這兩句古詩就是詩人心中的想象了。“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大雪紛飛的戰場均奇都黯然失色,狂風怒吼,戰場上一片英雄氣,甚至還夾雜着咚咚的戰鼓,讓大家一鼓作氣去戰勝對方,去建功立業,縱然身死也不足惜。
因為詩人确實沒有到過戰場,所以心中隻有前進,隻有為國盡忠的志向,而沒有感受到沒有寫到其中的悲涼之氣。這是那個時代人們共同的價值觀念,所以最後更是表達出了這種志向追求。“甯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甯願到軍隊裡做個低級的軍官,也不要在這裡做一個書生,對于建國立業隻有空空的想像。
我們今天一提到古代,就會想到盛唐這種積極向上的追求和報國志向的豪情,這也是盛唐獨有的精氣神,也是盛唐對後世影響那麼大的原因之一吧。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